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HTC Vive对比体验评测:抢先感受未来之感!

2016-05-20 19:20IT之家 - 阿华

Oculus Rift与HTC Vive、PS VR一起被看作是全球三大虚拟现实头盔产品,前两者已经分别于3月29日和4月5日正式开始出货。相比基于智能手机的Cardboard等移动VR产品,它们显然在体验上会更加出色。我们可以看到,Oculus Rift与HTC Vive其实对于PC硬件性能的需求相差无几,那么对比来看,谁的体验会更胜一筹呢?

由于价格等因素,目前能够同时上手体验到这两套VR设备的用户并不多。IT之家注意到,近来已经有外媒开始陆续给出基于不同角度的对比体验报告,不过这毕竟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评价过程,我们特意综合Gizmag、techradar、wareable、trustedreviews、digitaltrends几家的观点整理如下,希望能对Oculus Rift、HTC Vive现阶段体验上的真正差异有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文章会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对比:

• 安装和初始设置;
• 佩戴舒适程度;
• 画面显示效果;
• 游戏资源的丰富程度。

安装和初始设置

我们先来对比下Oculus Rift和HTC Vive的安装和配置过程。Oculus Rift和HTC Vive都要求你首先得有一台够强劲的PC才能使用,具体需求如下表格所示,可以看到它们对于处理器和显卡性能的要求基本一致;内存方面,Oculus Rift建议为8GB,HTC Vive稍小一些;接口占用方面,由于Oculus Rift的头盔、追踪相机以及无线手柄接收器(Xbox One)都需要独立接入到PC,因此它需要占用3个USB 3.0接口,以及一个HDMI 1.3接口。而HTC Vive占用的接口要更少,一个HDMI(1.4版本)或一个DisplayPort 1.2+一个USB2.0接口即可。

单单配置达标还不行,大家注意最后一栏,HTC Vive还有对于使用空间面积的需求,因为你需要把包装中的两个激光定位器安装到房间的两个对角上,这样才能实现你在虚拟现实空间中走动时的定位,HTC官方给出的要求是最少1.5*2米。不过,Trustedreviews的Evan Kypreos说,要想获得良好的空间感,至少也得3*3米的空间才行,这差不多要占据一间卧室的大半。

▲HTC Vive的全部主体组件

▲Oculus Rift的主体组件

接下来就是连接安装并进行初始设置了,结果肯定是显而易见的,不需要在墙上固定安装激光定位器的Oculus Rift必然简单,只需要把无限手柄接收器、头盔以及追踪相机的接口全部连接到PC上,不到10分钟即可安装好。

HTC Vive的安装就要复杂的多,但是那两个激光定位器的安装就比较繁琐,不但需要考虑高度还得给它们单独连接上电源,HTC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推出了上门安装服务,HTC收取550元人民币费用然后帮你装好设置好,简单粗暴。另外,在这个空间内走动时,你也需要保持头盔的电源连接,也就是必须要拖着一根线才行,小心不要被绊倒,而且需要空间的净空,HTC也在说明书上特别提醒你不要让宠物在这个范围内活动,防止意外踩到。

接下来就是设置过程,HTC Vive会给出一个相对漫长的初始教学,好让你搞明白它的具体用法,Oculus Rift的设置则要简单很多,毕竟与之适配的独立手柄还没上市,暂时用的还是微软的Xbox One手柄。

装好后HTC Vive与Oculus Rift的使用方式就是这样的,前者需要让你站起来在虚拟空间中走动(别担心撞到墙上,前面安装的定位器也会起到虚拟围栏作用,在你靠近时就会给出明确的边界指示),后者就是坐在椅子上使用Xbox One手柄来操控(至少目前是这样,后续也会有独立手柄),Gimag的Will Shanklin(就是上图中的这位)说,“Oculus Rift其实和平时坐在椅子上玩主机游戏差不多,只不过将现实中的屏幕放进了360度的虚拟空间中”。

Evan Kypreos最后说,“嗯,如果你有足够的空间,那么HTC Vive无疑X爆了!但是没有的话,坐在椅子上,那么HTC Vive和Oculus Rift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关于HTC Vive手柄的具体用法大概是这样的,这两个无线手柄都是无线的,充一次电大概能用个4-5小时,上面带有和Steam手柄一样的触控区域,可以用它来进行一些精细控制,还有一个滚轮方便你完成射击游戏中的武器切换等操作,握紧拳头就可以模拟游戏中的捏住、拿起操作,两个手柄也会以漂浮的方式显示在你看到的虚拟现实环境中(游戏中很多时候会变成你的双手),低头来看的话,地上还会有阴影。

佩戴舒适度

先来说说Oculus Rift,这货的设计思路就是最大限度的轻量化和简单化,所以它在两侧直接集成了耳机,不需要你再单独佩戴带头梁的游戏耳机等(也支持第三方耳机),机器上的功能也很简单,只有一个旋钮用于调整瞳距,这使得它的重量只有470克,虽然也不算轻……Evan Kypreos说,这个重量感觉还好,戴了几个小时也没啥问题,比HTC Vive感觉要舒服些,毕竟重量轻了。

相比之下,HTC Vive就在头盔上放置了大量的功能,比如正前方会有一个独立摄像头,按下之后可以临时切换到眼前的实际景象,此外头盔上还有开关机按钮和瞳距调节旋转按钮,重量则达到了555克,这还是不带耳机的情况下,如果你再佩戴一个游戏耳机,那么重量就更大了,Will Shanklin在戴了几个小时后表示,“我感觉我的颈椎似乎出了问题”……

默认情况下,Oculus Rift的佩戴感受都要略微松弛一些,如果你强行拉的过紧的话,镜片上就会出现明显的起雾情况。而HTC Vive不管你收的再紧也一样不起雾,因为它在鼻子上方位置留了开孔,不过在特定光线条件下,可能会有少量的光线从这儿进入你的视野。

戴着眼镜用Oculus Rift和HTC Vive哪个会更舒服呢?Will Shanklin称,他认为HTC Vive在这方面要好的多。因为戴上Oculus Rift之后,它会有一点压眼镜鼻托的情况,两边的耳机也相当紧凑,这使得你戴眼镜的情况下使用Oculus Rift相当痛苦。而HTC Vive在这一点上就要好很多,眼罩默认就为眼镜留出了空间,镜片位置还支持前后可调(对视野会有影响),戴着眼镜使用也不成问题。

画面显示效果

Oculus Rift和HTC Vive使用的都是两块1080*1200分辨率OLED屏幕,刷新率也是相同的90Hz,这就比很多移动VR产品例如三星的Gear VR强上很多,两者的视野也是一样的110度。

使用这类产品会让人感觉到一定的眩晕感,Evan Kypreos表示,他认为“HTC Vive在抑制眩晕感方面比Oculus Rift要好;两者画面的颗粒感都比较明显,但HTC的屏幕颗粒感有时候会更加突出一些;在观看文字内容时,Oculus Rift要比HTC Vive来的清晰一些,这并不是分辨率的差异,而是轻微移动情况下,HTC Vive的文字边缘容易发虚,而Oculus Rift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文字的可读性要好一些。”

游戏资源的丰富程度

Oculus Rift首发游戏作品总计有30款左右,购买时默认附赠两款品质一流的VR游戏,比如热门的游戏大作《EVE:瓦尔基里》,这是一款可以360度环绕观看的VR太空飞船射击游戏,画面相当的震撼,可以从下面的视频中感受一下,游戏过程中可以转动头部观看四周的情况。更多游戏将在年底到来,差不多会达到100款左右。

▲《Lucky的故事》、《EVE:瓦尔基里》

HTC Vive由于与Steam进行了合作,搭载SteamVR平台,因此游戏资源自然也不会缺乏,而且支持性非常良好,很多游戏进入后即可自动启用VR,首发阶段就有50款游戏作品将支持,随机同样捆绑两款游戏,而且由于有单独的控制手柄,你可以像下面这样进行游戏,比如抓住桌面上的任何东西进行互动,扔出去也行,这是Oculus Rift现阶段所无法提供的游戏体验,大家可以从下面的视频中实际感受一下。

除了游戏之外,两款VR设备配合一些应用,都可以实现使用Windows桌面环境,进行网页浏览或者直接关掉VR模式,直接在眼前显示一个硕大的屏幕来观看电影,不过如果你不习惯盲打,一旦遇到社交软件需要输入文本内容时就尴尬了…….


总结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拥有一套自己的VR设备仍然是非常奢侈的事情,VR设备本身的价格只是一方面,与之搭配的PC价格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所以现阶段VR想要真正普及推广,还是只能寄希望于谷歌CardBoard、三星Gear Vr这类移动VR设备以及日后逐渐出现并完善的“DreamDay”等的VR平台。最后,techradar的Matt Swider给想买的人也浇了一盆冷水,如果你真的想买也没辙,Oculus Rift(599美元,约合人民币3905元)以及HTC Vive(国行版价格6888元)目前都处在缺货状态。(IT之家综合整理Gizmag、techradar、wareable、trustedreviews、digitaltrends报道,所有图片版权归相应原作者所有)

不过,相比此前的Oculus Rift开发者版本,我们的的确确看得到如今VR设备进步速度之快,相关的配套产业和资源也在迅速的跟进并成熟中,相信不久的将来,虚拟现实技术真的会给我们带来颠覆级的全新体验,不仅仅是游戏,VR技术或许还会给社交、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带来更深远的变革,我们期待并关注着该技术的后续发展,希望科技的发展能给予我们更多的惊喜。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