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国内顶尖 AI 人才仅有美国的 20%,开源开放是生态建设关键

2021-10-25 12:25搜狐科技 - 梁昌均

10 月 25 日,第四届世界声博会暨 2021 科大讯飞全球 1024 开发者节大会在合肥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通过线上方式分享了对国内 AI 的生态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产业发展的看法。

他认为,国内整个 AI 的产业应用生态环境比较好,有政策的优势,有海量数据的优势,有丰富的应用的环境,有青年才俊的数量的优势,有成长比较快的优势。

但高文也指出,国内 AI 生态也有四个短板,包括现在基础语言是以算法的原始创新,在核心芯片、核心元器件和传感器方面相对薄弱,具有国际影响的开源开放的机器学习框架平台不多,顶级的人工智能的学者人才可也相对少一点。

“知道有这样的一些优点和需要补的地方后,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个非常关键的就是开源开放,长板可以做得更长,短板也可能尽快把它补上。”高文认为,开源开放本身实际上和整个生态的建设有相当大的关联度,人工智能的应用生态如果是基于开源开放,做起来在国内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往上,同时也容易和国际主流的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接上。

高文介绍称,国内顶级的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比较少,只相当于美国的 1/5。“现在很多学校都设立了人工智能专业,对于整个青年人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除了青年人的培养了以外,我们必须要考虑 AI 领军人才怎么才能培养出来。”高文表示。

他认为,靠市场条件,比如靠创新企业,靠独角兽确实培养出了一批领军人物,但光靠这一条线是不够的,也应该在基础研究方面,算法方面,也就是说能够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培养人工智能的高级人才,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要重点考虑。同时,做好政策措施和配套的资金,也是比较关键的。

对于人工智能整个产业发展,高文认为,随着企业越做越大,可能就会多样性发展,但并不是跨到其他行业领域,而是研制人工智能不同的分支,进行逐渐布局,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他也提到,一个企业要想成长,光靠企业自身是很难的,要有政府的扶持,也要找到市场准确的定位,整个生态系统要从企业产学研各个方面要结合起来,才可能把企业真正做好。

高文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应该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以及学科交叉的发展,包括计算机、自动控制数学等这些学科交叉发展,往前推进的速度比较快。“交叉学科的发展最重要的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只有掌握着交叉学科本身的这些人出来了以后,才能把这些研究产业化做得更好。”

他希望,国内企业应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把国内的生态链做得更好,把国内巨大的市场优势和数据优势转化成人工智能整个从技术到产业的发展优势,那么经过几年就能够使得人工智能领跑世界。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