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汽车工业的兴衰史

德国被认为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但其实真正促进汽车最早发展的是法国人。

1

1769 年,法国陆军技术军官居尼奥,在政府支持下试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汽车,引发了世界性的研发和制造汽车的热潮。

可惜,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让热火朝天的汽车研究风潮一度中断。但法国人造车的热情并未熄灭,民间依然有人在悄悄改进造车技术。

1828 年,巴黎技工学校校长佩夸尔制造了一辆蒸汽牵引汽车,他开创性地将发动机置于车的前端,采用后轴驱动的总布置方案。

这辆汽车发动机和后轴之间,均采用链条传动。为了转弯灵活,后轴系由两根半轴构成,当中由差速齿轮连接,这就是最早发明的差速器。此外,两个小小的前轮各自与车架弹性相接的,这是车辆独立悬挂系统最早的雏形。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技术至今仍被广泛应用在汽车制造技术上。

蒸汽时代推动欧洲跨入科技井喷的时代,激发了各种发明创造。

随着留声机、电影以及有轨电车等科技产品的出现,让欧洲人品尝到世界文明带来的畅快,加速了经济繁荣。

从多瑙河畔到阿尔卑斯山,一股现代化的风潮席卷整个欧洲。女孩掀去了遮面的纱巾,男孩不再以蓄须为荣,就连游泳池都撤去了隔离男女的挡板。

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如火如荼地发展,欧美各国政府深感马车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开始大力倡导动力机车,欧洲各国的造车事业如久旱逢甘露迅速发展起来。

1886 年,就在东方快车从巴黎驶向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第三年,德国人奔驰和戴姆勒相继发明了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

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法国人却以精明的头脑让汽车变成了真正的商品。1887 年,法国 P&L 公司买下戴姆勒授权生产许可,开始向有钱人兜售。

当时的汽车纯属奢侈品,采用订单生产模式。汽车厂商完全根据客户需求定制汽车的外形甚至发动机马力。

由于每款车型生产最多不会超过 50 辆,又全手工打造,因此售价高达数百法郎乃至上千法郎,法国车商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

既然造汽车这么赚钱,法国科学家也加快了研发进度。

1889 年,法国人让・皮埃尔・标致与蒸汽动力学家莱昂・塞波莱共同研制了法国第一辆汽车,这部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命名为塞波莱・标致,标致汽车随即成立。

当看到德国戴姆勒发明的内燃机强劲动力后,标致毫不犹豫放弃蒸汽机车的生产,转向内燃机四轮汽车的研发。

法国潘哈德汽车紧随其后,将那时普遍将发动机藏在座底的汽车设计,改为前置发动机 + 后轮驱动汽车,彻底打破了汽车外形只会模仿马车样式的现状。

彼时,内燃机汽车虽说成为所有汽车制造国的共识,但汽车市场依然是蒸汽汽车的天下。

1894 年,史上第一场汽车比赛“巴黎 — 鲁昂”赛上,几辆今天看来有些滑稽的老爷车你追我赶,很是热闹。

最终,获得冠军的是法国一家名为 DeDion 汽车品牌制造的蒸汽汽车,“飙车”最高时速达到 38 英里 / 小时。

速度虽不快,可由于汽车竞赛带来的刺激感,使得无数欧洲人心生向往。

人们对汽车的浓厚兴趣,推动精益求精的法国人继续钻研着汽车技术。

1899 年,法国人路易・雷诺用齿轮驱动替换了传统的链条或皮带驱动,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行进效率,开创了雷诺公司。

层出不穷的发明和设计,推动法国的汽车时代,风驰电掣般到来。

2

20 世纪初,法国汽车制造商已有上百家,实力最强者首推标致汽车。

从诞生之日起,标致汽车一直积极吸收世界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为己所用。

到 1903 年,标致的汽车已成功生产销售六款汽车。尤其是标致 39 型汽车,外形设计十分惊艳。不仅畅销欧美各国,还在被出口到中国。

几乎同一时期,雷诺汽车幸运地被巴黎出租车公司选为指定车型,随后占据了法国和英国出租车大部分市场。

在汽车厂商相互比拼的背景下,法国的科技水平也突飞猛进。

1909 年夏天,法国工程师驾驶着自己设计的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全欧洲都在欢呼。

到一战爆发前,标致公司每年都会更新一次产品,年产量已达到 1.2 万辆,占法国当年汽车产量的 50%。

德国的汽车年产量大约 2 万辆,但论汽车外形设计、发动机性能以及零部件,法国都遥遥领先。

至于同为工业强国的英国,由于对汽车保守的态度,以及对新事物的不屑,同期年产量不到 2000 辆。

就在德法两国笑傲汽车江湖时,价廉物美的美国福特汽车席卷了整个欧洲市场,很快让两位汽车巨头笑不动了。

1914 年,美国汽车年产量 48.5 万台,其中超过 20 万台是流水线生产出的福特 T 型车;而法国近 150 家汽车制造商的总产量仅 4.5 万台。

法国汽车制造商终于意识到现代化工业对传统手工生产模式的无情碾压,奋起直追。

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法国所有汽车制造商不可避免地卷入到战争,沦为一部部战争机器。

战争中,标致在德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除被占领的里尔工厂外,剩下的四个标致工厂开足马力,共为法军生产了 3000 辆汽车、6000 辆卡车和 10000 台飞机发动机,为法国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雷诺的出租车队还成为法军最重要的运输车队,为品牌赢来赞誉。

雪铁龙也是如此,在战争期间因生产军火,获得大量资金用于汽车生产。

雪铁龙最初只是一家生产齿轮的工厂,创始人安德烈・雪铁龙曾在美国见识到流水线先进的制造方式后,激动不已,发誓要成为法国的亨利・福特。

1919 年,雪铁龙推出了采用流水线量产的首款产品 TYPE-A,宣告汽车在欧洲大陆的全民消费时代的到来。

一战结束后,法国的汽车工业格局逐渐形成标致、雷诺以及雪铁龙为代表的三巨头时代。

整个 20 年代,世界的时尚看巴黎,无数艺术爱好者带着朝圣般心情来到法国。

虽然那时的法国并非全世界最强大的汽车生产国,但法国人与生俱来的审美情趣延续到了汽车制造上。

比如与香奈儿珠宝和时装齐名的法国顶级豪华汽车品牌德拉哈耶(Delahaye)135 型跑车,就以美轮美奂的“泪滴”型设计站在了汽车设计的巅峰。

法国汽车厂商对待每辆车设计都如艺术品般地精心雕琢,从而留下来至今为人所称赞的设计典范。

三大汽车厂商一边竞争,一边为世界汽车工业贡献了多项标杆般的技术创新,让法国逐渐成为欧洲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1929 年,法国巴黎车展上的标致推出一款新车型,这就是第一代标致 201 型。这辆车以中间数字为零的方式,被标致沿用至今。

标致 201 型还是世界上首次采用独立前悬挂的汽车,并被其他竞争厂商所借鉴。时至今日,法国车的悬挂系统设计依然独步江湖。

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和欧洲每年汽车的年产量都在 500 万辆以上,终于让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汽车的迅速普及,让刚刚熬过经济危机的欧洲人情绪得到放松,可以驾车去往更远的地方旅行,世界变得那么触手可及。

和煦的微风中,法国人驾驶着采用全新空气动力外形设计的标致 301 疾驰,头顶是缓缓横穿欧洲的德国飞艇,人们抬头招手欢呼。

1931 年,雪铁龙更是组织了“勇敢者车队”翻越喜马拉雅山到达北京,完成不可思议的“东方之旅”—— 这是人类第一次实现靠机械动力实现横跨欧亚大陆的伟大壮举。

那个时期,仿佛是全球化最初的模样,空气里散发着诱人的甜香,人们在汽车带来的便利中勾勒着美好的未来。

1937 年 5 月 6 日,“兴登堡”号飞艇坠毁燃起大火。97 名乘客和乘务人员中,至少有 36 人死亡。

听到噩耗的人们眼含热泪,却没意识到黄金时代的丧钟就此敲响。

3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倒霉的法国再次被德国占领,几家汽车巨头相继落入德军手中。

由于标致一贯的不合作态度,大量工厂被德军关闭,生产物资被掠夺,经营被中断。

雪铁龙同样对德军没有好脸色,借口旗下的法国及比利时工厂被德军炸毁,始终对德国尽快恢复生产的命令阳奉阴违。

相比之下,雷诺与一战时的表现大相径庭。在创始人路易・雷诺的配合下,雷诺汽车在战争期间,为德军生产了大量坦克、飞机发动机和其他武器,臭名昭著。

因此,战争结束后的标致以及雪铁龙得到了继续发展,雷诺公司则被法国政府接管,路易・雷诺也被逮捕,在等候审判的当天病逝。

二战结束后,欧洲从战争废墟中站起,人们抚平伤痕,重建生活。

雷诺汽车虽因二战时的“背叛”表现被政府收编,却因祸得福,背靠政府兼并了许多小汽车公司,开发出多种车型,在当时的法国汽车市场表现十分抢眼。

其中一款排量 747mL 的雷诺 4CV 车型,以其性能出众而出口欧洲各国,年产量达到 150 万辆,奠定了雷诺在整个欧洲的影响力。

1946 年,千疮百孔的标致汽车依靠仅存的设备和人员,艰难复苏。

两年后的巴黎车展上,标致推出了战后最新款的车型 203。这款车以整体式车身结构设计以及全新工艺大受欢迎,成为标致首款销量突破 50 万辆的车型,持续热销 12 年之久。

雪铁龙在战后为了帮助法国民间恢复经济,决定打造一台“人人都买得起”、“能装载四个人、五十公斤土豆”、“能在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小路上任意穿梭”的小车。

于是,排量只有 375mL 的雪铁龙 2CV 应运而生。

这是一款 20 世纪 50 年代与甲壳虫、Mini 齐名的经济型轿车,虽然廉价,但性能卓越。

尤其是特有的横置避震,具有极为出色的舒适性与操控稳定性。

据说研发雪铁龙 2CV 时,雪铁龙找来农妇载着 50 枚鸡蛋在崎岖山路穿行。什么时候能让农妇在田间地头轻松驾驶,且鸡蛋完好无损,才说明这辆车性能过关。

正是如此“朴素”的目标,雪铁龙 2CV 持续生产了半个世纪,总计生产超过 500 万辆,堪称一代传奇。

法国人品性中与生俱来的审美取向,也催生了美轮美奂的雪铁龙 DS 轿车。

与同时期的车型相比,采用铝合金塑料制成的雪铁龙 DS 精致到像一件来自未来的艺术品。前瞻性的构想和创新意识,即使放在今天的路上,依然会带来众多回头率。

不光外形美观,雪铁龙 DS 还采用了世界首创的开发出的高压式的气液联动式悬架系统,使得车辆在任何负载下,底盘都能保持同一高度和舒适度。

后来,雪铁龙的这套技术被英国的劳斯莱斯买走,用在了后期的车型中。

对于法国人来说,优雅的雪铁龙 DS 轿车不仅是法国车的杰出代表,更是忠实可靠的“伙伴”。

1962 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辆黑色雪铁龙 DS 座驾陪伴下,曾躲过了一场致命暗杀。

当时,全车总共中了 14 枪,前后轮胎皆被打爆,但 DS 凭借出色的气液悬架系统迅速驶离险地,保证了总统的安全。

自此,雪铁龙 DS 车型成为法国历届总统的最爱,也成为旗下最经典的车型。

4

1974 年,雷诺在政府的帮助下,通过兼并和扩张,后来居上成为法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年产量达一百多万辆。

此时的标致也备感危机,希望通过收购正处于困境的雪铁龙,彼此“抱团取暖”。

雪铁龙虽说是法国汽车品牌里的“老三”,但由于创始人过世后,自身经营并不理想,几乎沦落到破产边缘。

可好强的雪铁龙不甘心被竞争对手收购,一方面自己面子过不去,另一方面也不想自己的技术如此轻易被标致拿去。

标致为了照顾雪铁龙的“面子”,联合法国最大的轮胎及橡胶制造商米其林当“说客”。通过长时间谈判,米其林收购了雪铁龙 90% 的股份,同时还拿到了标致 10% 的股份,法国最大的汽车“巨无霸”正式诞生,这就是“标致雪铁龙集团(PSA)”。

合并后的标致“胃口大开”,1978 年,乘美国克莱斯勒在欧洲经营不佳时,收购了其在欧洲的分公司和工厂,进一步壮大了产品系统和地位。

但是,过快地扩张让标致立即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因为克莱斯勒交付的厂房和设备十分陈旧,必须长期花巨资维持,导致 PSA 集团内部苦不堪言。

进入 80 年代,遭遇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加上日韩汽车的不断冲击,法国汽车工业受到了重创。

1984 年,雷诺的产量急剧下降到 30 万辆,直到 90 年代初才逐渐恢复元气,随后通过收购日产汽车公司 36.8% 的股份,组建了雷诺-日产联盟。

举步维艰的标致雪铁龙集团(PSA)也在焦虑中寻找转机,直到注意到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

1985 年,在上海大众成立的第二年,法国标致也进入中国,成立了广州标致。

标致汽车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汽车品牌,凭借最新款的标致 505,一度拿下 16% 的市场占有率。

可由于国产化率不高带来的维修费高昂,加上对这个古老东方国度游戏法则的不了解,广州标致只存在了 10 年,旋即消失在了人们视野中。

在此期间,雪铁龙也悄悄来到中国,很有诚意地带来了自己的最新车型雪铁龙 ZX,这辆车被神龙汽车取了一个中国名字 —— 富康。

这款车性价比远超同类的各种合资车,特别是出色的操控性让国人真正体会到驾驶的快感,成为中国家庭最受喜爱的私家车。

甚至,最初的 CTCC 中国房车锦标赛开幕时,赛道上轰鸣的全是富康……

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氤氲着中国汽车产业蒸腾日上的讯息。

从那时起,PSA 相继和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了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两家合资公司,先后引入 XSara、萨拉毕加索、凯旋、C2、新爱丽舍、世嘉、C4、 C5、C6 等法国车,以合资车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大地后,逐渐站稳脚跟。

如果只是将眼光聚焦到法国汽车的优雅外形上,显然不足以展现其真正魅力。

要知道,世界级的汽车耐力赛、拉力赛都是由法国人开创的,特别是与 F1 赛事与 WRC(World RallyChampionship)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才真正体现了法国车的超强实力。

5

始于 1973 年的 WRC 赛事,是在世界各地的雨林、泥泞、雪地、沙漠及蜿蜒山路等不同的路况进行比赛。

与 F1 不同的是,所有参赛车辆必须以量产车研发制造而成,十分考验车辆的性能。

历届 WRC 赛事中,法国车里的标致和雪铁龙几乎是冠军宝座上的常客,其底盘及操控优异性毋庸置疑。

雷诺则对 F1 情有独钟,自 1977 年首次出现在英国银石赛道上,从此踏上 F1 的竞技场。

1979 年,配备 1.5L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雷诺 RS01 赛车夺得当年第一个 F1 分站赛冠军,领跑了赛场十年时光。

自参加征战 F1 赛场四十多年间,雷诺车队曾斩获 12 次车队总冠军,11 次车手总冠军,充分展现了雷诺赛车的专业实力。

在勒芒 24 小时耐力赛、达喀尔拉力赛等世界著名汽车赛事中,法国车队和车手总是夺冠的热门。

但是,赛场上的辉煌并不能让法国汽车品牌在全球汽车市场占据绝对优势,因为年轻人对汽车不再那么热衷。

2012 年,《纽约时报》撰文:年轻一代不再对汽车感兴趣。

汽车曾是年轻人通向自由和独立的标志,可以到处兜风,结交朋友;可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出现,让年轻人不需要出门就能与人交流,汽车已不那么重要。

与此同时,高涨的油价,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更让年轻人对汽车的兴趣渐渐降低。

2015,法国的《费加罗报》调查后报道,法国大约只有 35% 的 18 岁青少年持有驾照,而十年前这个比例是 54%。

如此背景必然导致汽车销售进一步下滑,全球汽车厂商都在哀叹。

面对销量的整体下滑,以及全球化的浪潮,法国几大汽车集团只能通过联合兼并,努力自救。

2016 年 5 月,得知三菱汽车由于排放造假丑闻深陷财务危机之时,雷诺-日产联盟 CEO 卡洛斯・戈恩喜出望外,联合日产共同斥资 2373.5 亿日元获得三菱 34% 股权。

一年后,完成股权收购后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成为了全球销量第一的汽车品牌联盟。

2019 年,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在完成对欧宝、 沃克斯豪尔及 Free2Move 品牌收购后,又看上了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提出合并请求。

经过数年的谈判,2021 年 1 月,标致雪铁龙集团(PSA)正式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完成合并,成立了一家全新的集团:Stellantis。

合并后的法国汽车在欧洲市场的成绩还拿得出手,曾多次击败日韩以及大众,夺得欧洲汽车销售冠军。

这是由于法国汽车厂商越来越“贴心”,设计的车型不仅精巧、省油,还符合欧洲人环保的需求。

奇怪的是,中国市场销售的法国汽车似乎总有些力不从心。不仅成绩远不如欧洲亮眼,甚至还比不过德系车与日系车,市场地位岌岌可危。

这其中原因或许是法国汽车过于浪漫的“风格”,设计确实很时尚。但细究起来,法系车外形没有美式车“硬朗”,动力系统没有德系车种类“丰富”、性价比又没有日韩系车高……

不客气地说,中国人买车比较看重的点,法系车统统视而不见。

艺术上的浪漫值得尊重,但销售上的自我陶醉就有些过于自负。

三百多年前,从法国发端的思想启蒙运动用了百年时间,完成了欧洲思想和艺术文化领域的解放,诞生了孟德斯鸠、伏尔泰这样的思想家。

一百多年前,法国的汽车工业也开启了人类汽车工业的“新启蒙运动”,推动了全世界汽车研发与制造的热潮。

随后的岁月里,法国汽车以其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征服了全世界,同时跋山涉水,用车轮直接“丈量”了地球。

昔日的那些繁华光影,已被疾驰的时代甩在身后。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法国汽车产业的那脚油门或许依旧不敢松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砺石汽车 (ID:lishiqiche2016),作者:王剑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