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目前太阳爆发超级耀斑进而摧毁地球的概率非常低
IT之家 6 月 13 日消息 据国家天文台网站,近日,南京大学王发印教授团队联合云南大学西南天文研究所王海峰博士利用美国凌星系外行星巡天望远镜 TESS 和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LAMOST 的数据对恒星超级耀斑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恒星的光度变化以及光谱信息揭示了恒星超级耀斑的活动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超级耀斑的物理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
据介绍,在图中,研究人员将爆发了超级耀斑的恒星(红色、黄色数据点)与没有爆发超级耀斑的恒星(蓝色数据点)进行了区分。他们发现爆发超级耀斑的那些恒星要比没有爆发超级耀斑的恒星具有更高的色球活动程度,同时也具有更高的表面黑子占比。此外,他们发现爆发超级耀斑的类太阳恒星同太阳相比具有更剧烈的色球活动以及更大的黑子覆盖率。
▲ 类太阳恒星的色球活动程度和表面黑子占比 | 图源:国家天文台网站
这些结果不仅表明单一类太阳恒星完全具备独立产生超级耀斑的可能性,同时结合太阳的活动性来看,目前太阳爆发超级耀斑进而摧毁地球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值得一提的是,借助 LAMOST 覆盖了较大范围的北天区观测这一优势,他们的工作将 TESS 与 LAMOST 相结合,在进一步推进恒星超级耀斑与太阳耀斑相似性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寻找恒星超级耀斑爆发率与恒星演化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关系。
IT之家了解到,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
文章链接: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65/abda3c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