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计划 2030 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技术基础已具备

2024-03-06 11:48IT之家 - 浩渺
感谢IT之家网友 風見暉一 的线索投递!

IT之家 3 月 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孙泽洲透露,我国计划 2030 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孙泽洲表示,火星采样返回存在两大困难。一是在火星表面获取样品,然后起飞上升。二是在轨道上完成两个目标之间的交会和样品的转移。在系统设计上,对探测器智能化要求,相当苛刻。不过,他也指出,当前技术掌握程度来看,我国已经具备技术基础

IT之家注意到,国家航天局于 2022 年发布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规划。其中提到,嫦娥六号计划于 2025 年前后发射,将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七号计划着陆于月球南极,开展飞跃探测;嫦娥八号任务将与嫦娥七号组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国家航天局指出,未来 10-15 年,我国还将开展火星采样、小行星采样、木星、天王星等行星探测。后续,我国探测器还将前往太阳系边缘进行科学探测。

  • 嫦娥六号(原定 2025 年前后发射,现计划于今年上半年实施发射):实施月球极区着陆并采样返回验证月基导引高精度着陆技术。

  • 嫦娥七号(2026 年前后发射):对月球极区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

  • 嫦娥八号(2030 年前发射):开展关键技术月面实验完成科研站指挥中枢技术验证,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 天问二号(2025 年前后发射):完成近地小行星伴飞、附着、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绕飞,并为小行星起源及演化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样品。

  • 天问三号(2030 年前后发射):火星取样返回,开展火星着陆区形貌和物质成分、火星形成演化研究。

  • 天问四号(2030 年前后发射):具备实现木星系环绕和天王星到达的能力,为深化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相关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探测数据。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