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从没见过亲生父母,它们是如何学会“鸠占鹊巢”这种本领的呢?

感谢IT之家网友 华科学霸 的线索投递!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F 中文 (ID:kexuejiaodian),作者:SF

杜鹃是一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鸟类,它们有一个特殊的繁殖方式,就是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鸟类的巢中,让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和抚养。杜鹃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么它们是如何学会了这种本领的呢?

文 | 海伦・皮尔彻(Helen Pilcher)

译 | 开心

编 | 陈强

原文刊载于《科学焦点》2023 年第 10 期

杜鹃堪称浑水摸鱼的大师。雌性杜鹃会在其他鸟类的巢中产卵,然后将自己的后代遗弃,交给别的鸟照料。当杜鹃的雏鸟孵化后,它会把别的卵或者雏鸟推出巢外,然后假装自己是亲生的孩子,欺骗养父母投喂更多的食物。就这样,其他的鸟类把杜鹃的雏鸟当作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这种生存策略叫“巢寄生”,成语“鸠占鹊巢”形容的正是这种现象。

杜鹃为何选择巢寄生这种策略?

对于杜鹃来说,巢寄生这种策略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杜鹃不用建造自己的巢穴,也不用照顾自己的后代,只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找到合适的宿主鸟,在宿主鸟不注意时偷偷产卵就行了。这样,杜鹃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觅食和产更多的卵。例如,大杜鹃一个繁殖季可以产 20 多枚卵,是自然界中产卵最多的鸟类之一。不过,它们并不把自己的卵产到同一个宿主鸟的巢里,而是分散到不同的宿主鸟的巢里,每个巢里只产一枚卵。

宿主鸟也不会坐以待毙,也有着自己的反制策略。一方面,宿主鸟会通过保护自己的领地、隐蔽自己的巢穴、掩盖自己的卵等方式来防止杜鹃进入其巢中产卵。另一方面,宿主鸟会通过识别和排除杜鹃卵,或弃巢并重建新巢等方式来应对杜鹃的巢寄生。

这些反制策略是宿主鸟和杜鹃协同演化而形成的。而且,经过协同演化,杜鹃卵的大小、颜色、斑纹等都和宿主鸟的卵高度相似。结果是,产蓝色卵的鸟会被产蓝色卵的杜鹃寄生,产白色卵的鸟会被产白色卵的杜鹃寄生。

巢寄生是刻在基因上的本能行为

一个问题是,杜鹃的雏鸟从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它们是如何学会这种策略的呢?

动物的行为受后天和先天因素的双重影响,但在杜鹃这个例子里,遗传起了最主要的作用。科学家认为巢寄生与多种基因有关,杜鹃通过传递这些基因,实现了巢寄生习性的代代相传。所以说,是基因决定了杜鹃的繁殖方式(这些基因还会影响杜鹃选择宿主鸟时的偏好),然后成功的繁殖方式又总能使基因稳定地传给后代。

你可以说杜鹃“性本恶”,但也可以不带那么强烈的道德色彩:它只是一种美丽而成功的鸟,有着不寻常的生存方式,而且这种生存方式已经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考验。总之,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杜鹃,而不是用人类的道德标准来评判它们。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