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到哪“找钱”?
- 车百智库
2022-12-05 23:46
不到一个月,新能源汽车赛道出现两笔超大规模的首轮融资。
11 月 18 日,岚图汽车宣布完成 A 轮融资,额度近 50 亿元,额度已十分巨大。但是,额度更大的融资事件,发生在 10 月 20 日。
当天,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广汽埃安完成 A 轮融资,53 名战略投资者入股,融资总额 182.94 亿元,一举成为当前新能源整车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而且,投后估值达到 1033 亿元,这也是迄今为止,未上市新能源车企的最高估值。
通过这两笔融资,似乎又让人看到了新能源汽车投融资的再一次火热。但是,车百智库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已经冷下来了,新能源车企融资变困难了。
但是,造车十分费钱,车企还需持续烧钱。此前,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是 200 亿。到了 2021 年底,他改变了看法,认为没有 400 亿可能都干不了。就连在去年 3 月宣布造车的小米,也因为三季度营收和利润的下滑,遭到了媒体的质疑。
岚图 A 轮 50 亿元巨额融资,也被认为烧不了多久。据了解,岚图 50 亿融资中的 40%,即 20 亿,将用于研发。这些钱对于蔚小理来说,三个月就能烧光。蔚来汽车今年仅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就高达 29.4 亿。
本文试图讲述三个问题:
1.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情况如何?
2.为何新能源车企普遍“缺钱”?
3.新能源车企该去哪里“找钱”?
往事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投融资,可追溯到 2014 年。当年,特斯拉的 Model S 在中国火热起来。虽然 Model S 高达 70 多万元的售价,让很多消费者高呼太贵,但一些嗅觉敏感的业内人士却发现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商机。
就是在这一年,李斌创办了蔚来汽车。面对造车的巨大投入,这位互联网人毫不犹豫地借助资本的力量,利用投融资市场快速融资。坊间传闻,李斌仅用 15 分钟的阐述,就在饭桌上说服刘强东投资蔚来。淡马锡、百度资本、红杉、厚朴、联想集团、华平、TPG、GIC、IDG、愉悦资本等数十家知名机构都参与了蔚来汽车的投资。
平安银行生态事业部首席分析师简良分析新能源汽车投融资市场时,也将 2014 年作为一个重要节点,他认为,从 2014 年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案例保持高速增长。
2015 年,新能源汽车赛道掀起风起云涌般的投资热潮,几乎每隔几天就发生一次投融资事件,远远超乎当时业内预计。据并不完全统计,在这一年,全国各地新建的新能源整车投资项目就多达 30 个,投资总金额超过 1000 亿元,总规划产能超过 300 万辆。理想汽车就创办于 2015 年这一年,小鹏汽车的 A 轮融资发生于 2016 年。
这一波投资热潮在 2017 年达到顶峰,据企查查数据,2017 年新能源汽车融资事件达 185 起,比此前的其他年份都高。而从 2018 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投融资开始走下坡路。2019 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量为 55 件,同比下降超 30%。2020 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事件 89 起,依然没有反弹。
最早一批新造车企业,如果一开始没有拿够融资,在 2018 年后的资本寒冬中就可能资金链断裂,且很难缓过来,最终走向衰落,这包括博郡、拜腾、赛麟、游侠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就连强大如蔚来汽车,其创始人李斌也坦言,撑到 2020 年初的时候,“差点挂掉”。
遇冷
2021 年,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投融资再次火热,融资事件数量共计 239 起,超过 2017 年的 185 起。
在这一年,蔚来、小鹏、恒大、宝能完成了战略融资。蔚来汽车融资总额超 127 亿元,小鹏汽车融资总额超 123 亿元,恒大超 220 亿元,宝能超 120 亿元。就连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企业宁德时代,也在 2021 年融资超 582 亿元。
不过,这种热度持续时间不长。进入到 2022 年,新能源汽车赛道投融资再次遇冷,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新能源汽车赛道增长率开始放缓。
目前,部分投资者已将新能源汽车行业从高成长行业划分为成熟行业。在 2022 年 9 月,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 31.8%,已能看到天花板。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增长率处于逐年放缓态势,据瑞信的研报,2023 年的增长率将从 2022 年的超 90% 放缓到 40%。因此,投资机构不会再像此前那样狂热追捧。
作为确定性强的投资赛道,市场超过 60%的 VC / PE 已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了布局。如今,投资者等待的是该赛道的爆发,然后顺利撤出,而非像此前那样一拥而上。
其二、投资者对新能源赛道出现了质疑。
2021 年 11 月之后,新能源迎来一波调整,主要体现在估值降低。此前,新能源车汽车发展势头抢眼,在资本的推动下,出现了不少盲目投资情况。很多项目估值过高,甚至出现一二级倒挂问题。
典型如零跑汽车,在 2022 年 9 月 29 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 48 港元 / 股,首日跌幅便超过了 35%,创下了当年上市新股首日跌幅之最。截至 11 月 29 日刚好三个月时间,其股价已跌至 19.68 港元 / 股,跌幅达到了 59%。
零跑汽车的投资机构因此损失惨重。据中国经营报,零跑汽车 Pre-A 轮融资、A 轮融资、B 轮融资、C 轮融资的每股对价成本,分别为 4.54 元、12.26 元、20.66 元、27.26 元。截至 11 月 29 日,零跑汽车港股股价是 19.68 港元。可见,零跑汽车的 B 轮与 C 轮投资者已账面浮亏。对于 A 轮投资者来说,投资零跑汽车,也未必是一个赚钱的投资。而基石投资者损失更大,以目前股价粗略计算,损失或在 60% 以上。
也是在今年,万亿市值的比亚迪被“股神”巴菲特以及全球知名私募股权基金贝莱德,多次减持套现,一度引发市场恐慌。而且,巴菲特卖出新能源代表比亚迪之后,转身拥抱起旧能源 —— 西方石油,更让不少投资者心慌。
今年来,蔚小理等新势力的表现也不是很好。新势力销量下滑,已被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超越,且面临年度 KPI 很难完成的困境。相较于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新势力的竞争力并不强。此前的“蔚小理等新能源汽车全面取代燃油车”的这一估值逻辑也被打破。
具体来看,目前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投融资,主要集中于原材料及零部件,而整车制造只能排在第二位,且从 2021 年至今,其占比越来越低。
另据投中研究院发布的《2022 年三季度 VC / PE 市场报告》,IT 及信息化已取代此前火热的新能源,成为最受投资人青睐的行业。
缺钱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融资遇冷,车企十分缺钱。
目前,新势力蔚小理均没有实现盈利,未来的盈利时间也不确定。《财经十一人》根据蔚小理目前的成本和毛利率测算,要达到盈亏平衡,蔚小理的年销量分别需提升到 20.4 万辆、36 万辆、12.15 万辆。而今年前三季度,蔚小理的销量分别为 8.24 万辆、9.86 万辆、8.69 万辆,差距较大。
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处于亏损境地。问界母公司赛力斯前三季度净亏损 26.75 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 147%。极氪上半年净亏损为 7.59 亿元,而 2021 年已经亏损 10.1 亿元。北汽蓝谷前三季度归母净亏损 35.00 亿元,2020 年以来,已经累计亏损超过 152 亿元。
新能源车企还面临成本上涨困境。占据新能源汽车较大成本的动力电池,因为上游原材料,如镍、钴、锂、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价格不断上涨,也不断涨价。
当前,新能源车企又面临降价潮。此前特斯拉的降价,已经搅乱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媒体纷纷追问,其他车企是否跟进降价。即将在 2022 年末退坡的车补,也将影响新能源车企明年、乃至未来的销量,拉迟盈利时间。
造车十分烧钱,在没有实现造血能力之前,未来新能源车企还需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而这只能依靠投融资市场不断地注资。
而且,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开始由电动化走向智能化,在智能化下半场的竞争,自动驾驶十分关键。该技术研发,烧钱更厉害,而这方面的投融资市场在今年也由热转冷了。
年初,自动驾驶行业投融资还是一片火热,IT 桔子数据显示,今年前 3 个月国内自动驾驶行业月平均融资事件为 10 起。但在这之后开始滑坡,月平均融资事件为 7 起,甚至在 9 月、10 月份每月仅有 5 起投融资事件。相较于 2021 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 144 起投融资事件、932 亿元的融资规模,今年截至 11 月,投融资事件仅 92 起,融资规模仅有 240 亿元。
如今的投融资环境,也使这两年刚开始的初创造车企业十分困难。早在今年 6 月,何小鹏与罗永浩都表示,目前进入造车领域,已经来不及了,资本对初创企业的兴趣已经不大。即使小米造车,哪怕首期投资为 100 亿元人民币,未来 10 年投资额 100 亿美元,也遭遇业内人士关于资金是否足够的疑问。
找钱
未来,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竞争将更激烈。除了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哪吒等更新的造车新势力已经崛起,埃安等传统车企传统车企也进入新能源汽车赛道,而且还有一批初创企业,大家都在分食这个增速放缓的市场。
如何才能竞争中取胜?今年 5 月份,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到理想汽车参加战略会时,根据此前生鲜领域“百团大战”的经验指出,真正到激烈竞争阶段,资金和资源总会远远不够。
因此,无论初创新能源车企,还是成熟车企,为不被淘汰出局,就必须不断找钱,确保能够持续烧钱。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目前最为重要的投融资渠道是国资,譬如来自地方政府的产业引导基金。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赛道依然坡长雪厚,但缺乏“一投暴富”的机会,这不太适合赚快钱的部分投资机构,但十分适合地方政府这样的长期主义投资者。
合肥政府投资蔚来,就为业内输出了经典案例。
2019 年,在资本寒冬下,蔚来汽车资金告急,股价暴跌,当年 10 月,股价最低达到了 1.19 美元,濒临 1 美元退市红线。就在李斌感叹“撑不过 2020 年”的时候,得到了合肥市政府的资金支持。2020 年 4 月 29 日,李斌与合肥市政府就蔚来入驻合肥达成协议,获得 70 亿元投资。落户仪式上,李斌出现了久违的笑容。后来他感叹道,投资机构没有人救他们,只有政府才会看得很长远。
2020 年下半年后,在新能源汽车风口下,蔚来的股价就开始飞涨,合肥市也因此次投资,在当地逐步发展出了一个世界级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达到了“双赢”局面。
近期获得融资的埃安与岚图,投资者也大多来自国资。据岚图的公告,此轮融资由国企混改基金领投。埃安虽未详细披露 53 名投资者名单,但领投中的人保资本、南网能创、国调基金、深创投、中信金石、广州产投集团等,无一例外,均有国资或地方政府背景。
目前,正是新能源车企寻求国资支持的好时机。
2022 年,已被业内称之为地方政府母基金元年,各地政府正积极引入创投机构,试图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招商引资,为地方导入优质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本,推动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南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期母基金首期总规模为 100 亿元,拟投向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等产业。武汉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规模高达 500 亿,部分资金也将投入到新能源汽车这样的高端制造行业。
而且,相较于以前,各地产业引导基金除了在规模和数量上不断创新高,还在出资比例、返投比例、容错纠错机制方面呈现出新特点,部分产业基金不仅将返投比例放宽到了 1:1,还放宽了返投认定标准。
作为企业,不管是初创造车企业,还是新势力,抑或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为了获得国资的融资,不能仅靠讲故事、造概念;沉下心来造车,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吸引国资的根本。
全文参考
[1]《近十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
[2]《启示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前瞻产业研究院
[3]《2022 年三季度 VC / PE 市场报告》,投中研究院
[4]《明星赛道也难逃资本撤退:VC 年初还给打钱,但年底已经不投了》,IT 桔子
[5]《产业格局初步确定!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步入“冷静期”》,中国能源报
[6]《2022 跨界造车的“群聊”,谁进谁出?谁在畅聊谁在失声?》,齐鲁晚报
[7]《蔚来、威马、理想起来了,博郡、拜腾、赛麟、游侠死掉了……》,上观新闻
[8]《零跑汽车冲刺港股上市 募资筑牢研发制造能力“底盘”》,中国经营报-贝果财经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百智库 (ID:EV100_Plus),作者:陈重山,编辑:阿峰,排版:胖虎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