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欲战欲烈,埃安在产业链、智驾技术、海外市场上脱颖而出

2024-03-13 09:50之家网站 - -

在 2024 年的汽车市场上可谓是掀起了一股比亚迪引导的降价潮,这可不是小事。这场价格风暴不仅给市场带来了冲击,更重要的是其改变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态势。比亚迪不久前宣布,将秦 PLUS 荣耀版和驱逐舰 05 荣耀版的起售价大幅下调到 7.98 万元,这就像是新一年价格战的开端。

紧接着其他品牌的车企也紧随其后,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加入到这场降价潮中。这些市场策略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量和排名,也让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广汽埃安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也选择了跟进降价的策略。他们不仅推出了售价 9.98 万元的埃安 Y Plus 星耀,还宣布 AION S MAX 星瀚和 AION V Plus 80Max 降价 23000 元。短短五天内,埃安汽车三度降价,显示出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积极姿态。这一系列的降价行为不仅是应对市场的举措,更是他们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寻求更大发展空间所做的努力。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每个车企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而降价无疑成为了他们的共同选择。但是,这种竞争方式能够持续下去吗?降价固然可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但仅仅依靠降价对于车企来说并不可持续。一方面,国内新能源车企并非降价的独家招数。在新能源车企纷纷降价的同时,传统合资车企也在降价。曾经起步价 20 万元的合资 B 级燃油车,如今可能已经降到了 15 万元左右。而在 2023 年的国内 B+C 级车销量榜单上,合资车企依旧凭借降价占据了销量前十的大部分位置。这说明,仅仅是简单地降价可能并不能在与燃油车的竞争中取得完全优势。

因此,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突围,降价只是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产品竞争力,通过技术升级和用车体验提升来吸引消费者。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加强流程管理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要想在车市里脱颠,车企还得要拼尽全力在自研、产业链、智驾技术和海外市场上下功夫。目前能在这些方面都有亮眼表现的车企并不多,而比亚迪和埃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埃安在自研领域可谓是拔得头筹,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电驱和电池公司,自主完成了三电技术产业化布局。去年,埃安发布了全新的 P58 微晶超能电池,让他们成为极少数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整车企业之一。

在智驾方面埃安也是早有动作,他们早在去年就获得了 L3 测试资格,并开始了相关车型的路测。不久后昊铂 GT 高阶智驾 3L 版正式上市,实力强大。比亚迪也不甘落后,推出了首款搭载“天神之眼”DiPilot 100 平台的车型,展现了强大的智能驾驶团队和投入。在海外市场,比亚迪和埃安也是积极开拓。比亚迪去年海外销量达到 24.28 万辆,还购入多艘滚装船增加运力。而埃安则将在泰国工厂正式投产,海外销量也在不断增长。

通过这些努力,埃安去年销量仅次于比亚迪,成为了国产新能源品牌销量第二,相信在未来以纯电为目标的市场将是埃安的发展重心。2024 年对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至关重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只有提升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