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抖音、微信读书两款App均侵害用户个人信息

2020-07-30 16:48IT之家 - 远洋

IT之家 7 月 30 日消息 据央视新闻报道,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认定抖音、微信读书两款 App 均有侵害用户个人信息的情形。两案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后,体现民法典保护互联网时代公民个人信息权益的典型案件。

在凌某某诉抖音案中,原告凌某某在手机通讯录除本人外没有其他联系人的情况下,使用该手机号码注册登录抖音 App 后,被推荐大量 “可能认识的人”,其中包括多年未联系的同学、朋友。凌某某认为抖音 App 非法获取其个人信息及隐私构成侵权,将抖音 App 的运营者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播视界公司)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7 月 30 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就该案进行了一审宣判,认定抖音 App 在未征得凌某某同意的情况下,对凌某某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构成侵权。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凌某某的姓名、手机号码、社交关系、地理位置属于个人信息,被告在未征得凌某某同意的情况下,收集并存储凌某某的上述个人信息,构成侵权。凌某某的上述信息不具有私密性,同时,微播视界公司推荐有限的 “可能认识的人”,不构成对凌某某生活安宁的侵扰,不存在侵害凌某某隐私权的行为。

在另外一起黄某起诉的案件中,原告黄某主张,其在使用 “微信读书 3.3.0 版本”(以下简称 “微信读书”)时发现,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该软件自动关注微信好友、默认开放读书记录,原告认为侵害了其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诉至法院。7 月 30 日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认定,在微信读书中,微信好友之间的读书信息默认开放,构成对原告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微信读书中的信息组合与人格利益较为密切,微信读书迁移微信好友关系、默认向未关注的微信好友公开读书信息等,存在较高的侵害用户隐私的风险,应就信息处理方式向用户显著告知并征得同意。而该案中微信读书没有征得原告有效的同意,构成对原告个人信息权益的侵害。同时,法院认为,用户对于其读书信息可能存在不愿被他人知晓的期待,也可能存在知识共享、文化交流等积极利用的期待,不同用户对于读书信息的隐私期待有所不同;原告阅读的两本涉案书籍不具有 “不愿为他人知晓”的 “私密性”,故该案中对原告主张腾讯公司侵害其隐私权,法院不予支持。

IT之家了解到,两起案件当事人均未当庭明确表示是否上诉。

腾讯回应微信读书侵害用户信息:尊重判决,相关功能已优化

抖音回应被判侵害用户信息:信息由用户授权上传,会上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