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照相机产业的兴衰
- 胶卷迷俱乐部
2023-07-08 12:09
在许多人心目中,德国照相机是永远的神。
然而,二战以来日本人占据了主动权,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日本相机已经在 135 和 120 两个方面确立了巨大的优势。
那么,德国照相机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后来日本成为照相机王国而德国的照相机逐渐衰落?为什么像福伦达,爱克山泰,蔡司伊康等等相机品牌逐渐衰落,而日本的尼康,宾得,美能达等等品牌兴起?
今天让我们来简略看看德国照相机产业的兴衰。
照相术在 19 世纪 50 年代就传遍了欧洲,当时德国还没有统一。照相术通过各种渠道传入了普鲁士,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地区的诸侯国中,德国的摄影术不断发展,光学制造也迎来新的业务,即摄影器材。
早期照相机没有光圈的概念,看起来就像个望远镜,而且当时人们对光学材料的研究还相对落后,因此在 1870 年之前,德国的光学企业相比英国,法国,并没有本质上的优势。
最初卡尔・蔡司创立工厂,肖特研究光学玻璃时都是在统一前,统一后,德国大力鼓励国内新兴产业的发展,虽然 1870 年后立刻经历了将近 30 年的欧洲经济低迷,但是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下,德国人在光学玻璃方面得到了很大突破,新材料的出现使得许多结构得以实现。
由于传统玻璃性能较差,无法设置太多镜片,就连双高斯结构都很难实现光学应用。新材料的出现使得相对复杂的光学结构称为可能,是民用相机光学发展的前提。
不过一开始德国人依然是将这些光学成果运用于显微镜,望远镜等等科学用,医用,军用光学器材。
摄影技术在 19 世纪还处于无标准的暴走状态,连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的标准都不统一,就更别提照相机的品牌概念了。
1889 年柯达发明赛璐璐材料的胶卷后,整个感光材料的发展从形式上开始定型。
那个时候,英国的木制相机和美国的箱式相机都开始流行起来。柯达公司自己作为胶卷材质的定义者,发布了一系列胶卷规格,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 1901 年发布的 120 规格,而之所以叫 120,其实就是指从 101 标准开始后的第 20 个标准,118,119 都是有的,而 120 以后也一直有,121,122 都有,比较有名的事 127。
由于胶卷这种形式的热销,柯达公司自己也成为 1900 年-1920 年前后照相机销量最大的公司,1905 年前后是柯达折叠相机最火热的时候。这种折叠皮腔相机一直到 1950 年代都很流行,比较多是运用在 120 相机上。后来皮腔式的 120 相机一直没有灭亡,包括富士在 21 世纪还推出了 GF670,也算是这种相机的遗存。
这个阶段的德国相机也和英国,法国一样,属于作坊式的企业,同样生产折叠相机。木制相机,以及一些箱式相机。
因为这种小规模生产的方式,德国大工业,精密加工业的优势并没有太好地发挥出来。
我在过去德国单反的兴衰中介绍一些早期的德国企业,比如 Ernemann,Contessa-Nettel,IHAGEE,等等。这些企业基本以生产木制相机,折叠相机和箱式相机为主。而且这些企业基本都以制造所的单位存在,在 1920 年代前,虽然一些已经有了工厂,但工人数量不多,产品产量也很小。
就这样,事情逐渐发展到了 1920 年代,这是德国相机迎来转机的年代。
德国照相机产业的兴起,既有德国工业基础和德国人喜欢制造机械的心理,但也有一定运气,这与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关:分装电影胶卷。
在 1920 年代,当时感光材料的底片都比较大,短边长基本都在 4cm 以上,最常见的是 120 胶卷,而更多标准比 120 还要大。那个年代,感光材料价格昂贵,这种摄影形式对贫穷却又对摄影术充满兴趣的年轻人而言很不友好。
于是,一开始是在英国,法国,一些人就偷偷把电影胶卷分拆,装入自制的暗盒销售,于是诞生了小型照相机。
电影胶片的种类非常多,当时比较流行的是用边长 24mm 的电影盘片,由于感光面积缩小了很多,所以相应角度的镜头焦距也将缩短,因此即使不需要皮腔,仅仅凭借镜头本身伸缩即可解决。
1902 年,23 岁的奥斯卡・巴纳克来到耶拿加入蔡司公司,他在这里学习照相机制造和设计的技术,然而由于他身体虚弱经常请假,他给蔡司呆了 10 年也没有称为正式员工。
1910 年他经人介绍来到德国中西部的 Wetzlar,认识了当地的徕茨公司老板。徕茨公司从 1849 年开始制造显微镜,当时有意进军成片相机制造业。1910 年代的徕茨公司也属于规模不大的家族企业,主营光学加工和光学器材制造。
认识恩斯特・徕茨后,奥斯卡・巴纳克离开蔡司,而他得到的任务是研发一款照相机。
1913 年,也就是战争爆发前一年,巴纳克成功自制了照相机,他使用的 24mm 电影胶片,并且将画幅定为 24X36(当时 24mm 电影片的标准画幅是 24X18),这就是 UR-LEICA,原始相机。
UR-LEICA 被认为是德国人制造全金属相机的开端,是开创时代的大事件。
根据徕卡自己的介绍,从 1913 年到 1914 年,他一共制造了 3 台,并将其中一台给了老板带出去旅游的时候使用。
之后,他找到了徕茨公司的光学工程师,为这台小型相机设计了一枚类似天塞结构的小型镜头来提升画质。
一战后德国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伴随美国柯立芝繁荣,1922 年后经济开始复苏。那个年代被称为第一次大众消费时代,老百姓手里的钱多起来,开始进行汽车,不动产,精密制造品等等高消费。
1923 年徕茨公司又制造了 31 台样机,去年落锤价超过 1 亿人民币的那台据称就是这 31 台中的一台,而且是巴纳克亲自使用的。这批相机装备全新的镜头,已经很像产品了。
对于公司是否真的要转型生产连底片标准都没有的照相机,徕茨公司上下都泛起了嘀咕。老板和巴纳克私交不错,加之他们想打入大众市场,最终拍板制造,1924 年,使用 39mm 螺丝旋转口的徕卡相机正式上市。不久后,徕茨公司发售了配套使用的测距仪。
徕卡相机不见得是世界上最早的 35mm 相机,但是公认的第一种公开发售的 35mm 相机,它的发售和流行推动了 35mm 胶卷标准的制定。根据拍摄数量的不同,其实一共制定了 135,235 和 435 三种标准,135 的标准数量是 24 张,235 是 36 张。
135 标准和传统 100 系列标准有很大不同,因为 35mm 胶卷带齿,所以固定幅面,难以做不固定幅面,因为要齿的规格是规定的,而 100 系列卷轴胶卷不固定幅面。
就在 1924 年的同一年,另一件德国照相机世界的大事发生了。这件事情在当时,以及未来 10 年的影响要远大于徕卡相机的诞生。那就是蔡司收购了 3 家照相机制造公司,成立了 ZEISS IKON 照相机公司。
蔡司公司从这时到二战结束,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量最大,种类最丰富的民用照相机制造公司。而他们的主打产品,除了传统的皮腔折叠相机外,就是各类金属小型相机。
蔡司公司的光学工厂位于耶拿,而他们的照相机工厂则位于德累斯顿。
德累斯顿在现代现在的德国在很东边了,跑几步都到波兰。但在 17,18 世纪,这个地方基本是整个日耳曼民族(包括奥地利地区)活动区域的中心位置,在德国统一时,东西方向在偏东位置,与奥地利北部核心工业区域接壤,这片工业区就是二战前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
这里从中世纪后期就是德意志地区的精密加工地区,且四通八达,交通便利。1920 年代德累斯顿是德国最发达的城市,不仅仅是照相机,同时也是精密钟表的集中地区,现在德表最牛 X 的朗格,比较有名的格拉苏蒂,都发源于这里。
之所以要花这么多文字描述这个地方,是因为德国相机工业兴于此,也衰于此。
相比徕茨公司,蔡司伊康可谓兵强马壮。
在相机设计和制造方面,他们吸收了纳格博士,也就是后来跑到柯达造雷丁娜的相机设计大师,更有从 Ernemann 收编来的天才设计师 Ludwig Bertele,这使得蔡司公司在 35mm 小型相机镜头设计方面对于徕茨公司遥遥领先。
蔡司吸收的 GOERZ 公司不仅仅有强大的光学研发能力,在一战前还是德国最大的折叠相机工厂。
蔡司在光学领域,特别是光学材料领域在当时占据主导位置,可以轻易调动许多特殊光学玻璃完成光学器材的设计。而徕茨公司一直到 1950 年代末才认识到自制玻璃的重要性,而之前的时间里,徕卡镜头也基本用牌号玻璃。
contax 小型旁轴和 IKONTA 折叠相机是 ZEISS IKON 的主力,ZEISS IKON 除了 IKONTA 相机,其他基本都是全金属非皮腔相机。
特别是 contax 旁轴,采用内外爪卡口设计,并且使用一系列蔡司开发的当时的高性能的镜头。
其实蔡司公司在战前也开始了 135 单反的开发,也就是战后的 contax S,这是一种比爱克山泰相机性能更加优异的相机,由于战争开发停滞。
而 1935 年,蔡司还开发了上图中的 135 双反,contaflex,它甚至可以更换镜头。这款相机产量不大,现在基本都被人当成收藏品收藏。
ZEISS IKON 还开发 120 双反来蹭禄来双反的市场,1939 年还开发了 2.8 光圈的双反。
而此时的辉煌,亦没人能够料到最后的结局。
小型金属相机和 135 胶卷的兴起,使得德国相机制造迎来巨大发展。凭借在精密加工方面和光学材料的优势,英国,法国相机以及像柔斯,爱展能为代表的英法民用光学开始逐渐落后。
一些德国的传统制造商开始转变制造策略,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新的厂家。
由荷兰人开办的 IHAGEE 公司 1922 年在德累斯顿设立工厂,并且在 1930 年代成功开发了世界上最早的全金属 135 单反相机和全金属 120 单反相机,也就是 EXAKTA 相机,中文翻译叫爱克山泰相机,因为民国时候是这么翻译的,比较拗口的叫法。
1939 年,德国的 KW 公司设计了 Praktiflex 单反相机,使用 40mm 螺口,这是一家犹太人开设的公司,由于纳粹迫害,犹太人跑路,公司被美国商人接管。KW 公司制定了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42mm 螺丝口单反。
根据统计,在二战前,德国 80% 的照相机工厂设立在德累斯顿地区,当然,并不是所有有名的企业都在这里,比如福伦达,禄来,徕卡的工厂都不在这个区域。
1939 年,德国发动对波兰的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最终法西斯德国灭亡。然而,战胜法西斯恶魔后,苏联和美国的斗争开始了。
根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精神,苏联死活不肯吐出他占领的那一半波兰,于是让波兰去问德国要领土,波兰人一看赚大了,因为这让波兰拥有了很长的海岸线。后来这被称为“向左转,齐步走。”
然后,苏联,美国,法国,英国四个国家从 1945 年开始分区占领剩下的德国地盘,同时这四个国家还分区占领了德国首都柏林。
一开始大家的方案希望建设一个统一的德国,然而伴随美国和苏联冲突的不断加剧,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德国的分裂很难避免。
虽然德国这个国家还没分裂,但是德国的照相机产业和民用光学却先分裂了。
由于德累斯顿是重要经济区,而且从地理位置看基本是苏联控制,所以美国人在二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对这个区域进行大轰炸,将整个地区夷为平地。
工厂是炸平了,但人没那么容易炸死,为了避免重要人才落入苏联手中,美国从 1945 年就开始用营救,拐骗等等手段从东部地区挖科学家和重要工程师。而另一方面,德国人害怕苏联人报复,也倾向逃到美国占领区,即使是纳粹德国的军官也更倾向向美国人投降而不是苏联人。
1945 年,在美军的行动下,成功地将蔡司位于耶拿的一批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转移到斯图加特。而 1946 年苏联人到达时,把耶拿工厂里的设备,器材统统搬到乌克兰的阿森纳工厂,而把光学方面的科学家转移走。
美国人为什么要搞走这批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有人认为和美国希望研究集成电路和光刻技术有关。
虽然耶拿的蔡司光学被有计划地移走,但在德国前景并不明朗,特别是德国依然有希望成为一个统一国家的前景下,德累斯顿剩余的十家照相机工厂恢复了生产。
蔡司公司在德国还没分裂之前已经完成了 contax S 单反的设计,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原配五棱镜的 135 单反相机,这个时候日本人连反光板回弹技术都还没有掌握。
然而,就在 contax S 单反完成设计,并正式发售的第二年,1949 年,德国正式分裂了。随之,逃亡西德的蔡司工程师正式建立了西德蔡司,蔡司公司也正式分裂。
由于德国相机工业过于集中于德累斯顿,分裂沉重打击了西德的相机制造业。照相机制造有着整条产业链,西德在这方面严重缺失,直接结果就是照相机价格高昂。
我们一般都认为德国制造价格高昂,这种看法对,也不对。在二战前,德国的金属小型相机和皮腔折叠相机已经形成了极其完整的产品链条,既有面向专业人士和有钱人的高端产品,同样不乏大量入门级别产品,德国有一个牌子叫巴尔达,就是专门生产入门级别相机,满足大众需求的。
二战后,由于产业链的崩溃,西德在重构产业链的过程中,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这导致所有德国相机的价格都非常贵。即使像徕卡这种本来不太依赖这个系统的厂家,其实他们战后的 L39 相机价格也没比 M3 便宜多少。而像福伦达的天线机,在当时都属于天价,一般人根本买不起。
那难道相机产业在东德就搞不好吗?
民主德国是苏联东欧 6 个小弟之一,也是这些小弟里经济最发达的。1949 年德国分裂后,东德走上国有化道路,面对相机制造等等私人企业则采取类似公私合营的政策,生产国有化,但保留名牌和商标,保留市场机制,允许向西方出口商品。
留在东德的 IHAGEE 公司,KW 公司,蔡司伊康,蔡司光学等等都保住了自己的牌子,但改制成国营色彩工厂。
两个蔡司公司之所以要就商标和命名打官司,也是因为东德产品是可以输入西方的,打的还是蔡司的名字。
从 1949 年到 1959 年,东德国内发生很多变化,其中最突出的是人才外流,逃难到西德。
此外,苏共二十大后,东德内部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争论加剧,最终乌布里希为首的计划派占据上风,德国开始逐渐废除公私合营的体制,加速国有化。
1958 年,1959 年,这些作为照相机品牌的名称逐渐消失。蔡司伊康在 1959 年从东德消失,但是蔡司耶拿依然在东德存在。
等到了 1959 年,蔡司伊康,ALTIX,KW,巴尔达,Welta,Korelle,最后合并成一家公司,就叫国营德累斯顿相机工业联合体。
对等的,蔡司耶拿,梅耶光学,IHAGEE 光学部门则合并成了德累斯顿光学工业联合体。
德累斯顿相机大联合后,他们主要使用 Pentacon 这个品牌对内对外销售,所以到了 1964 年又改名为潘太康集团,之后,潘太康集团在 1970 年吞并了一直相对独立的 IHAGEE 相机厂,基本完成了东德相机制造统一。
从技术来看,至少在 1950 年代,东德单反相机的技术依然是世界领先的,他们不仅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五棱镜单反,还制造了第一套体系化单反,也开发出了 P6 这种现代化操作的机械相机。
1960 年代大联合后,牌子没了,生存压力也没了,东德照相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整个技术陷入了长时间的停滞,尤其是在 135 相机方面。
1985 年日本单反都快自动对焦了,东德还在出 EXA 1C 相机,快门档位都不全,最快才 175。
东德相机厂是国营的,怎么都不会倒闭,80 年代前原地踏步,80 年代后虽然也开始开发程序自动相机,但显得敷衍了事,而即使在 80 年代,主打的也还是 50 年代技术的机械相机,甚至连 TTL 都不普及。
就这样,原本在 30 年代完全没有任何敌人的全金属德国相机,在 50 年代东德的大地上回光返照后,在他发展起来的德累斯顿就一直以这个状态保留到 80 年代,并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东德相机发展的停滞是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尽管东德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苏联那么严重,产业结构没有那么不平衡,东德不用造核潜艇,原子弹。可是,缺乏市场刺激,严重缺乏竞争,或者说,缺乏生存的紧迫感,最终照相机产业也只能做成这副不死不活的样子了。
如果是同样的情况搬到日本,恐怕 1960 年就倒闭了,又可能早就强势崛起了。
这边不还有一个德国吗?
可问题是整个照相机工业的基础在东边,因此相比新开局的日本相机,西德相机工业本身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从单反技术看,西德蔡司失去了 contax S 的技术,不得不从头开始研发,他们的研发能力并不比见风使舵的美能达,尼康好多少。
徕卡虽然推出了划时代的 M3 旁轴,然而旁轴的时代即将过去。
徕卡在 60-80 年代都过得相当艰难,还有一段时间连德国老家都丢了,只能在加拿大工厂生产。我们能看到那些著名摄影师放下徕卡,拿起单反,这些被他们放下的徕卡现在在拍卖会上成了热门拍品。
福伦达虽然开发了许多经典金属相机,然而价格高昂,市场反响平平。
西德的照相机企业经历了世界大战,大多元气大伤,不得不面对重新开始,重新破局。
不久,西德相机遭到来自日本相机的猛攻,日本相机不仅价格低,而且不断推动技术发展和革新,在照相机电子技术上很快就超过了西德。
另一个疑问是,既然都是重新开始,那为什么德国相机会干不过日本呢?两个国家二战时都被炸成了稀巴烂,日本人不也需要重构产业链吗?而且日本人都没什么基础,战前都没有像样的照相机工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的确,日本人也需要重构产业链,但是日本比起德国有一些优势。日本人口要比西德多,日本 1950 年人口已经达到 8300 万,而东西德人口加起来才 6300 万。日本的地理面积也比二战后的德国要大,虽然很多都是没什么鸟用的高山,但是岛国面向大洋,在商业贸易上有更多机会。
日本当时的照相机生产成本,无论是人工,地皮还是材料,都要比西德便宜很多。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日本人非常擅长模仿!
日本人从战前就开始拆德国人相机进行模仿,战后就更厉害了,尼康是仿蔡司的,佳能是仿徕卡的,宾得,美能达则是仿 contax s,跳过了成本比较高的起步研发阶段。
日本照相机厂还喜欢自己折腾电子部件,它们的电子部件相关内容也比德国要便宜。
日本相机凭借强大的性价比强势崛起。
德国相机企业遇到很多困难,尽管依然在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徕卡,禄来,蔡司依然响亮,新品也没有断过,但是当年照相机王国的盛况已成历史。
照相机本身并不算奢侈品,然而在讲德国相机时,却很突出品牌价值,这本身就很成问题了,像日本相机基本就是拼性能,没什么品牌价值,前几年尼康相机部门都一度传出要倒了,大家也没太多反应,甚至还有人认为尼康不搞微单,不思进取,该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胶卷迷俱乐部 (ID:jiaojuanmi),作者:上海老污龟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