防止智能手机流量“偷跑”:管好应用是重点

2015-05-10 19:52搜狐科技 - -

不少消费者都对智能手机“偷跑”流量怨声载道。北京市工商局发布消费提示,五大常见原因导致流量“偷跑”,消费者应注意彻底退出软件、留意软件权限限制等,科学使用智能手机。

据介绍,导致“流量偷跑”的常见原因有:推送功能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网络连接的基础上,才能检测软件更新以及消息提醒。因此即使没有主动上网,在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会在后台工作,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流量。这是最常见的流量“偷跑”现象。

当智能手机在WIFI信号不稳定和较弱时,有自动搜索并切换到2G或3G网络,继续提供上网服务的功能。如果用户没有注意到,继续使用需要耗费流量的服务时,就可能产生高额的流量费。还有的用户不慎将带病毒的恶意软件下载到手机中,木马程序便会开启Root权限进行后台联网,下载用于恶意推广的软件并同步消耗用户的流量,导致流量“偷跑”。

此外,现在很多手机都有云端同步功能,可以帮助使用者将联系人或短信甚至是照片等信息自动备份到云端,但是这样会耗费许多流量,特别是开启图片同步上传功能时,流量的消耗会更厉害。

很多运行在用户手机中的游戏软件,功能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除了明面上为用户提供的游戏服务之外,往往还会在暗地里搜集用户的机型、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此时,流量就这么“悄悄地”溜走了。

北京市工商局提示消费者,要安装手机安全类软件,优化自身手机设置,注意彻底退出软件,谨慎勾选“自动更新”,留意软件权限限制。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