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INA 福伦达 BESSA 系列旁轴相机大全
- 胶卷迷俱乐部
2024-02-08 11:55
BESSA R
今天我们将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一下福伦达 BESSA R 系列旁轴相机,虽然说是系统介绍,但是由于这个相机系列结构简单,做工粗糙,其实也没有太多技术上的细节和内容,只是简单讲解。
由于 COSINA 公司官网更新,他们已经撤下了 BESSA 相机的原始数据和情况,好在过去公众号曾经保留了不少相关数据,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福伦达的这个旁轴系列相机。
COSINA 公司在买下福伦达的品牌后,在 1999 年推出第一台 L39 螺丝口相机 BESSA-L,BESSA 是过去福伦达公司折叠相机的品名,在老相机爱好者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特别是搭载 APO-LANTHAR 镜头的折叠相机,更是被奉为圣物。
BESSA-L 是一台带测光但不带取景器的盲拍机,发售时的定价也极其便宜。但是就是这么一台破相机,奠定了未来十几年 BESSA 系列旁轴的基调。
BESSA-L 相机其实主要是针对福伦达当时开发的 15/4.5 镜头设计的,在旁轴上这么大角度的镜头在当时非常罕见,而且不久以后福伦达更是开发出了 12/5.6 旁轴镜头,角度更大,设计也相对复杂。
这个 15/4.5 的规格在后来反复升级,镜头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但在一种福伦达垃圾头当中,15/4.5 算是口碑不错的镜头。
到了 2000 年,趁着日本照相机复古风继续流行,面对像安原一式这样的相机,COSINA 也决定继续推出跟风产品。2000 年是人类历史上胶卷消耗量最大的一年,之后数码时代就到来了。
这台跟风相机也就是 BEESA-R。
由于现在旁轴相机少了,这台以前 1500 就能买到的垃圾相机凭借旁轴外观竟然也要买到 2000 到 3000 了。
BESSA-R 相机也是 L39 螺丝口,使用一个 2000 速度的纵走钢片快门,手动过片,带测光,全机械操纵。框线 75,35/90 和 50,3 组 4 条,框线是在机顶手动切换的。之所以是这么几个数值,是因为一开始 COSINA 推出的 L39 镜头主要是这几个规格,当时 COSINA 有 75/2.5 和 90/3.5 两枚长焦旁轴头。
BESSA-R 相机就是给 BESSA-L 装了个 0.7 倍率的旁轴取景器,这个祖传取景器后面会一直被使用。测距基线很短,实际基线比 M6 短了 1/3。不过,这台相机也的确便宜,按照 2000 年的价格,它的价格也只有徕卡 M6 的 1/5。
此外,BESSA-R 和 L 上都是由自拍器的,但是不能安装快速过片器。
到了 2001 年,COSINA 连续第三年推出新相机,这次他们把目标瞄准了专利过期快 10 年的徕卡 M 卡口。徕卡 M 口的专利是 90 年代初才过期的,但虽然过期了,成为开放系统了,日本人也没多少人愿意做,而是宁可做更简单的 L39。
COSINA 的逻辑看来不仅仅是让徕卡 M6 插上福伦达的一众狗头,更是野心勃勃地希望徕卡的牛头能够插到自己的机身上。
但是后来根据 COSINA 公司的解读,其实这个 M 口相机是他们数码计划的部分,这个计划就是爱普生的 R-D1,没错,R-D1 用的就是 COSINA 福伦达的机身。
BESSA-T 相机虽然是 M 口相机,理念上反而接近徕卡螺口机,它没有取景器,但是有个 150% 望远倍率的黄斑对焦。
至于机身性能和之前相机也没什么不同。
2002 年,COSINA 依然没有停下来,推出了他们第 4 台相机,也就是 COSINA 第一台正在意义的 M 口旁轴相机,BESSA R2。
BESSA R2 的机能和 R 差不多,取消了自拍按钮,拥有快速过片的槽,这个槽是 BESSA T 的时候开始加入的。
为了省事,BESSA R2 的取景部分也和 R 一样,连框线都没改。事实上,COSINA 在那时并没有自家 M 口的 75 和 90 镜头。
BESSA R2 也依然是机械相机,带有测光,价格只有徕卡 M 相机一个零头。
就在 R2 刚刚推出不久,COSINA 又发布了两款相机,R2 / S 和 R2 / C,这两款相机的价格要比基本 R2 贵了 50%。
这两台相机使用的是 20 世纪战前蔡司公司在 contax 旁轴相机上使用的镜头卡口以及 1950 年代,尼康仿 contax 旁轴的 S 旁轴的卡口。由于尼康 S 口略微更改了 contax 口,导致两批镜头并不能完全兼容,所以 COSINA 干脆做了 2 台相机。
这么一来,代表现在的用户可以现代化地使用蔡司传奇的 35/2.8,21/4.5 以及尼康的 35/1.8 了。不过,真的拿到手以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版本的 35/2.8 都能用,而 21/4.5 直接用不了,对焦会捅到快门。
而且 COSINA 公司还很不要脸地把自己一众镜头又改成了这两种口。
可是,即使如此,这些相机生产时间都很短。虽然 COSINA 的相机的确是白菜价,很便宜,但是数码大潮兴起,胶卷开始衰落。
所以,BESSA R2 相机从 2002 年生产到 2004 年,到了 2004 年,COSINA 一口气推出了一堆相机,而这堆相机也就是 COSINA 最后之旁轴了。
这个系列旁轴从 2004 年生产到 2012 年前后,一共有 6 台。
这次 COSINA 调整了取景器的倍率,维持 0.7 的是 R2A 和 R2M,变为 1.0 的是 R3A 和 R3M,变为 0.52 倍率的叫 R4A 和 R4M。
R2A,R3A 和 R4A 采用了电子控制快门速度,并带有 A 档,是电子机。R2M,R3M 和 R4M 仍然是机械相机,基本还是 R2 的机能,但是调整了相机的外观。
这些系列相机有 2004 年版和 2007 年版两种,2004 年机身刻字是 BESSA R2A 等等,而 2007 只有 R2A。
M 系列是黑漆的,A 系列就是一般黑色镀铬。机身黑色塑料件很容易掉漆,但是黑色金属件还好。这里要说一下,R2 的黑色漆面是有纹路的,其实挺好看的。
由于取景倍率不同,所以框线也不同,R3 系列没有 35mm 的框,而是加入一个 40mm 的框,同时也推出了一枚 40/1.4 的 M 口镜头,双高斯结构,和徕卡 35/1.4 圣光一模一样。
R4 系列是广角,要比徕卡的 0.58 再广一点,并且直接加进了 21mm 和 25mm 的框线,便于广角拍摄,所以 R4 系列也最贵。
比起以前的 R2,这个新系列价格上涨了不少,2007 年版其实就是借机涨价,东西都是一样的。
除了取景倍率不同,A 和 M 各自的机能也都是一样的。
A 和 M 系列同样是手动调整框线,不能自动跳。功能非常简单,自拍,多次曝光都没有,而且 A 虽然是电子控制快门,纯电子机,却也没有 1 秒以上的快门,就练快门都是 BESSA R 那个祖传下来的。
COSINA 本来就有制造 A 档相机的能力,就他们设计制造的相机而言,BESSA 系列反而是比较低端的,走的是福伦达品牌薄利多销的路线。而他们也成功制造了蔡司的 ZM 旁轴和富士的 GF670 大型 120 旁轴,在这两款相机的设计中,COSINA 也基本占主导位置,这在过去介绍的时候 COSINA 专门提及过。此外,COSINA 还为爱普生提供了 R-D1 的机身。
其实从设计和功能看,蔡司的 ZM 相机都是 R2 的升级版本,而且它的很多概念后面被用到了 A 相机里,尤其是这个快门盘。但是 ZM 的整体功能要比 BESSA 系列相机强大得多。
BESSA R 系列相机在 2012 年前后停产时,价格是 9 万日元,因为 COSINA 的东西经常打折,实际在日本大概是 7 万日币上下,折合成人民币虽然不算便宜,但毕竟是新机。而那个时候,二手的 BESSA 相机只要 2000 多块,当然,那是胶卷的末世时代,日系胶卷相机的价格都很便宜。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觉得当时人们玩 BESSA 是真的买不起徕卡,哪怕徕卡 M2,M4 这种相对便宜的机身也动辄过万,但带有测光的 R2 才 2000,入门门槛低了很多。所以最后就形成了看上去在玩徕卡,但实际上和徕卡毛关系都没有的奇怪情况。
虽然从基本机能看,BESSA 系列很不错,我手上有 3 台 BESSA 相机,最老的是一台 R2S,它的各项功能都完好。
亮线框做得也不错,虽然测距基线非常短,但是黄斑非常明亮,对比也很好。取景器光路设计也比较复杂,并不敷衍。
但是,BESSA 系列的做工实在太粗糙了。徕卡的饰皮几十年都不会脱落,但是 BESSA 相机几乎所有的饰皮都掉了,得重新贴。而且和 COSINA 的镜头一样,机身也很容易掉漆,它这机身又不是铜的,是铝合金的,露出来灰色的特别丑。
其实只看外观,BESSA 系列相机挺帅的,也以黑色为主,但是就是这个做工太头疼了。
BESSA 系列的塑料件特别多,所有相机的后盖都是塑料的,机身也非常轻,拿在手上一点都不压手。
我个人觉得,如果要玩旁轴,还是不能在乎钱,还是得上徕卡,正如我这 10 来年一直说的,玩 BESSA 绝不是终点,玩上 BESSA 肯定会想玩徕卡。
而且,现在 BESSA 系列相机机身的价格也不便宜了,动辄 5000 以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胶卷迷俱乐部 (ID:jiaojuanmi),作者:上海老污龟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