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没肉吃 “狮子”没水喝

摄影:IT 时报  沈毅斌

一边是双 11 线上电商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而另一边,老牌家电零售企业国美、苏宁却一片寂静。打破这场寂静的不是销量,而是国美欠薪和苏宁亏损。

10 月 28 日,国美电器董事长黄秀虹在北京国美总部的全员大会上表示,公司到 12 月底之前只会给员工上社保,不会再发工资。今后中长期,工资发放也存在不确定性。会后,还要求员工签订一份承诺书,主要内容为“员工理解公司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员工工资有可能延迟发放”“不散播负面信息和情绪”等。

“难兄难弟”苏宁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此前,“苏宁易购破产清算”闹得沸沸扬扬,如今,“供销社收购苏宁易购 39% 股权”的消息再次掀起波澜。尽管苏宁官方进行了澄清辟谣,但曾经的家电零售巨头落得谣言缠身,加上亏损的第三季度财报,不免让人担忧国内家电零售行业的生存状况。

国美老虎的 logo、苏宁狮子的 logo 深入人心,依旧醒目,但两大“巨人”却摇摇欲坠。前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认为,国美与苏宁到如此地步,有着相似之处,但国美目前的处境要比苏宁严重得多。

11 月 7 日,《IT 时报》记者走访上海 10 家苏宁、国美、永乐门店,其中 4 家已经关店,1 家苏宁门店将原本两层楼面缩减为一层。

01、一个月,人去楼空

自《IT 时报》9 月底报道《减薪、关店、巨亏,国美“临崖”谁来救?》之后,国美欠薪问题持续发酵,记者再次走访了位于徐家汇的国美徐汇二店。

11 月 7 日 17:00 左右,同样是下班高峰期,同样是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同的是,国美徐汇二店大门紧闭,贴在门上的三张停业通知与营业时间表形成鲜明对比,之前醒目的“国美电器”门头不见了踪影。透过橱窗望去,空空如也,几支承重柱竖立中央,十分突兀,就连货架也一并清空,仿佛国美从来就没有在这营业过。

曹安路上的国美线下店,同样也没能逃过关闭的危机。半栋楼大的国美招牌,风吹雨打下有些掉色,但依旧醒目,比招牌更醒目的是国美同款配色的“旺铺招租”。发着光的“视导台”、排列整齐的货架以及货架上满满当当的样机,若不是门前一条红色的警戒线和墙上一张白色的停业通知,看上去与正常营业并无差别。

“这家国美店 10 月底才关,我是在国美关店之后才来永乐的。”相距不到 60 米的永乐电器曹安店的促销员陈梅(化名)告诉《IT 时报》记者,上半年,国美在上海已经关了好几家线下店,主要原因是租金太贵,营收已经无法支撑。

国美零售 9 月末发布的中期报告显示,2022 年上半年关闭门店 562 家,新开门店 192 家,净减少门店 370 家,其中国美净减少 326 家、永乐 25 家、大中 12 家、蜂星 7 家。

正如刘步尘分析那样,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依然沿用国美发展前十年的经验,只要一段时间营收落后于对手,就开始大规模开店,结果既增加了经营成本,又会导致众多无效店的出现,随后便是关店潮。

上海国美未能在关店潮中幸免,不过,被国美收购的永乐电器,却显示出了另一番景象。

走进永乐电器曹安店,一对老年夫妇正在手机专柜询问,美的空调促销员正忙着介绍产品,还有一些顾客在商场内走走逛逛,目测有 10 人左右。永乐中山公园店的顾客也并不算多,但终归有些人气。

尽管永乐被国美收购了,但感觉上海人比较信任永乐,尤其是一些老人。”陈梅说,到了永乐之后,明显觉得有了人气,加上双 11 促销活动以及上海市一级能效家电 10% 补贴力度,目前线下店要比线上店还便宜两三百元,来的顾客自然增加。

 02、发力即时零售自救

10 月 28 日晚上,苏宁易购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 年,前三季度营收为 555.38 亿元,同比下降 51.95%,净亏损 45.45 亿元,亏损同比收窄 39.94%,综合毛利率同比增加 6.30%。单季度来看,苏宁易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183.28 亿元,同比下降 16.57%,净亏损 18.05 亿元,同比减亏 56.16%。因为连续 3 个年度扣非后净利润均为负值,苏宁易购股票简称于 5 月变更为“ST 易购”。为了摘掉“ST”帽子,走出困难时期,苏宁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把握双 11 机会,扭转乾坤。

线上,苏宁易购天猫旗舰店第三季度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47.81%,苏宁易购 App 还上线了“苏宁速达”,只要消费者配送地址周围 5 公里内有苏宁易购门店,便可以享受即时配送服务。

此外,苏宁易购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全国超 600 家门店入驻美团,共覆盖 175 个城市,手机、电脑、生活家电类产品下单最快 30 分钟送达。截至 11 月 4 日,苏宁易购在美团平台订单量超 55000 单,手机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数码外卖”,其中 60% 订单来自 90 后年轻消费者。

苏宁易购工作人员告诉《IT 时报》记者,今年,苏宁易购线下店的双 11 活动贯穿四个周末。启动以来,苏宁易购门店套系家电订单量环比增长 127%,绿色节能家电销售环比增长 132%,苏宁易购全国门店周末客流上涨超 2 倍,上海、南京等新开业门店销量提升超 100%。

事实真是如此吗?

《IT 时报》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苏宁易购线下店发现,客流量并不是很大,且出现关店现象。

同样在曹安路,同样在国美旁,苏宁易购拥有同样的命运。紧闭的大门上贴着两张“限期搬离通知函”,从内容中得知,这家苏宁易购曹安路店于 10 月中旬关闭。透过橱窗可以看到,手机货架上摆满样机,广告牌竖立其中,但地上堆满了垃圾,一片狼藉。而苏宁易购肇嘉浜路店早在 8 月底就关店搬离。

较大的苏宁易购大华路店,也由原来的两层缩减至一层。“租金太贵,只能放弃一层。”苏宁易购大华路店员工周莹(化名)告诉《IT 时报》记者,得益于双 11 活动,周末的客流量有所增加,但工作日的顾客依旧不多。销量上,与美团合作后,小家电销量不错,但大家电销量依旧不佳,这也和产品属性有关。

“线上销量并不比线下好,线上有淘宝、京东,竞争很激烈。”周莹坦言,苏宁线下店成本高,线上店竞争力不强,只能在即时零售发力。

《IT 时报》记者注意到,苏宁易购通常会选择将门店开在大润发、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内,这也是与国美开店策略的不同之处。

“目前,家电连锁门店已不具备独立吸引人流的能力。”刘步尘告诉《IT 时报》记者,苏宁易购把门店开在大型超市里或超市旁,可以“借用”超市带来的人流,增加顾客到店的概率。

 03、此乃危急存亡之秋也

“苏宁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实现正向增长,而国美的当务之急是如何避免死亡。”刘步尘认为,二者都出现危机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时代因素、环境因素、自身因素

时代因素,目前是由互联网电商主导的时代,线上线下融合极其重要,曾一度接近新零售模式的苏宁,倒在了复杂的资本局中,而偏重于开设线下门店的国美,可能从一开始就没能入局。

环境因素,主要是因为疫情多点反复爆发以及近年来家电行业大势不振,线下门店成本居高不下。

自身因素则要分开分析。国美主要是在战略思维上,依旧按照老路子运营;苏宁在战略上并无大问题,但在时代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下,收购的家乐福成了一个沉重包袱。

刘步尘表示,苏宁联手美团大力发展即时零售和 3C 业务,并发力双 11,肯定能对苏宁营收做出实质性贡献。但家电零售并不像外卖的刚需和持续性,加上京东等持续发力即时零售,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苏宁易购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如果三大因素得不到解决,苏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的局面。”刘步尘说。

即便是没有错过互联网的苏宁,也没能赢得新时代的红利,更何况没有躬身入局的国美。互联网的“势利”,总是不停撕开旧人的伤口。曾经传统连锁零售的霸主,如今都挣扎在被互联网持续边缘化的轨道上。

“老虎”没肉吃,“狮子”没水喝。

图片来自国美、美团、IT 时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 时报 (ID:vittimes),记者:沈毅斌,编辑: 潘少颖、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