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Joachim Frank:我获奖大部分是靠运气

2018-08-11 09:28新浪科技 - 河雨

8月10-12日,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包括Kip Thorne、Thomas J.Sargent、Michael Levitt、朱棣文在内的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中科院院士曹春晓、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陈刚等诸多中外顶级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共同打造史无前例的中国最高级别智慧盛宴,探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描绘未来中国科技创新蓝图。在论坛上,新浪科技有幸采访到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Joachim Frank教授。

因在开发冷冻电镜的过程中贡献卓越,Joachim Frank教授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目前,中国很多优秀的学者通过冷冻电镜技术发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章。当被问及是哪些原因吸引学者去研究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结构时,Frank教授表示,原子分辨率对我们理解分子至关重要,比如分子的行为、以及和其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没有原子分辨率,我们就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研究道路上,可能会迷失方向,同时也就无法研制出特定产物。过去几十年来,我们一直是通过X射线晶体学来研究原子结构,目前,公开数据库中已经记录了12万多种结构。但有很多分子结构无法通过X射线晶体学来确定,所有,冷冻电镜技术相当于提供了额外的研究工具。

翻阅近些年诺奖资料,不难发现诺贝尔奖曾多次授予结构生物学领域,对此,Frank教授认为,了解分子结构对医学和人体健康都十分重要。对分子结构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得越深入,我们对人类疾病和健康的了解就越丰富。

随着结构生物学的发展,未来某一天,人类或许通过显微镜可以了解到生命发生的全过程,此举是否会对人工合成生命及药物研发等领域有促进作用,对此,Frank教授笑称,他一直不明白为何有人想创造合成生命。他也不理解为什么要推动合成生命的发展,他认为,我们了解得越多,就能更好地控制和应对疾病。

这些年,随着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认为冷冻电镜的发展已接近尾声,对此,Frank教授持不同看法,他认为冷冻电镜的发展是不断推进的过程,但发展需要新技术的推动才可以。他举例说,六年前,正是由于一种高敏感度照相机的出现,导致电镜的分辨率大大提高,有了冷冻电镜技术,我们就可以观察分子的动态过程,不仅能看见单个分子的结构,还能看见多个分子的结构,而且还可以看出这些分子之间的联系。所以这一技术比之前的技术先进许多。

据Frank教授透露,虽然他之前没有和中国的高校开展过合作,不过他现在正在和一些院所高校进行谈判,准备开展相关合作。

谈及对从事科学研究的年轻一代有何建议时,作为诺奖获得者,Frank教授非常谦虚,他建议大家可以尝试去做很多事情,勤奋工作,努力学习,但无法保证你一定能取得成功。他开玩笑说,我也不清楚我是怎么获得诺奖的,除了努力之外,他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运气爆棚。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