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外壳材料最全回顾:从塑料进化到金属
- 小雷哔哔
2023-10-21 21:03
2017 年,在本属于 iPhone 8 / Plus 的发布会上,苹果意外地公开了「One More Things」——iPhone X。这款 iPhone 十周年里程碑式的作品,既是承上,也是启下。
iPhone X 延续了前几代 iPhone 的「精致感」,圆润的玻璃背板,配合新加入的手术级不锈钢,握在手里像是一块玉石一般,细腻水润。而说到「启下」,自 iPhone X 以来,往后的 iPhone 几乎没有跳脱整体设计框架,令人有些唏嘘。
尽管如此,iPhone 诞生 16 年间,我们也看到了苹果在设计上做出的努力,又或者说,尝试将各种脱离市场主流的材料应用到一台智能手机上,甚至还引领了一股又一股的模仿浪潮。
今年,苹果在 iPhone 15 Pro 系列上带来了「钛金属」材料,并以此作为其宣传的核心重点,不过这项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已远不及当年,有人认为,这是苹果「黔驴技穷」的象征。
不得不说,看过了苹果在 iPhone 的材料运用上设计的经典,难免对「钛金属」感到失望。
塑料,iPhone 的起点
2007 年,苹果公司推出了初代 iPhone,作为一款没有实体键盘,不支持手写笔的智能手机,饱受市场争议。
初代 iPhone 采用了拼接造型方案,机身背部由铝制金属 + 塑料组合而成,金属背板与边框做了衔接过渡,视觉效果极强。在这代 iPhone 上,苹果没有跟随市场主流,选择纯塑料作为机身材料,而是采用了不那么流行的铝制金属,尽管这让 iPhone 拥有明显的金属质感,但制造成本、工艺要求都相对较高。
iPhone 的继任机型 iPhone 3G、iPhone 3GS 均改用一体化塑料机身,应用塑料材质使这两代 iPhone 的一体感更强,握持也不再有割裂感,同时,亮面抛光处理后的塑料背板,对其质感也没有太多影响。
这个时期的 iPhone,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用户认识 iPhone、习惯 iPhone,从而爱上 iPhone,相比起在材料上的重大突破,设计师 Jonathan Ive 更倾向于将塑料这种低成本、易制造的材料好好打磨。
值得一提的是,Jonathan Ive 曾打造了苹果第一款采用糖果配色、塑料外壳的 iMac,对于如何将塑料打造得更有质感,他显然已经有了答案。
苹果最后一次尝试在 iPhone 上使用塑料,是 2013 年推出的 iPhone 5C。在 Jonathan Ive 的创作手记里,详细介绍了「一块塑料的神奇之旅」,整块成型的聚碳酸酯,经填充钢材加固,最后附上透明清漆硬涂层,使塑料机身的 iPhone 5C 拥有水果硬糖般的奇妙之感。
由于塑料材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大众对其廉价形象已经有了严重的固化,这导致苹果多年后在 iPhone 5C 上尝试「复刻」iPhone 3G 上的塑料一体化机身失败,从此往后,苹果也不再将塑料作为 iPhone 的主要材料。
铝合金,相伴 iPhone 十余年的老伙伴
2012 年,苹果在美国旧金山市芳草地艺术中心发布全新 iPhone 5。
在 iPhone 5 上,苹果为其带来了「Unibody 一体化设计」,即通过数控 CNC 将一整块铝合金板材压铸成型,使其结构更加稳固,抗冲击力度高。另外,为了使 iPhone 5 拥有更深邃的黑色,苹果利用阳极氧化工艺,将彩色粉末通过特定工艺附着在铝合金表面。
得益于阳极氧化工艺的应用,苹果也尝试在 iPhone 上「搞颜色」,例如 iPhone 5S 的金色、iPhone 6S 的玫瑰金等。
虽说「Unibody 一体化设计」有很多优点,例如轻薄、制造成本低、结构稳固等,但金属机身也会导致信号分散,影响通话、网络质量。苹果在 iPhone 上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机身上开两条注塑天线带,减少对信号的电磁屏蔽。
iPhone 6 系列、iPhone 6S 系列,两条丑陋的天线条十分影响视觉观感,遭到不少用户吐槽。于是,苹果在 iPhone 7 系列上研发了全新「亮黑」配色,利用抛光工艺,将铝合金打造出亮面质感,同时也很好地将天线条隐藏,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或许是看到市场的热情反馈,苹果也不再执着于视觉上的一体化设计,自 iPhone 8 系列开始,彻底转向玻璃背板。
当然了,铝合金依然应用在 iPhone 8 系列往后的所有基础款 iPhone 机型上,毕竟其轻薄、价廉的优势,对苹果公司来说还是最具性价比的方案。
金属 + 玻璃,苹果牌「三明治」人人爱
提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iPhone,那么或许会是苹果在 2007 年推出的初代 iPhone,但假如说对市场影响最深远的,那么毫无疑问是 iPhone 4。
iPhone 4 采用了双面铝硅酸盐玻璃,中框则是定制合金锻造而成的高精致不锈钢带组成,这种前后玻璃 + 金属中框的方案,也被人们称为「三明治」结构。这样的设计始于 iPhone 4,但在 iPhone 5 至 iPhone 7 系列机型中断层,直至 iPhone 8 系列才正式回归。
2017 年发布的三款 iPhone,均采用了「三明治」结构设计,只是 iPhone 8 系列为玻璃 + 铝合金,而 iPhone X 为玻璃 + 手术级不锈钢。不锈钢中框首次亮相在 iPhone X 上,尽管它比起铝合金更容易划伤,也更容易沾染指纹,但这种镜面质感的新材料,仍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知名维修网站 iFixit 认为,金属中框 + 前后双面玻璃的设计方案,使 iPhone 8 系列的损坏风险较前代机型暴增两倍,而 iPhone X 的不锈钢边框也更容易留下划痕。
诚然,相比起别扭的金属一体化机身和不那么高级的塑料,当前的「三明治」结构方案已经是最均衡的选择,在选定这个发展方向后,苹果倾向于「加强」而非「改善」。譬如说,iPhone 12 系列换上了直角边框,增加跌落缓冲面积,同时采用了强度更高的背板玻璃,预防意外事件。
目前,「三明治」结构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主流,金属 + 玻璃的设计也成为消费者公认的「高端形象」,而这大多数功劳都要归于 iPhone 4 的巨大影响力。
摸着石头过河,iPhone 已找到最优解?
iPhone 之父 Steve Jobs 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他主导设计的初代 iPhone,毫不吝啬地展现了他对高效、智能、精致多媒体设备的想象。受到他的影响,苹果的设计团队在「完善」iPhone 的设计时,还残存了很多时代的影子。
「钛金属」是今年 iPhone 15 Pro 系列的核心营销口号,得益于新材料的应用,本代 iPhone 成功「瘦身」、「减重」,变得更轻盈且小巧。但从商业角度来思考这项变化,苹果实则是在稳定中找到跳脱于旧时代的一条道路。
iPhone 4 时期就为「三明治」结构打下了坚实的市场基础,而塑料也在 iPhone 5C 面世时被证实不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种情况下,苹果的设计团队几乎没有什么选择的空间。金属与玻璃,是当前,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iPhone 最稳定、最具性价比的材料选择。
于是,我们看到苹果选择将「钛金属」当作材料上的更新迭代,这是设计团队受制于商业化决策的无奈之举。钛合金在市场中不常见,主要是制造成本贵,但对比铝金属并无明显优势,但苹果最擅长的就是通过「钞能力」不断优化产业链,使制造成本被压缩到极致。这样一来,「钛金属」既能够是某种形式上的创新,又能为营销带来发挥空间,成本也不会明显被抬高,这方案非常苹果。
在市场普遍将目光放在 iPhone 15 Pro 系列的「钛金属」上时,苹果其实也在悄悄对玻璃做了新的尝试。今年发布的 iPhone 15、iPhone 15 Plus,首次尝试了「融色玻璃」,这是一种直接将色彩粒子附着于玻璃上的工艺,这让这代基础版 iPhone 变得十分清新、自然。
可以预见,至少在 iPhone 诞生 20 周年之前,苹果都会持续基于金属、玻璃两种材料不断优化 iPhone 的整体设计,直至有更加廉价、稳定,且营销噱头十足的新材料问世。
写在最后
回头看,过去 18 代 iPhone 中经历了多次外壳材料的变换,塑料、玻璃、铝合金、不锈钢,到如今的「钛金属」。这些设计,孰优孰劣,或许很难给出答案。
如果从营销的角度来看,iPhone 15 Pro 系列将「钛金属」当作最核心的营销重点,并不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众所周知,钛合金中框让这代 iPhone 失去了坚固耐用的属性。
但对比自身,iPhone 更轻巧了,手感也更好了,给至少从 iPhone X 时期过来的资深用户一个明确的更新迭代的「借口」,这一切都如此顺理成章。
从长远来看,苹果必然会继续在新材料的研发上耕耘,例如 Apple Watch 曾使用过的定制合金,曾一度被市场坚定地认为这会是 iPhone 未来的发展趋势。面对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方方面面的「内卷」,苹果能不能在一向发挥稳定的外观设计上有破局之势,还要看其设计团队何时选择走出当前的舒适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雷哔哔 (ID:xiaoleibbb),作者:kkknei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