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看透机皇内心!iFixit全面拆解三星Galaxy S7

2016-03-10 16:30IT之家 - 阿华

三星Galaxy S7/S7 Edge凭借在上代旗舰机基础上的沉稳再进化,当仁不让的坐上了2016上半年机皇的宝座。现在知名拆解机构iFixit带来了对三星S7的完整拆解,IT之家也对拆解过程进行了编译,我们一起来仔细审视下它的“内心世界”。

特别提示:图片较多,建议在WiFi网络下查看,土豪可随意。

这次拆解的主角为三星S7 Verizon版本,和国行版一样搭载骁龙820处理器,至于其他具体规格参数我们就不再啰嗦,相信不少朋友都能倒背如流了。

▲iFixit首先对三星S6和S7两代机皇做了一番对比,经过实际测量,S7相比S6在机身长度和宽度上都有轻微的减少,但厚度上增加了整整1mm,摄像头的凸起明显少了很多。

▲对于三星S7为什么没有用上USB Type-C接口,iFixit打趣道,这可能是因为三星怕送出的免费Gear VR不兼容S7的接口吧......

▲三星S7的拆解同样需要从背面下手,iFixit首先使用iOpener加热棒对3D玻璃后盖进行加热,之后结合吸盘和撬棒,即可打开后盖。

▲S7背壳四周使用了一圈黑色的强力胶条,而不再是去年S6的白色粘合剂,背面的防水正是有赖于这道胶条。

▲拆下S7的天线之后,卸掉四周的螺丝,即可掀开背面的金属衬板,之后还可以顺势取下底部的扬声器。

▲中间这块面积较大的金属衬板上,还放置了S7的无线充电线圈。天线、扬声器、以及中间的这块金属背板,都是通过弹簧金属触点的方式连接到主板上。

▲三星今年特意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从此前的2550mAh提升到了3000mAh,这也超过了iPhone6s Plus的2750mAh。背面的标签,还特别警示了拆卸替换S7的电池不要在有宠物的情况下进行,电池同样是由三星自己生产。

▲接下来继续拆卸主板,首先可以取下它的5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之后就可以直接抬起主板,可以看到,它的下方还有一层子电路板。

▲这就是三星全新1200万双像素摄像头模组,拆开镜头的封装后,即可看到传感器的真身。

▲来看看主板上都有哪些组件:

红色:来自SK Hynix海力士的4GB LPDDR4存储,它与高通骁龙820直接封装在一起;
橙色:三星32GB UFS 2.0存储芯片;
黄色:Avago的AFEM9040混合多模多频前端模块;
绿色:Murata FAJ15前端模块;
浅蓝色:Qorvo QM78064高频射频模块;
深蓝色:高通WCD9335音频解码器;
玫红色:
Qorvo QM63001A多样性接收模块。

▲反过来看看主板的另一面:

红色:Murata KM5D18098 WiFi模块;
橙色:恩智浦的NFC控制芯片;
黄色:IDT P9221无线充电芯片;
绿色:意法半导体LSM6DS3六轴陀螺仪/加速计;
浅蓝色:高通PM8996电源管理芯片;
深蓝色:高通QFE3100节能信号捕捉芯片;
玫红色:高通WTR4905和WTR3925射频芯片。

▲拿掉主板后,我们即可看到S7的模块化耳机单元,先把它从子板上拆掉,可以看到,耳机孔四周带有一圈橡胶密封件,这也是它能防水的关键,此外在S7的降噪麦克风以及扬声器四周,也能看到更多的橡胶密封圈。

▲和此前的S6一样,三星S7的按键电路板被放置在中框屏幕衬板的下方,其中使用了不少排线与周围的组件相连接,其中最特别的要数两侧的触控按键的LED背光组件,它直接穿过中框放置在OLED屏幕与正面保护玻璃中间,因此要想更换这块电路板(例如USB接口),就必须把保护玻璃和OLED屏幕分离开。

▲接下来同样使用iOpener和撬棒加热并掀起正面保护玻璃,之后就可以将两个触控按键下方的LED组件穿过中框取出,然后再断开机身侧键的各种连接线,即可取下整块子电路板。上面集成了三星S7的主麦克风、指纹识别模块、虚拟按键的背光LED、USB接口等。

▲回到机身中框,这就是三星S7的水冷散热热管了,其厚度还不到1mm,它会直接把热量传导到整个金属中框上,基本涵盖了S7主板正面的所有主要芯片。

好了,三星S7的拆解就到这里了。可以看到,三星S7内部使用了大量的模块化组件,像是电池的固定等不再使用大量的胶水粘合,这种进步值得肯定。不过,和此前的S6不同,如今的S7要拆卸电池,就必须先拿掉它的天线和扬声器以及金属衬板,更换电池略显繁琐。另外,要更换S7的USB接口,那就必须先分离S7的屏幕保护玻璃和OLED屏幕本身,这样做的风险实在太大,损坏正面保护玻璃的可能性极高。

基于以上拆解,iFixit最终给予三星S7的可修复性得分为3分,和此前的S6得分一致。(via:iFixit)

推荐阅读:

无敌多寂寞:国行版三星S7/Edge现场体验

美轮美奂!三星S7/Edge全套壁纸打包下载

三星S7/Edge国行/港/欧/美版价格对比,有啥不同?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