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吗?”

2018-01-26 16:53TechWeb - 迷你编

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有情商高的人更擅长管理自己交际圈这么一个说法。而微信作为生活中联络家人,联系朋友,沟通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实际上在一些细节上也体现了些许人们常常会出现的心理变化。

正如不少人在微信上都会较为害怕收到这两种消息:超长的语音,以及八百年不联系的微信好友突然的关心:在吗?

“在吗”实际上是一个礼貌的询问,其中包涵了“你目前是否有空?”、“打扰了”的情绪在里面。

但在目前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讯息量的增大让碎片化阅读成为了人们的习惯。在生活、娱乐、工作都聚集在智能手机里的时候,也引发人们焦虑的心理,对待某一件事情的耐心远远不如曾经。(当然也是要看对象是谁了)

长久不联系的微信好友发来的一句“在吗”,仿佛也成为了惹人烦躁且十分多余的话。

当你回复“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你是有空闲时间的,同时你也不得不听对方阐述他的某个情感、工作问题或是向你寻求某个帮助。正如:帮投票、帮转发、帮点赞。。。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络平台上抱怨自己所遇到的这个困扰。而一句“在吗”似乎背后所附带的就是“麻烦”。

当然,如果有什么事儿,对方能够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或许还会好一点。最要命的就是那些,说完“在吗?”就没有下文的人,让你的回复在风中摇曳宛如一个智障。。。

受到诸如此类困扰的人太多,于是还衍生出了段子。

“在吗?”

“不在,没钱,爱过。”

除了“在吗”,还有一项令人较为烦心的就是超长语音。

《华尔街日报》曾发布了一篇报道,称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害怕收到语音信息。

报道称,微信的2016年用户报告显示,虽然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群占微信用户基础的比例仅为1%,但这部分用户每发出五条消息中就有一条是语音信息,而21岁以下用户每发送10条消息中才有一条是语音信息。

而曾有人统计,读100个字需要9秒,听100个字却需要22秒,是比较耗费时间的,尤其是在忙碌或是嘈杂的环境下,这一点或许大伙儿都有所体会。

尤其是在听语音的时候,耳朵不小心碰到被打断,还得重头听一遍,想想就有些头疼。而打字的方式一目了然,更多的人则更愿意以文字的方式和人交流沟通。

你可以组织好语言之后再进行文字回复,或是不想回复的时候,回头再以“自己太忙没有看到”的理由搪塞过去,也让人有了一个喘息的空间。

反过来想,当你发送出去的信息,对方迟迟没有回复的时候,难免又会产生“为什么还不回复我,是不是我哪儿说错了?”等情绪。

除此之外,朋友圈也是一个承载着人们同样敏感点的地方。例如“我评论了他/她的动态,他/她为什么不回复我”、“给他/她发了微信没空回复,却有空发朋友圈”等等。

如今的文字似乎自带情绪,一个“嗯”、“再看吧”、“哦”等简单的字眼则会令人不自觉的感受到一些高冷的气息。

有不少人尤其是在和中意的人聊天的时候,会使用很多的表情包,否则就会觉得自己的情绪没有表达到位,让对方产生误会。

正如一个普通的笑脸“

”,在长辈眼中,就是“微笑”,表达喜悦。在年轻人的眼中,就是“呵呵哒”。。。

互联网的发展在改变多数人的交流、沟通习惯的同时,实际上也让人变得更加敏感。大家的生活都被工作、压力时刻压榨着,拥有哪怕几小时的个人时间都变得尤为珍贵。

微信上的相处,也是一种社交方式,也需要为对方考虑和体谅。能不给对方添麻烦的同时,也不要给自己施加太多情绪上的压力。没有回复微信、朋友圈,或许只是那个时间点,正好对方很忙、很累而已。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