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硬件历史博物馆第一期:1989-1994年

2017-05-31 09:16IT之家 - 赵S哥
感谢IT之家网友 赵S哥 的线索投递!

感谢IT之家网友 赵S哥 的投稿

文章中的所有主板、内存条等均为IT之家网友的“私藏古董”,其中有从1989年到2017年的经典PC硬件。

电脑,由起初“计算机”名称发展成现在家喻户晓的“电脑”,由1946年的ENIAC发展到如今2017年各型各色的PC,其中经过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今天笔者带领大家走进我的“博物馆”,一起来看看1989年到1994年的PC硬件的变化。

在1986年,世界上第一台386计算机问世。而笔者手上的主板大概是1989年时代的,如下图:

你们可以看到,这块主板上有大量的黑色的ISA插槽(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构总线),占据了主板三分之二的空间。

而在主板的侧面,只有一个有些古怪的接口。所以在那时,连接显示器等都只能通过ISA插槽的扩展卡来连接。

然后我们来看看那些插在ISA插槽上的扩展卡:

首先是声卡:

然后我们再看看ISA插槽的显卡:

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都生锈了。输出用的是VGA。

在以前,主板上面是没有硬盘的数据接口的,也要依靠ISA插槽上的扩展卡:

然后我们再看看浮点协处理器和CPU:

浮点协处理器在主板的左下角,是Cyrix生产的Cyrix FasMath 83D87,非常老。

主板上有一块AMD的CPU,比较有趣的是,上面印着AMD的LOGO和微软Windows的LOGO:

然后我们再看看内存:

这些内存是30pin FPM DRAM,一条内存的容量仅仅为256KB。我们来看看内存的正面和背面,一条内存上只有两个芯片。

主板上还有一个空的80386PGA的槽。四边都写上了数字和字母,都对应着每个触点。

供电用的是12pin的接头。

下面是更多实拍图:

在1989年到1996年之间,80386过去了,80486、586也相继过去了,而英特尔也不再以数字命名,而是开始了奔腾的时代——而笔者手上就有一块搭载了奔腾MMX的主板:

与以前一样,这块主板依然没有板载声卡、显卡。

这块主板上有了PCI插槽,但仍然保留了三个ISA插槽。所以以前的声卡、显卡也可以插在这上面。

下面是一张PCI插槽的显卡:

CPU用的是奔腾MMX:

接口是Socket 7。

在这块主板上面,有两种内存插槽,一种是72pin SIMM,另一种就是EDO DRAM。笔者手中有一根EDO DRAM的内存条。

这根内存是Ramaxel(记忆科技)的128M的内存。这在当年算是挺高档的了。

而在储存方面,这个主板有几个硬盘/软盘接口:

不过下面的接口并不是IDE。是用来接软驱和硬盘的。

我们再来看看当年的储存。

在当年,用的硬盘大多数是2.1G的。但笔者手上这块当年的硬盘看不出来容量是多少G的。

让我们回到主板上面。

从主板上面某个芯片的年份可以看出,这块主板大概是在1994年生产的。

使用英特尔芯片组。

这块主板采用了两种供电方案,一种是现在的20Pin电源接口,一种是以前的12 Pin接口。

1989年——1994年的经典PC硬件差不多就介绍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