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赛力斯全面“华为化”:员工持股,工资标准,供应链控制应学尽学

又一家车企,正在全面学习华为!不是别人,正是已和华为展开全面合作的 —— 赛力斯

最新成绩单:问界新 M7 打了翻身仗,销量暴涨 700%;起售价 47 万的问界 M9,大定数量已超 5 万台之后,借力华为坐上核心牌桌上的赛力斯,这下要好风凭借力,学到深处去。

曝赛力斯全面学习华为

新年刚过去不久,赛力斯就开始有大动作。

本月,赛力斯发布一则 2024 年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告,计划从今年开始,让员工可以持有股份。

首批授予股份的对象包括公司董事(含分、控股子公司,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以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总数不超过 200 人

公司官网显示,赛力斯集团目前员工人数为 2 万人,首批持股员工数量占比为 1%

而这次准备授予的股份总数不超过 383.91 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0.25%,为公司回购的 A 股普通股股份。

股份价格为 44.37 元 / 股,以赛力斯今日交易价格 92.99 元 / 股为例,员工持股价格为流通价格的 47.7%,差不多打五折。

并且,股票会先过户至员工处,而股票权益将分两期解锁,时间点分别为自公司公告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员工持股计划名下之日起满 12 个月、24 个月,每次比例均为 50%。

解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时间期满,另一个是公司设立的考核标准,分公司和个人两个层面。

公司层面的标准和公司营收新能源汽车销量挂钩。

包括 2024 年,公司营收增长 100% 或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 100%;以及 2025 年,营收增长 150% 或销量增长 150%,

另外还要满足个人层面的考核标准,股份权益才能解锁。

也就是说,即使员工拥有持股资格,也需要在公司完成业绩目标以及通过个人考核时,对应股份权益才能到手。这看着,有员工激励计划那味儿了。

不过赛力斯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华为,因为华为正是靠着全员持股和全员激励,走上战无不胜的狼性之路的。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但很早就完成了组织改革,有一套内部期权和股票分红机制。目前华为总股本约为 513 亿股,每年按照 ESOP(员工持股计划)股价全部参与分红。

以 2022 年为例,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人数为 14.2 万人,总股本为 513 亿股,股价 7.85 元 / 股,每股分红 1.61 元。这相当于这些人在 2022 年瓜分 825.93 亿元,平均每人大概 58 万,相当于每人一辆顶配问界 M9

而这种机制,也是华为能够屡战屡胜,不断推陈出新的关键。把公司的集体利益与员工的个人利益,完成了一致绑定。

公司发展得好,员工回报就大。员工鼓足干劲,公司才能发展得更好。

所以赛力斯这次的持股计划一出来,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爆料也剧透:员工持股计划可能只是个开始,赛力斯将全面学习华为

今后赛力斯将推出全员持股方案,实施员工等级制模式,并颁布《赛力斯基本法》(华为则有《华为基本法》),还要像华为一样推行轮值董事长制度,并引入华为质量和研发管理体系。

怎么说呢?因为引入华为的合作,成就了今日的赛力斯。

而赛力斯也在合作中发现,只有更加深入地学习华为的组织、流程和产品机制,才能在明天更进一步。

毫无疑问,赛力斯与华为的关系,才刚刚开始。

赛力斯与华为:从 0 到起飞

双方的合作,其实在今年初就已经更进一步。

赛力斯和华为在 1 月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的协议,双方将重点深入合作五大方面,包括:

  • 智能电动部件产品

  • 智能电动的创新降本合作

  • 产品与技术联合开发

  • 充电网络超充联盟及服务

  • 国际化合作

而且在更早之前,赛力斯已经通过和华为的合作引入了华为的机制和做法。

赛力斯曾透露,华为在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

比如供应链质量管理,赛力斯引入了华为的 ICT 企业供应商管理理念,已经能做到管理 4-5 级供应商,而不是传统车企管理的 1 级供应商;还有供应商选择的五层防护网。

包括企业管理方面,赛力斯也学习华为设立各业务单元(BU),针对销售、渠道、服务等和华为共同成立了 AITO 问界销服联合工作组,对问界的营销、销售、交付、服务、渠道等业务完成端到端闭环管理。

甚至有网友曾曝光,赛力斯连工资标准也开始对标华为,按照华为标准记薪,M7 大卖后月月双倍工资,年终也非常大手笔。

不过后续有其他赛力斯员工表示年终没有发这么多,可能只是赛力斯的个别部门按照华为的标准来。

而通过和华为的合作、学习,赛力斯在新能源赛道上不算太费力地拿到入场券,并且坐稳牌桌。

赛力斯的前身在 1986 年成立,做弹簧起家,从家电用弹簧进入汽车零部件赛道,完成从 0 到 1 的起步。

后来,公司通过和东风汽车的合作,正式进入整车制造赛道,公司也在 2008 年更名为小康工业,后变成小康集团,主攻微型车市场。

而在 2016 年,特斯拉爆火、国内造车新势力频频成立的背景下,小康集团也斥资在海外成立 SF Motors,收购工程和公司,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赛道。

但首款车型 SF5 并没有引起太大水花,年销量不过千余台,后来和华为合作再推合作版 SF5,同样反响平平。

不过在 2021 年,问界品牌和首款车问界 M5 发布,立刻一炮而红,上市后仅用 9 个月就实现月销过万,是当时国内最快达成这一成绩的新能源品牌。

虽然后来又经历问界 M7 未达预期、品牌销量持续下滑的短暂低谷,但问界新 M7 改款重生,问界 M9 也猛拿订单。

截至 2023 年底,问界已经成为月销过 3 万的新能源品牌。同时 47 万起售的问界 M9,还拿下了超过 5 万份的大定订单。

同时,赛力斯的成功,也在实战中让华为的智能车业务获得了检验,找到了节奏和方式,最后成立鸿蒙智行,完成了从 0 到 1。

当然,没有华为也没有今天的赛力斯。华为加持之后,赛力斯从微型车“无名者”,一跃成为新能源第一梯队玩家,出手即爆款。甚至在理想创造的销量交付榜单上,最近实现了霸榜领先。

赛力斯的竞争力,也获得了对手的认可。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最近表示,20 万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头部三强中必有问界和理想。

有意思的是,这“三强有其二”的玩家,现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理解华为,学习华为,试图成为华为。

在赛力斯之前,理想创始人李想早已高调分享了全面学习华为的呼吁和经验,并且认为这是理想从百亿营收迈步千亿、千亿迈步万亿的组织和机制关键。要不,余承东也开个付费课程?

帮助车企造好车,也帮助车企用华为文化建好组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智能车参考 (ID:AI4Auto),作者:有据无车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