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杀死数十亿只鸟,玻璃窗也是个超级鸟类杀手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机场为了防止鸟类撞击飞机引发事故,而引入各种手段驱赶鸟类的故事,也可能都听说过因为鸟类撞击而引发的重大飞行事故。

一架被鸟类撞击而损坏的美军直升机  图 / U.S. military - Air Combat Command

但是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鸟类还会撞击汽车窗户、房子的窗户,并因此死亡 —— 撞击这些玻璃窗并不会引发什么很大的事故,所以不会引起我们的重视,但事实上,因为撞击玻璃窗而导致的鸟类死亡,已经成为仅次于家猫扑杀之外,造成鸟类死亡数量最多的人类影响了

一只撞到玻璃死亡的鸟  图 / pixabay

根据研究,在美国,家猫每年会捕杀 13~40 亿只鸟,因撞击玻璃窗而导致的鸟类死亡数则为 3.65~9.88 亿只。在加拿大,这个死亡数据则在 1600~4200 万只之间。虽然目前还没有世界上其他地方的数据,但从这两国的数据来看,全世界每年至少有数十亿只鸟因此死亡。

鸟类撞到玻璃窗的原因主要与玻璃本身性质,以及夜间的灯光有关,无论是鸟眼、人眼还是很多其他动物的眼睛都很难分辨透明的玻璃窗与空气 —— 想想有多少人撞到过玻璃门或玻璃窗?这时候若是玻璃窗里面是绿色的植物盆栽,鸟类就有概率一头撞上来。

鸟类会受到室内的绿色植物吸引从而撞到窗户上  图 / rawpixel

当阳光好的时候,玻璃的反射效果也很出色,这时候它会反射出窗外的绿色植物,比如行道树之类,或者反射出一片蓝天来,这时候鸟类自然也会不辨真假一头撞过来。

鸟类无法分辨玻璃上倒影的真假  图 / wikipedia

到了夜间,由于迁徙中的鸟可能以星光指引航向,但现代城市中严重的光污染可能干扰鸟类的判断,导致其失去方向感,从而飞向光亮处。光亮处往往也就是玻璃窗密集之处,因此鸟类撞窗频繁。

这种撞击对鸟类伤害严重,多数鸟类可能会直接因此颅内出血死亡,有时候甚至直接连坚硬的头骨都会有所损伤。少部分鸟类在撞击后当时可能会幸存下来,但会因为鸟喙断裂或颅内出血等原因在随后的数小时到数天内死亡。不过,由于鸟的尸体可能被清洁工清理,被流浪猫叼走或是在墙角的绿化带中腐烂,未当场死亡的鸟类则可能因为飞走而死在其他地方,因此平时我们很少看到尸体。

大部分鸟类在撞窗后会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图 / USGS

在北美之外的其他地方,鸟类撞击窗户这一现象还并未引起很高的重视,科学家们普遍更加关心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的机场的鸟击防范问题。但是根据北美的研究结果,鸟类撞击窗户的最大受害群体实际上是迁徙中的鸟类,而全球九大鸟类迁飞区中的四个经过我国,因此我国的此类情况可能也极为严重。

我国是重要的鸟类迁飞区  图 / 央视新闻截图

不过科学家们研究后发现,如果掌握了撞击的规律,我们就有办法利用较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减少鸟类的伤亡。北美的研究发现,鸟类的撞击事件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发生在迁徙和繁殖季,一般来说,也就是春秋两季最为频繁。

与一般人认知相反,城市化极高的地方,鸟类撞击的几率反而相对比较低(虽然撞击总数也不少),反而是在城乡结合部,或是绿化比较好的小城镇,撞击频率更高一点。科学家猜测,这可能是因为生活在城市中的鸟类已经学会了与钢筋混凝土共存,但是在城乡结合部或小城镇,由于绿化率高,窗户更容易反射出周边的植被景象,自然更容易吸引鸟类撞击。尤其是建筑周边 5 米内树木的存在会极大增加鸟类的撞击概率。

另外,建筑物的高度、占地面积和玻璃面积也影响到了鸟类的撞击。超过 10 层的高楼,撞击相对较少,1~10 层的中低层建筑则贡献了绝大部分撞击事件;占地面积越广,玻璃面积越大,则更容易引起撞击,所以那些体积庞大的商场周边,往往更容易找到撞死的鸟类尸体。

现代的商业广场,往往是体型庞大,外侧布满玻璃幕墙的巨型建筑  图 / wikipedia

最后,对夜晚光照的研究则表明,夜间房间内的光线强度也能大概率影响鸟类。当夜间建筑中的光线强度由 50% 上升到 100% 时,春天的鸟类撞击频率会增加 6~10 倍。

璀璨的灯火,对鸟类来说都是致命的陷阱  图 / Pxhere

所以,要是简单总结的话,居住在绿化率较高、中低楼层的读者们可能就要注意了,在春秋季可能需要做一些小小的准备,避免鸟类因撞窗而死亡。在白天,挪开靠窗的植物盆栽是最简单的方法;国外有专家认为,可以在玻璃外侧贴上能够反射紫外线的贴膜,因为人类无法用肉眼看见紫外线,但大部分鸟类可以;此外,还可以在玻璃上贴上点状条纹,条纹之间的空格应该不大于 5*10 厘米,这样即使是部分喜欢在密林间穿梭的鸟类也不会试图穿过这些透明的空格了。而在夜间,不管灯光强度多大,拉上不透光的窗帘就足够了。

防止鸟撞击窗户的点状贴纸  图 / wikipedia

参考资料:

  • https://docs.qq.com/doc/DQm1qcVlDWGFIYU5G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 (ID:steamforkids),作者:沈梦溪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