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对接成功
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12月30日23时31分44秒,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共同研制的全球首个可移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在济南与“墨子号”卫星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量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
2016年8月16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在国际上率先开展量子密钥分发等三项关键技术研究,并于2017年9月29日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北京和奥地利维也纳之间的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
据了解,“墨子号”距离地面500公里。2019年12月30日23时31分44秒,量子卫星地面站经过自动搜寻,准确实现了与“墨子号”卫星的对接。完成对接后,“墨子号”可以分发密钥,在济南的地面站接收后可以进行密钥试验。整个对接过程持续了近8分钟,获得圆满成功。
2018年,《物理》网站以“卫星量子密码”为题报道了“墨子号”成果:来自中国和奥地利联合团队的科研人员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实现世界上首次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由于信道的固有损耗,地面自由空间信道和光纤信道的量子密钥分发实验距离被限制在数百公里级别。利用太空中光子的低损耗传输的特性,研究团队利用“墨子号”卫星实现了相距7600千米两个地面站的密钥共享,密钥率约每秒千比特。基于共享密钥,联合团队在北京到维也纳之间演示了图片加密传输,并建立了一套北京到维也纳的加密视频通信系统,并利用该系统成功举行了75分钟、加密数据量为2Gbytes的洲际量子保密视频会议。这项成果为建设基于卫星的全球“量子互联网”带来了福音。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