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CEO 纳德拉谈当初为何选择与 OpenAI 合作:谁拥有计算谁就能主导世界

2024-05-24 20:40新浪科技 - -

微软 CEO 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近日在接受科技网站 Stratechery 创始人 Ben Thompson 采访时表示,谁拥有计算,谁就能主导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微软当初选择与 OpenAI 合作,因为 OpenAI 比任何人都相信计算。

纳德拉还称,有时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在过去的五年,微软与 OpenAI 的合作一直奏效,他要确保在未来五年,未来十年继续奏效。要想合作长期稳定,就要确保双方都能取得成功。

当被问及“AI 领域是否存在或应该存在某种‘反谷歌联盟’”时?纳德拉称,市场上总是有一些空间允许某些人进行垂直整合的。从长远来看,他更相信横向专业化。以芯片行业为例,英伟达希望领先的 AI 模型都能在其芯片上接受培训。但事实上,谷歌有自家芯片 TPU,AMD 也在这方面积极创新,微软也是如此。

资本支出方面,纳德拉表示,即使排除 AI,微软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过去 7 年,微软资本支出占毛利润的比例从 13% 上升至 26%。

以下为采访内容摘要:

与 OpenAI 的合作

问:谈到微软的整合时,针对与 OpenAI 的合作,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对此是否有所担忧?例如,微软在这方面已经做很不错了,两家公司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此次合作似乎存在一种依赖性,微软是否拥有控制权,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

纳德拉:对我们来说,与 OpenAI 的合作伙伴关系,就像当年与英特尔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说就像我们在开发 SQL 时与 SAP 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合作是对行业的定义,也是微软的定义,因此我们对这种合作伙伴关系非常投入。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它关系到计算。

问:谁拥有计算,谁就能主导世界?

纳德拉:是的。这次非传统的赌注(与 OpenAI 的合作)还要回溯到 2019 年,当时我们说,“哇,也许我们应该投入大量的计算”。当时,OpenAI 比其他任何人都相信计算,甚至包括微软内部的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做出了这个赌注。它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奏效,我要确保它在未来五年,以及之后的五年继续奏效。这是一个很关键时期,我们双方都取得了成功。如何确保这种合作长期稳定,就是要确保双方都能持续不断地取得胜利,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认为,对他们(OpenAI)来说,我们是基础设施,他们是模型开发者。他们开发应用程序,我们也开发应用程序,第三方也在开发应用程序,依此类推。这就会形成竞争,会有一些完全垂直整合的竞争。垂直整合的效果很好,直至你的某一层丧失了竞争力。如果你想检验微软,不必一直关注历史。你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有时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

AI 的集成化与模块化

问:你提到 OpenAI 对计算有信心,这也是微软所确信的。考虑到谷歌在模型,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的领先地位,你认为 AI 能领域是否存在或是否应该存在某种“反谷歌联盟”?我们是否看到了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是微软和 OpenAI,还有潜在的苹果公司?

纳德拉:我认为,市场上总是有一些空间允许某些人进行垂直整合的。我经常回想过去,想到盖茨 / 格罗夫(代表微软 / 英特尔)模式,然后是苹果或者谷歌模式,这就是垂直整合模式。

我想说,如果你真的从长远来看,我更相信横向专业化(horizontal specialization)。以芯片行业为例,英伟达 CEO 黄仁勋坐在那里,真的很积极地执行着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路线图。如今,他的根基就是要确保领先的 AI 模型是在英伟达芯片上接受培训的。

但你猜怎么着?谷歌并没有这样做,它是在自家芯片 TPU 上训练的。同时,AMD CEO 苏姿丰也在这方面积极创新。此外,我们也正在打造自己的芯片。所以每个人都会说,“好的,让我们进行硅片创新,让我们进行模型创新”,包括 OpenAI 和 Meta,还有 Mistral,将来还会有许多。

不管怎样,我们的任何应用,包括 Copilot,都会使用 GPT-4o,并将其与 Phi(微软的 AI 模型)和其他产品混合在一起。因此,我认为任何企业应用程序,实际上他们最兴奋的是“模型即服务”。所以我认为这将是更加多样化的,至少我的历史教训告诉我,很少有赢家通吃的游戏。要非常清楚这一点,然后朝着玩赢家通吃的方向努力。但其他一切,都要采取那种宽敞(broad-tent)的平台方式。

问:听起来确实挺有道理,而且你正在谈论的是模型被商品化的想法。微软已经从 Inflection AI 聘请了很多人才,看起来你要确保你们所提供的模型具有多样性。但是,如果模型将被商品化,为什么云计算领域的动态会与过去 12 年到 15 年有所不同?这真的什么与众不同的新东西吗?

纳德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认为 Hyperscaler(超大规模计算领域的专业术语)在这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结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你说五年后世界还需要什么,我会说 Hyperscaler 计算工具无处不在。如果你想一想,我认为经济增长的新模式一如既往地清晰,那就是你需要更多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更好的电网,更好的计算。如果有了这些,那么其他经济部门就可以真正从这两件事中受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社区,只要在效率方面处于最佳前沿,就能在经济增长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如果你接受这个高级别的前提,那么绝对是(新事物)。

问:但是,未来的竞争动态又将如何呢?因为亚马逊抢先一步,他们基本上获得了你在亚马逊上创办的公司的整个 SaaS 企业。微软随着他们的企业客户群转移到了云计算。而谷歌的回答是“看,我们的是最好的,试一试就行了”,他们目前是远远落后的第三名。将来这还会以类似的方式上演吗?数据引力(data gravity)还会占据主导地位吗?也许 AI 是一个重大的新生事物,但实际的竞争动态仍然存在。

纳德拉:我至少还没有见过一个单一云的企业客户。我记得当我第一次开始云计算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谈论它,就好像这将成为,“哦,天哪,这是赢家通吃”。而我经常想的是,“我是在服务器上长大的”,当人们说我们赢了的时候,我甚至都不太明白。其实,每一类服务器,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数据库,无论是 Web 服务器,还是所有这些中间层的东西,都有两三个参与者。

因此,从根本上说,我认为 hyperscale 肯定有容纳两家公司的空间,如果不是三家的话。史蒂夫(微软前 CEO)过去总是告诉我,在一个多玩家市场中,营收份额和市场份额是两回事,云计算市场也是如此。

不管怎样,我确实认为该市场能够容纳三家公司。请记住,我们起步的时候,亚马逊已经六、七年没有竞争对手了。你猜怎么着,竞争来了,我们来了,我对下一阶段的竞争感觉非常非常好。我不是从落后开始的。事实上,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我们有了一个开始,而且也发生了变化。以 B2C 客户为例,无论是 Shopify、Spotify 还是其他。这还要得益于 OpenAI API,这些之前都不是 Azure 的客户。这也是第一次,他们并不都在 Azure 上,但却是 Azure 的客户,这是我们命运的巨大变化。

资本支出与未来

问:你曾说过,你对营收支出有可见性。毫无疑问,你们必须投资于 AI,但你们的资本支出占毛利润的比例在过去七年里从 13% 上升至 26%,这是一个很大的涨幅。是什么让你这么有信心认为一定会获得回报;还是说这并不重要,因为你无论如何都要投资于竞争动态?

纳德拉:我想到了经济规律,我认为你正确地指出了,我们是一个重资本支出的企业。大多数人之所以关注我们的资本支出,仅仅是因为 AI。其实,即使把 AI 去掉,我们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这就是 hyperscale 所需要的。如果你现在还不能把每年 50、60 美元的钞票投入到资本支出中,那么你不能说:“嘿,我想进入 hyperscale 市场。这就是进入市场的必要条件。

但同时,它也将始终受到市场上发生的事情的支配,不能远远超过你的营收增长。因此,有一个绝对的调控器,这是肯定的。例如,(AI)训练成本有多少,训练计算的分配有阶跃函数变化,但最终的结果是由需求驱动的。因此,如果你把这种组合放在一起,我觉得如果有什么事情是周期性发生的,调整它并不那么困难。作为一种纯粹的商业管理,我不会只管理它一个季度,它并没有吓到我。

参考资料: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