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阿里都在搞,近年火热的“信创”到底是什么
- 鲜枣课堂
2021-07-13 07:17
什么是“信创”?
2016 年 3 月 4 日,24 家专业从事软硬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国内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并将其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
这个委员会简称“信创工委会”,这就是“信创”这个词的最早由来。
▲ 工委会理事单位
工委会成立后不久,全国各地相继又成立了大量的信创产业联盟。这些联盟共同催生了庞大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也被称为“信创产业”,简称“信创”。
为什么要搞“信创”?
“信创”其实是个比较“低调”的称谓。它的核心本质,就是自(fǎn)主(zhì)可(lǎo)控(měi)。
过去的很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长期处于模仿和引进的地位。国际 IT 巨头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也垄断了国内的信息基础设施。它们制定了国内 IT 底层技术标准,并控制了整个信息产业生态。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崛起,某些国家主动挑起贸易和科技领域的摩擦,试图打压中国的和平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底层支持的信息技术领域,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的重点打击对象。
面对日益增加的安全风险,我们国家必须尽快实现自主可控。
于是,“信创”就正式被提了出来。
“信创”到底包括哪些产业?
信创产业的生态体系极为庞大。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它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这四部分构成。
(注)流版签软件:流式软件(例如 WPS、Office)、版式软件(例如 PDF)、签名软件
目前国内的信创产业中,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是最重要的产业链环节。
▲ 信创产业体系全景图(来源:众诚智库,2021.1)
“信创”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据初步估算,到 2023 年,全球计算产业市场空间 1.14 万亿美元。中国计算产业市场空间 1043 亿美元,即 7300 亿元,接近全球的 10%。
按照 50% 为信创产业市场规模计算,2023 年,中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 3650 亿元,市场容量将突破万亿。
除了安全可控,“信创”还有别的发展动力吗?
当然有。
首先,国内推出“新基建”战略,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数字中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数字基础设施上,将会有大量的建设需求。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些项目刚好可以扶持国内信创领域企业,帮助提升研发实力和人才储备。
其次,大力推动“信创”,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进行转型,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链,参与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
最后,投资信创,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推动产生技术红利,取代人口红利,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信创”产业推进,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针对安全可控,我们国家提出的是“2+8”体系。“2”指党、政;“8”指关于国计民生的八大行业: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教育、医疗、航空航天。
从国内信创的发展步骤来看,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在走:
第一步,在党政等封闭市场进行应用,打磨产品和生态,培育骨干企业,这个市场预计有千亿市场空间;
第二步,在产品好用和生态相对成熟之后,进入重点行业市场,如电信、轨交、电力等行业,市场较前期能放大 4 至 5 倍;
第三步,将信创产品全面应用到消费市场,而这将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市场。
“信创”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状态?
2020 年被公认为国内信创产业的落地元年。
在复工复产、“新基建”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从去年开始,全国各地的信创项目开始大面积铺开,信创产业也随之出现了一个现象级的风口。
以“信创”为契机,国内各关键领域的企业纷纷入局,争夺信创市场的“蛋糕”。
行业普遍认为,未来三到五年,信创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中国 IT 产业,将在基础硬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等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国产替代潮。
目前,“信创”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1、关键技术仍未完全突破,尤其是上游核心技术,仍有部分被国外企业垄断,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攻关和资源扶持。
2、从全球范围来看,信创产业的绝对用户数量仍然难以与国外巨头抗衡。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和营销推广,在国际上赢得用户和市场的认可。
3、信创产业格局较为分散,真正具有很强实力的国内龙头企业不多,产业链条较为零散,面对国际巨头,尚无法发挥合力优势。
4、信创产业人才数量仍然不足,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影响长远发展。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