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前行长:虚拟货币不可能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2019-01-18 11:12网易科技 - -

1月5日,由中国日报网和网易新闻共同主办的“2019影响力峰会——预见未来”在北京举行,中国银行前行长、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以受邀嘉宾的身份出席了“预测与展望”圆桌对话,与一众经济、金融界大咖共话中国经济走势。会后,李礼辉走进网易专访间,就公众关注的数字经济、虚拟货币等话题接受了记者独家采访。

李礼辉是中国银行股改后的首任行长,在此职位上一干就是近十年,是一位资深的实务与学识兼具的金融学家,谈吐平实,观点鲜明,没有任何腔调,来听听他都说了些什么。

2019 年能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元的新起点

网易:关于目前的经济现状,您是什么样的看法?

李礼辉:原则上,我还是同意中央的判断,2018年是一个稳中有变、变中探底的这么一个年头。2019年,我们现在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总体上的政策举措还是对路的,包括前几天的进一步降准,包括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包括其他方面的一些政策措施,可能会在2019年就开始发挥作用。所以我认为2019年应该会是一个变中求稳,筑底上升,或者筑底求稳的也么一个年头。

类似的经济上的问题,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经济体都会有,我们回头看看好多年以前,我们中国也经历过这样的一些经济的波折。现在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或者是我们的基本实力比过去好很多了,只要我们能够积极的面对现在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而且采取积极的措施去解决,我觉得经济是能够恢复一个稳定的、更高质量的发展的。所以我认为只要我们做得好,把大事做细做实,同时我们又把难事做活做好了,那应该说2019年能够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元的新的起点。

数字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模式

网易:您从中国银行卸任之后,为什么又转到区块链,目前主要致力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李礼辉:不当行长了,就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我原来在工商银行的时候也曾经分管过金融科技方面的工作,到了中国银行以后,金融科技也是中国银行改革发展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所以在这方面自己有经验,也有一定的兴趣。另外我觉得还是希望能够为整个国家的金融发展和进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所以后来互联网金融协会就安排我担任区块链方面的一些工作。我想我们主要还是推动金融机构、推动科技创新企业进一步的去推进金融方面的创新,包括区块链,也包括大数据等等一些最新技术的应用。

在未来来说,这种新技术的发展或者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模式,未来中国的经济应该是数字经济,未来的金融可能更多的是数字金融,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跟这些金融专家、各界的专家一起来推进中国经济的进步和提升。

虚拟货币发展不可能有太大余地

网易:这两年大家也比较关注虚拟货币市场,目前形势上并不太好,有“寒冬”一说,ICO(首次币发行)和STO(证券化代币)先后被我们国家禁止。您觉得未来虚拟货币的态势会怎么样?

李礼辉:其实虚拟货币本质上只是在所谓的虚拟社区,或者进一步说,是在基于公有链的基础上的一种记账工具而已,应该说这个虚拟货币可能比较适用于那种小规模人群的一种特定的安排和需要。当然有些虚拟货币,特别是最早的虚拟货币“比特币”,它因为能在交易平台上跟法定的货币进行交易,所以它也具备了某些金融工具的职能。但是总体上,我认为虚拟货币只会在这种去中心化的、基于公有链的虚拟社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对整个社会来说,它的价值并不是太大。

当然也不是说它没有价值,比如我们现在全球有很大的暗网市场,好多毒品交易、色情交易、武器交易,都是在暗网市场里头进行的,那暗网市场需要什么?暗网市场需要一些地下可以进行的、地上又难以管控的这样一些交易工具、支付工具。所以在这方面,我觉得虚拟货币还是有一定的需求,还是有一定成长的经济土壤的,但是我们现在的虚拟货币价格也炒得太快、太高了。虚拟货币比如说比特币,它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一千个持有者,大概占有了40%的虚拟货币,所以这种虚拟货币很容易被炒作,它的算力是很容易被控制的。

从未来来说,我觉得虚拟货币仍然会在一些小的社区以内,继续生存与发展,但是至于说它能够成为一种社会化的支付工具,我觉得它很难做到。因为第一它没有实体资产做支撑,第二它没有国家信用做背书。它很难成为一个法定的数字货币。所以我觉得虚拟货币的发展还是不可能有太大的余地。

网易:对于您讲到的这样一些不阳光的、非地上的交易存在,从监管层面来讲,如何应对?

李礼辉:这一块涉及的范围很多,比如你刚才提到的ICO之类,各个国家采取的方针是不完全一样的,比如说日本,基本上对这种所谓的区块链、对区块链金融、对数字金融的发展,持一种非常开放的态度,对ICO以及虚拟货币的交易,也持一种很开放的态度。我们前年九月份,中国政府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对这种ICO这方面的交易采取了管控措施以后,日本批准了十几家的虚拟货币的交易所。

新加坡允许进行这方面的试验,但是他们这个试验,仅限于非新加坡国民的领域,新加坡的国民是不能够参与ICO、参与虚拟货币的交易和投资的。美国,他们是往规范化的制度建设上发展,他们现在在拟定法律,修订制度。但是同时他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也还是很严格的,比如说ICO,它要经过他们的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准,ICO就作为证券,如果不经过批准,那你就是非法的。

我自己觉得,中国的国情跟其他一些国家还是不一样,跟小国更是不一样。其实在中国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这个是最重要的一个执政要求,要防止发生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所以我们看到在2017年9月份的时候,我们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措施来叫停了这些ICO,叫停了虚拟货币的交易。在当时可能有很多人不理解,可能好多人失去了一些机会,这种机会严格来说是投机的机会。但是实际上政府的这个措施,也帮助我们中国的一些可能的投资者,避免了他们潜在的经济损失。

我们看到从2017年的年底到现在,整个虚拟货币特别是比特币的价格,它贬值了80%以上。如果你在任何一个高点进去,现在大家可能就会遭受到很大的损失。所以我觉得不同的国家采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我认为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对于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来说,维护市场的稳定,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的利益,这个应该是很根本、很重要的。

数字货币无法取代现有的支付工具

网易:从国家来讲,对待虚拟货币的发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根本态度,是支持的还是不大支持,还是居于一个中间的位置?

李礼辉:我们应该分开来看待,对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虚拟货币,像比特币、以太币这些,政府肯定是会管制和控制的,只让它们在很小的范围内存在,你在共有链的社区、在去中心化的社区生存或发展,这个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说要变成一种社会化的,可能会成为一种大面积的、大规模的投机行为的时候,政府肯定要管制的,这是就虚拟货币而言。

另外一个,我们说到数字货币,或者法定数字货币,我认为未来应该也还是会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的。我们所说的法定数字货币,应该是有政府信任做背书,有实体资产做支撑的法定的一种数字化的货币。这种法定的数字化的货币,我想它可能比较适合在一些金融资产交易的领域,比如说票据交易,证券交易(应用),这些领域如果用法定数字货币交易可能会更好一点。

当然经过我的研究,我也觉得任何一个技术的创新,新的一些支付工具、新的一些货币手段、支付手段的产生,它必须具有基本的能力,才有可能取代旧有的传统的那些形式。这些基本的能力:一个是它的效率,还有它的成本,它的可靠性,同时它还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另外它必须得到一种规模化的应用。从这些基本的要素来分析,我觉得现在我们的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一些支付工具已经很好了,它的效率很高、成本很低、比较可靠,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交易规模很大很大,有微信支付、支付宝这样一些支付工具的人群很多很多,在中国是大几亿了。因为除非你新的一种支付工具,比如说数字货币或者法定数字货币,你做得比它更好,但是我觉得做不到。现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的这样一些新兴的交易工具,已经完全占领了我们的支付市场。

所以我觉得数字货币,或者法定数字货币,是不大可能取代现在这些最新的、新兴的、基于数字技术的这样一些支付工具的。

网易:也就是说,比特币或以太币之类的虚拟货币,它在中国根本就不可能再有空间了?

李礼辉:它实际上所谓的空间,是在基于去中心化的公有链的这样一些虚拟社区的空间,它可能还会再继续使用。但是就我们目前可以预测到的,将来比如说一两年、两三年以内,这个虚拟货币在中国以及在很多国家,它不可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要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网易:区块链技术本身呢?之前有一些比较著名的人士呼吁说区块链有前景,这个说法是否确切?

李礼辉:我们应该把虚拟货币或者说把比特币这样一些所谓的代币,还是要跟区块链技术本身区分开。虚拟货币,比特币也好、以太币也好,它们只是利用了区块链的技术,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做了一种它们在社区、在去中心化的公有链的社区里面的一种计价工具而已。

但是区块链本身的一些底层的、核心的技术,包括它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密钥等等,或者是密码安排这样一些技术,还有点对点的密码交易的网络,这样一些底层技术还是有它的实用功能的。而且我们看到,其实这么多年,特别是最近两三年,中国的一些科技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也在应用区块链技术,当然它们也在应用其他的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来推进技术创新,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当然下一步这些区块链技术,它真正要达到规模化应用的水平,或者说能够应用于规模化的金融场景的话,它有些底层的核心技术的瓶颈,还是需要进一步突破的,这样的话它才有可能满足这种大规模和可靠性交易的要求。

网易:您说的这个核心技术的突破,能举例子吗?

李礼辉:比如说交易速度。现在我们区块链的一些交易,因为它既要满足可靠性的要求,同时要提高速度。你如果在密钥的设计、密码控制这方面,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控制方面加大力度,它会影响速度。你速度上不去,就难以适应这种规模化交易的要求。金融交易在很多场景上当然是中高速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高速的,比如外汇交易、股票交易,还有信用卡交易,它快的时候每秒需要几万笔。比如我们的双11、双12,像淘宝、京东上的交易,可能每秒要完成几十万笔,这种情况,我认为就目前来说,区块链的速度还是达不到的。

目前这种以中心化的数据结构、数据体系为基础,进一步发展为分布式、多中心结合的这种高速度、高容量、高效率的一个新的技术体系,它能够支撑这么高速度的交易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支撑我们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要想实现这些),我觉得目前区块链在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这很长的路就看我们怎么走,你走得快一点,可能时间就短一点,你走得慢了,可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我们才有可能取得这方面的一些底层技术的突破。

这种底层技术,包括我刚才提到的,比如说智能合约,包括密码学的安排,或者说密钥的技术,也包括共识机制等等这方面的安排,这些底层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突破。

我不看好稳定币

网易:刚刚过去的2018年,被人称作“稳定币元年”,很多机构都推出了稳定币,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保值中介。关于稳定币的前景,您是怎么看的?

李礼辉:我不看好。所谓的稳定币也是去年八月份才推出的。第一个稳定币应该叫USDT,这个稳定币发行了不少数额,它当然声称说我这个稳定币跟美元是一对一的,是以美元做支撑的,发一个稳定币,我这里就存一个美元,你拿一个稳定币来换就能换一个稳定币,它当然说得很好听,但是数量少的时候可以支撑,数量多的时候它能支撑吗?而且我们能看到,其实很重要的是,原来给这个USDT做审计的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它现在不做了,而且全球最大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不给他们做这个审计。

那到底你的资产在哪里?你能够稳定什么?所以我认为这个稳定币更多的只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实际上可以用的东西。你怎么去判断它能够稳定?

网易:也就是说如果它是越来越多的话,会形成一个信用危机吗?

李礼辉:那当然是,它是存在信任风险的。不一定会形成信任危机,但是它是存在信任风险的。我认为稳定币发展不起来,发展不了,那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网易:问题是它怎么就出现了呢,它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逻辑?

李礼辉:市场非常复杂,它的出现是因为所谓的虚拟货币如比特币这样的一些货币不断的往下跌,所以可能有些人觉得推出一个稳定币,有利于保持这种虚拟货币市场的稳定,交易的稳定。但是我觉得起不到这个效果。而且你们看,去年八月份,就是稳定币推出以来到现在,比特币还有其他的一些虚拟货币,还是在跌跌涨涨的过程中,还是在往下探底。当然最近的价格可能略有回升,但是整个来说,现在比特币的价格也不到4000美元,3000多。最低的时候3200到3300美元,在2017年底,2018年初的时候,比特币的价格是19700美元,所以跌掉了这么多。我不看好稳定币。

信息安全保护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网易:现在不少互联网巨头都在引入区块链技术,比如说建立可信数据登记平台。但是在平台搭建的过程当中,用户的数据隐私,也就是信息安全方面,比较受关注。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礼辉:第一个,国家在立法的层面对信息安全还是非常关注的,包括去年以及今年开始实施的一些新的法律,包括《电子商务法》,还有其他的几个法律,都对保护隐私、保护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等等做了一些明确的规定,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立法上一个巨大的进步。当然,这些法律要落实到地,它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定的周期。同时像一些比较具体的东西,还缺乏一些明确的规范。比如说我们在信息里头有一些可能是属于公众信息,哪些是公众信息,这种公众信息应该怎么保护,你如果是一个企业,你持有这些公众信息,那你负有哪些责任,政府要调用这些公众信息,你又通过哪些渠道能够取得这些公共信息,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就是私有的信息,包括法人的信息和个人的信息。好多我们的私有信息都非常隐密的,比如说我们参与经济活动,各种各样的数据,我们个人的行动轨迹等等,这些个人隐私的信息,当它被商业利用的时候,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什么样的规范,这些法律上也还没有非常具体的规定。

所以我认为在这两个方面,法律应该做出进一步具体的规定。总的来说,我觉得保护个人隐私是很重要的,而且维护这种社会公众信息的透明性也是重要的,这些我们需要做得更好。

另一方面,当然我们需要在技术上有一些新的措施,比如说我们所有的企业,你在取得信息的时候,你对于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做得怎么样。首先企业本身要尽到这个责任,同时也应该有第三方的机构进行权威性的认证、权威性的检验。政府在这方面要进行监督管理。因为现在我们看到好多私有信息的泄露,可能都是因为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引起的,这些问题你应该怎么能够做得更好,所以技术上也必须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提升。

同时我觉得,我们可能在监管上也要改进、提高我们的监管技术。比如说金融方面,你要有一个金融监管的技术创新,那你监管系统,或者政府监管部门能够随时洞察各个企业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持有信息最多的,比如Baidu也好,阿里巴巴也好,BAT这些企业,那它到底在信息保护方面做得怎么样,应该也作为我们监控的一个重点。

除此之外很多比如说医院、学校、机场、航空公司、高铁公司等等,它拥有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保护,我认为应该作为下一步我们国家(监管),或者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推进和落实。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