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清华本科特等奖答辩现场:有人用 AI 识别甲骨文,有人研究 6G,还有一位奥运冠军

2021-11-12 14:14量子位 - 梦晨

一年一度的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完毕,投票结果出炉。

围观的网友纷纷发出感叹:

投票前十名的同学中有人科研成果优秀,有人志愿活动突出,还有一位是奥运冠军。

在东京奥运会获得首金的杨倩在答辩中说,比赛成绩并不是终点:

走下领奖台后,一切都将归零,射击比赛永远都是在和自己比。

下面来看看投票结果。

▲ 图源清华大学,排名为答辩顺序,非票数顺序

10 位同学中有 3 位专业与计算机相关,他们分别是:计算机系白钰卓,交叉信息院徐海珂、电子系刘坤瓒。

这 3 位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本科阶段就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会议。

来看看他们都有什么研究成果。

白钰卓:人工智能 x 人文

▲ 图源清华大学

计算机系的白钰卓的研究方向很特别,是人工智能与甲骨文的结合

她加入了“古文字识别与理解”项目,运用人工智能知识构建了现存最大规模的公开细粒度序列化甲骨文数据库与单字拓写数据集。

她跟随孙茂松和刘知远老师,以共同一作身份在 2020 年 EMNLP-demo 上发表甲骨文研究。

她参与的其他研究还有规模化数据高效利用,以三作身份发表在 ACL 2021 Findings。

在 Google Girl Hackathon 上,她的 AI 与抗疫结合自动化记录辅助诊疗项目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奖。

科研之外她还辅修了一门音乐工程与技术。另外清华计算机系 2019 学生节的主题曲,她同时参与了作词作曲编曲和演唱。

白钰卓同学目前已被自然语言理解与社会人文计算实验室直博拟录取

徐海珂:立志基础研究

▲ 图源清华大学

交叉信息学院徐海珂的研究领域是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

他跟随姚班校友斯坦福大学马腾宇老师研究的非凸优化问题发表在 COLT 2021。

跟随 MIT 教授 Piotr Indyk 研究的高维计算几何成果也收到 ITCS 2022 的接收函。

在答辩中他还讲了一个故事,此前他在李建老师指导下研究多臂老虎机问题,用三个月时间就改进了前人的算法。

刚准备投稿却被别的论文抢先,一开始他大受打击,后来静下心来仔细分析,找出了算法中的独特优势,最终发表在 UAI 2021。

徐海珂在特奖答辩中提到:

潜心探索人工智能背后的根本性原理,立志成为一名基础研究的探路人。

刘坤瓒:6G 无线通信

▲ 图源清华大学

电子系刘坤瓒的研究兴趣面向未来的 6G 无线通信,着眼于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传输技术。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提出一种用低功耗的智能超表面来等效替代大量天线的混合式用户架构,以一作身份被通信权威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接受。

另一篇与 6G 智能超表面相关的低功耗电路设计研究也以一作身份发表在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他的研究不仅停留在纸面,同时做出了软件与硬件成果,在 2021 首都挑战杯中拿下特等奖。

(按清华大学制度,答辩投票结果不作为最终获奖结果,最终获奖名单将由校务会议审议确定后在校内信息门户公示。)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