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操作界面满满都是中文语言,航天员第一周主要搞安装 WiFi 等装修

2021-06-18 20:47IT之家 - 骑士

IT之家 6 月 17 日消息 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IT之家获悉,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19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央视报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按程序完成各项准备后,先后开启节点舱舱门、核心舱舱门,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18 时 48 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除了完成水箱安装、整理睡眠区等,航天员乘组还要进入到货运飞船,把货运飞船之前带来的物品运到核心舱。他们 6 月 18 日还会安装无线 WiFi 设备,有了 WiFi 后,航天员可与地面人员、家人沟通,还能进行视频通话。

航天员第一周主要搞装修。今天,航天员正陆续安装各项设施,如 WiFi。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师孙军介绍,第一周主要是“把家好好装修一下”,组建通信、餐饮、卫生等设施。之后,航天员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及出舱活动的在轨训练。

另外在央视新闻视频报道中,我们发现在中国空间站,需要航天员操作的界面都使用中文。

报道称,中国空间站还有太空厨房。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吃到 120 多种食品。食谱是按航天员喜好定制的,四次任务乘组的 12 名航天员,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食物。食谱周期是按一个星期来算,重复率很低。

2011 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当时航天员的舱内活动空间为 15 立方米,可以满足 3 名航天员同时在轨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如今,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活动空间已升至接近 150 立方米,核心舱内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可以为航天员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 个独立睡眠区

按照设计,空间站的核心舱和实验舱分别配置了 3 个独立的睡眠区,为长期在轨驻留的航天员,提供了更加独立舒适的休息环境。尽管还是要把自己装进睡袋,但却实现了从“站着睡”到“躺着睡”的变化。

舱内配备太空跑台、自行车等健身器材

空间站在核心舱小柱段配置了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拉力器、企鹅服等健身器材,以满足航天员的日常锻炼需求。按要求,航天员每天至少要进行两个多小时的相关训练,每周三到四次,以对抗因太空的失重环境对生理产生的影响。

航天员将完成四项主要任务

除生活之外,航天员在“太空之家”中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他们的工作安排是什么呢?

任务一:日常管理,在轨测试

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形象地说就是要“拆快递”。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的时候,“快递小哥”天舟二号打包了 6 吨多“设备”上去,很多设备还不能安装在工位上,需要航天员进行人工安装、启动和调试。

任务二:健康管理,再生循环

首批航天员要在轨驻留三个月,为了长期经济运行,“太空之家”与以往的空间实验室不同,舱内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采用的是可再生的技术,航天员要让空间站内的氧气和水等物资尽可能实现循环使用。

任务三:空间科学,技术试验

第三个任务是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实(试)验以及有关科普教育活动。

任务四:两次出舱,舱外作业

航天员将在驻留期间,在机械臂的协助下完成舱外作业。据了解,航天员要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和测试,开展舱外工具箱的组装、全景摄像机抬升和扩展泵组的安装等工作。

扩展阅读:

3 名欧洲宇航员正学习中文,2022 年或登上中国空间站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