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恶心!微软研究院妙法解决VR设备佩戴副作用

2016-05-05 10:11IT之家 - 晨风

IT之家讯 虚拟现实设备能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由于当前技术问题限制,这项技术存在一个严重的副作用,那就是容易导致用户产生恶心的症状,尤其是长时间佩戴后,影响更为明显。

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通过提升显卡档次(以便刷新率达到90Hz以上)来减弱这种副作用,但仍然难以避免长时间佩戴的影响。于是微软研究院想到了一个巧妙地方法来解决该问题。通常来说,人眼的视野范围大于180度,而现有VR设备的视野只有100度左右,再加上帧率降低,画面质量降低等情况,很容易导致用户产生恶心的症状。

微软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VR设备内加入大量LED灯,目的是让眼睛感到视野范围增大。目前微软已经在Oculus Rift 和三星 Samsung Galaxy Gear VR上进行了测试。在微软研究院发布的介绍视频中,表现了这种技术产生的效果。佩戴者可以感受到视野左侧有一道墙,或者有一道光或者物品在你旁边等等。这就模拟了现实世界视野情况,能够有效解决恶心的副作用。

尽管微软目前正在努力改进Win10增强现实眼镜HoloLens,但技术上仍然关注其他领域,比如VR。现在不管是VR还是AR,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以后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非常广泛,各个厂商之间还需要继续在这方面加大投入。

IT之家移动客户端用户若无法观看视频,请点此查看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