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塞满 iPhone 14,但……
- 锌财经
2022-10-15 13:20
历届 iPhone 系列的发布,都是数码界的狂欢。iPhone 14 系列发布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有大量评测 up 主把它从头到尾拆解了一遍。
与上一代 iPhone 13 系列不同,新一代的 iPhone 14 系列的闪存首次使用了来自国内厂商长江存储。而据海外新闻报道:这一次 iPhone 14 系列至少混用了西部数据、东芝、长江存储三家的闪存。
苹果第一次使用国产闪存芯片,说明长江存储的技术实力已经得到了苹果认可。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 2016 年的长江存储虽然是 NAND 芯片的新兵,但自主研发的第四代 3D TLC 闪存已经达到 232 层堆叠层数,比肩西部数据、东芝等业内一线巨头。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存储曾经为华为提供存储芯片,直接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在今年年初被指控调查长江存储是否出现违规。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苹果 iPhone 14 系列手机采购中国长江存储公司的 NAND 闪存芯片,受到了美国多名参议员抗议,公开污蔑中国厂商长江存储将会带来重大的隐私安全漏洞,要求苹果接受美国国会的严格审查。
迫于美国压力,苹果宣布:只会在中国销售的 iPhone 采用长江存储 NAND 闪存芯片,而且存储在芯片上的数据都是完全加密的。
虽然苹果一直刻意弱化使用中国供应链技术,但不可否认的是,打开 iPhone,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
1、苹果吃肉,供应链喝汤
在智能手机领域,一直有“苹果吃肉,供应商喝汤”的说法。
iPhone 作为高端手机的代名词,对所使用的各类硬件要求极为严苛,能够挤进苹果供应链,就证明自己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行业最高水准。并且,依靠 iPhone 业内第一的销量,足以让一家供应商完成积累,冲击 A 股和创业板。
在 2012 年苹果首次公布的供应商名单中,有 156 家公司入选,其中只有 8 家中国公司上榜。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渐高端化,越来越多的公司入围苹果的供应商名单。
到了 2020 年,前 200 名主要供应商里,中国厂商共有 96 家,占比近半。到了 2021 年,苹果供应商名单又新增了 12 家中国大陆企业。
据集微网统计数据显示:在众多国产供应商中,有 48 家供应商登上 A 股,其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为苹果提供连接器和声学等产品的立讯精密和歌尔股份、提供盖板玻璃的蓝思科技、提供面板的京东方 A 等。
除了市值较大的企业外,还有 14 家科创板上市的中小市值企业,主要业务就是为苹果供货,严重依赖苹果。例如提供机器视觉技术的天准科技和奥普特、提供检测设备零部件的华兴源创和杰普特、提供激光设备零部件的海目星、提供精密结构件的福立旺、提供涂料的松井股份等。
对于供应商来说,加入“果链(苹果供应链)”就意味着业绩的突飞猛进。以立讯精密为例,成立于 2004 年的立讯精密,在 2011 年收购昆山联滔电子打入果链,主要负责 MacBook 的生产线;2017 年拿到 Air Pods Pro100% 代工份额;2020 年立讯精密收购纬创和资通两大代工厂成为大陆首家代工 iPhone 的厂商。
全面倒向苹果的立讯精密,在 2020-2021 年,拿到了苹果支付的 638.43 亿元和 1140.56 亿元的营收,苹果业务占立讯精密总收入的 69% 和 74%。
这份看似光鲜亮丽的成绩单,背后隐藏着惨痛的现实。在 2021 年 1140.56 亿元总营收下,立讯精密仅实现净利润 71 亿元,明明总营收翻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 2.14%。
逻辑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厂商过于严重的“苹果依赖症”,导致苹果有着绝对议价权。虽然因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但苹果凭借议价权对果链予取予求,将上涨的成本转嫁至下游供应商。
而果链们根本无法放弃苹果业务,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
2、做供应链,要听话
除了有绝对议价权以外,苹果对供应商要求极度苛刻,堪比维多利亚的秘密对待自家模特。
首先,苹果要求自家供应商技术要先进,尤其不能随便更改制定的配置。
iPhone 的蓝宝石屏幕供应商 GTAT,自 2013 年就为苹果供应蓝宝石材料,但在合作期间,苹果一直在改变蓝宝石屏幕的产品规格,不但严苛地缩减生产成本,还要求 GTAT 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准点生产出大量符合要求的蓝宝石屏幕。最终,GTAT 因不堪重负而关停厂房。
据韩媒 THE Elec 爆料:2021 年,京东方成为了苹果的屏幕供应商,成功拿到了 iPhone 13 系列价值 3000 万的 OLED 屏幕订单。但因京东方偷偷更改屏幕设计,被苹果终止了屏幕订单,直到 iPhone 14 系列京东方才终于进入苹果供应链。
其次,供应商不能随便涨价,因为苹果不接受。
2022 年以来,由于上游各种芯片关键材料,如光刻胶和 CMP 浆料等相继涨价,芯片代工成本出现了明显上涨,台积电将芯片代工价格上涨 10%-20%。而作为果链最核心成员,台积电给了苹果一个 VVIP 价格,只将 A 系列处理器代工价格小幅度上涨 3% 左右。
但据外媒报道:苹果在 9 月 26 日明确拒绝了台积电的涨价要求,并声称要将芯片代工订单转移给三星等其他代工厂。而一旦苹果将订单交给三星后,台积电将直接损失 148 亿美元最大客户,是台积电无法承受之重。
迫于市场压力,台积电可能撤销对苹果的涨价要求。
最后,供应商不能涨价,但是苹果能要求你降价。
富士康作为苹果最大的生产制造商,负责 iPhone 的绝大多数产品组装,和供应 OLED 显示屏和玻璃机身。随着富士康地位的不断提升,无可替代性越来越强,苹果就开始“敲打”它最大的追随者。
2016 年,苹果要求供应商报价降低 20%,这遭到富士康的反对,表示这样的价位难以接受,如果没有合理利润将不接受苹果订单。
面对富士康的强硬回应,苹果立马把 iPhone 和 Air Pods 订单分给和硕、立讯精密、纬创等其他几大代工厂商,并不断扶持其他代工厂的壮大,用来削弱富士康的影响力。
最终,在苹果的权术下,被砍单和议价权持续削弱的富士康,只能老老实实听苹果的要求。
总而言之一句话,想吃苹果公司的饭,就必须要听话。
3、iPhone 离不开中国
目前,iPhone 14 系列的 OLED 屏幕、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扬声器、电池、闪存芯片等一切你能看到或看不到的地方,都是采用中国企业制造的零部件。据美媒声称:所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已经占有 iPhone 14 全部价值的 25%。
但国内的供应商能拿到 iPhone 14 利润的 25% 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苹果的技术高压和严苛议价权之下,想安心吃“苹果饭”可不容易。在 2021 年,苹果毫无征兆的将包括欧菲光在内的 34 家中企踢出供应商名单,导致曾经手机摄像头模组出货量达到全球第一的欧菲光利润暴跌 90%,一夜之间,几乎破产。
“欧菲光事件”也彻底撕碎了中国供应商的遮羞布,央视就对中国供应商发出了呼吁:“要摆脱对苹果的依赖,多元化布局。”
有了前车之鉴,现在供应商都开始逐渐摆脱“苹果依赖症”,尝试在新能源汽车、AR / VR、光伏等领域寻找第二增长曲线。例如被踢出果链的欧菲光,就开始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研发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影像模组。
但不可否认的是,苹果的销量离不开中国,生产和制造也同样离不开中国。但想要打破苹果对议价权的封锁,中国供应商还需要艰难斗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锌财经 (ID:xincaijing),作者:孙鹏越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