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从实验数据中提取质子质量半径
IT之家 5 月 13 日消息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日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质子质量半径值,相关研究成果以快报形式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D 上。
据介绍,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已深入到核子(质子和中子的统称)的内部:夸克和胶子。质子的半径比原子小十万倍左右,夸克和胶子的尺度比质子小几个量级。从理论和实验上理解质子质量问题是高能核物理领域的热点课题。质子的性质包括电磁性质和引力性质等。其中,质子的电荷半径属于电磁性质,已被精确测量;质子的质量结构和质量半径属于引力性质。然而,由于夸克和胶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直接测量较为困难,科学家们对于质子质量结构和质量半径的了解还十分有限。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陈旭荣团队利用光生和电生过程的 omega、phi 和 J/psi 矢量介子在阈值附近产生的实验数据,基于双胶子交换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标量引力形状因子提取出质子质量半径的值为 0.67±0.03 飞米。根据粒子物理国际合作组织“粒子数据组(Particle Data Group)”公布的数据,质子电荷半径的测量平均值为 0.8409±0.0004 飞米。与质子电荷半径相比,该研究提取的质子质量半径明显偏小,表明质子的质量分布比电荷分布更加紧密。
▲图 1. 光生或电生过程中矢量介子的近阈产生(双胶子交换模型)示意图 | 图自中国科学院网站,下同
▲图 2. 从实验数据中提取的质子质量半径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