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组织连接标准联盟 CEO:Matter 协议的目标就是打破平台间壁垒
“Matter”是一个由国际组织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简称 CSA)发布的技术规范。
11 月 3 日(荷兰当地时间),CSA 在阿姆斯特丹举办 Matter 1.0 全球媒体发布会,并于北京时间 11 月 4 日在深圳同步举行中国媒体发布会,向全球媒体及 IoT 行业,和消费者介绍 Matter,开始推进 Matter 协议更广泛应用。
在这次大会期间,新浪数码与 CSA 连接标准联盟 CEO Tobin Richardson 进行交流,就 Matter 技术和应用场景进行畅谈。
三年准备 从制定规范到落地
从成立以来到 Matter 第一代推出就中间已过去三年左右时间,在这三年中,CSA 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在谈及这个话题时候,Tobin 提到,“的确,我们和许多公司进行了谈判,让他们都能够参与进来”
作为技术标准起草和推进方,Tobin 深知这点的重要性。他谈到,Matter 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有这些大公司的支持,“因为他们的规模和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Matter 都希望他们能够加入进来。
相关工作组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也一直在研究分析这些公司的诉求。所以他总结说,“分析需求”,“测试需求”,建立产品所使用的基础设施,这三个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花时间的部分。
CSA 在开发过程当中总共开展了 9 次测试活动,涉及到了十几家大的公司不断的去测试这些功能,测试之后要再重新的去修改技术规范。
全球的战略 在统一的基础上达成多样性
今日的发布会,其实已经是 Matter 走向商用的开始。
Matter 的目标是做全球适用的标准,这意味着它从一开始就面向全球设计而非某个国家或地区,并在全球都可以适用。这当然会加大推广难度,但正如前面所讲,CSA 已经准备三年,跟之前其他标准不同的是,在“统一”之外,CSA 同样注重“多样性”,从结果上看,他们的成员有充分的多样性,包括地域的多样性以及产品类型的多样性。
Matter 首批设备是用户比较熟悉的,例如照明控制传感器,门锁等等,让这些常用设备先互联,之后逐渐外扩到更多品类。
Tobin 明确说,“未来几周”会宣布一些新的领域,前提是这些新的领域起码要有比如说 5 个左右的制造商。
为了保持多样化,CSA 有三个区域的小组来确认不同区域的要求,以及所扩展的这些设备类别,分别是中国区,欧洲区还有美国区域。分析不同地区的需求后,整合成共同的标准,Tobin 举例说,像瑞典和中国一些制造商,可能会提供一些功能,通过整合确保美国的产品制造商也可以通过通用标准来满足这些功能需求。
改变现状 建立生态 + 打破生态
从标准回到具体产品,对用户来说,认知实际是“品牌”而非“协议”。之前他们或许用过小米或谷歌的产品,协议可能是 Zigbee 或 Wifi。后者是现状,前者其实是 CSA 要解决的问题,而切入点,正是用户体验。
“现在其实很多体验是不够好的”—— Tobin 提到,不同品牌或产品都有不同的协议。也正因此,Matter 的推进才有了契机。
对于已经推出过的智能家居产品,CSA 可以争取通过系统更新支持 Matter(前提当然是硬件支持)。如果不行,也会考虑新加入一个 Matter 网关这样的方式。CSA 会为这些网关去提供一个路线图的绘制,来帮助企业开展这项工作。
如果是以上是 Matter 建立生态的方式,另一个方面则是他们尝试用开放标准打破私有生态的动作。
考虑到实际情况。也确实有一些企业尝试自建标准。并且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和习惯。
Tobin 提到,他们的开放标准目标就是就是能够打破壁垒,而不仅仅是通过壁垒来获客,这可以说对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场所。同时,也让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例如 A 品牌的门锁和 B 品牌的智能灯具,在之前用户或许需要两个 App 分别控制,如果能接入同一生态,用户不必再做“二选一”只能选择同一家的产品,理论上,iPhone 控制谷歌或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成为可能。这点跟他提倡的多样化想法相符。
“我认为大大小小的生产商都能够从 Matter 标准当中受益,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标准,而且能够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 Tobin 这句话涵盖了 Matter 的优势,也是 Matter 的使命。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