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开个演唱会,端掉了美国最大“黑票务网站”Live Nation

2024-05-31 09:54新浪科技 - 郑峻

美国最大的“票务恶霸”终于遭到反垄断起诉了,或将面临着被强行分拆的命运。而这一令人拍手称快的好事,都源于超级天后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无与伦比的巡回演唱会。

超级天后年度风云人物

毫无疑问,“霉霉”是这个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人,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去年《时代》杂志更将她评为“年度风云人物”,成为唯一一位单独获得这一殊荣的艺人

她上月刚刚发布的新专辑《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发布第一周就售出了 260 万张,空降登顶 Billboard 专辑排行第一位。2020 年以来,她但凡出专辑就是排名榜首,八张专辑毫无例外。自 2019 年以来,她唱片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 2 亿张,更是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等流媒体平台播放最多的音乐人。

在行业认可方面,年仅 34 岁的创作歌手斯威夫特已经成为了乐坛丰碑。在今年年初的格莱美颁奖典礼,她史无前例地第四次拿到年度最佳专辑,一举超越了弗兰克・辛纳屈(Frank Sinatra)、史蒂夫旺德(Stevie Wonder)以及保罗・西蒙(Paul Simon)等三次折桂的乐坛传奇。

斯威夫特在流行乐坛的号召力如今无以伦比,Eras Tour 巡回演唱会已经成为全球商业最成功的演唱会,没有之一。单是去年的演唱会收入就超过了 10 亿美元,连记录演唱会电影的票房都超过了 2.6 亿美元。而歌迷的追星消费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 57 亿美元的收益。

实际上,斯威夫特或许已经成为了流行乐历史上商业最为成功的音乐人,更成为第一位仅靠音乐收入就身价超越十亿美元的歌手。除了唱片销量,演唱会收入更是让她成为吸金机器。据波士顿大学预计,未来持续数年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给她的团队总计带来高达 40 亿美元的营收。

全球都在翘首期待斯威夫特演唱会,甚至引发了外交纠纷。新加坡政府不惜每场演唱会赞助 300 万美元,换取她在东南亚地区的独家演唱会。当然,新加坡经济是更大赢家,30 万张门票销售一空,数十万人的机票酒店购物餐饮消费更是数以亿美元计。这种独家协议也引发了泰国总理等邻国政要的强烈不满和公开批评。

演唱会端掉黑票务网站

不过,斯威夫特的演唱会甚至还能推动美国反垄断监管进程,促使美国政府终于下决心端掉最大的“黑票务网站”,倒的确是颇有些意外。但这么说并不夸张,没有斯威夫特的演唱会,雄霸美国音乐会票务多年的行业巨头 Live Nation 就不太可能遭到美国政府的反垄断调查乃至后来的分拆诉讼。

在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反垄断调查之后,美国联邦司法部上周正式向美国最大票务网站 Ticketmaster 的母公司 Live Nation 提起反垄断诉讼,明确要求将这个控制美国演唱会门票七成市场份额的票务巨头一分为二。随着联邦司法部一道起诉 Live Nation 的,还有 30 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政府。

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德(Merrick Garland)在宣布起诉 Live Nation 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是时候分拆他们了。”美国司法部在起诉书中表示,Live Nation 的市场主导地位和行业上下游地位,给他们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促使该公司演变成了非法和有害的“垄断者”,他们有能力排挤竞争对手,抬高演唱会门票以及限制消费者的选择。

美国司法部反垄断部门负责人坎特(Jonathan Kanter)表示,Live Nation 控制着音乐人,阻碍了票务市场竞争,迫使音乐迷们接受高额的票价,“一些垄断行为已经如此根深蒂固,必须通过决定性有效手段(分拆)才能得到解决。”

Live Nation 在美国音乐会行业是不折不扣的巨无霸。单是 2023 年,Live Nation 就组织了超过 5 万场大小规模的演唱会以及音乐活动,通过旗下的 Ticketmaster 销售了超过 6.2 亿张门票。但凡有点名气的音乐家,想要在美国举办活动销售门票,几乎不太可能绕开这家行业巨头

实际上,Live Nation 的业务远远不仅是卖门票,更是通吃演唱会上下游环节的超级巨头:他们既负责音乐会的商业推广,又负责音乐人的活动安排,还控制着了美国最大的音乐会场地。因为美国最大的 100 个音乐会场地,有 80 多家都和 Live Nation 签有合作协议。

就算是斯威夫特这样的超级天后,也不得不和 Live Nation 合作

因为想在大型场地开演唱会,就只能在 Live Nation 旗下的 Ticketmaster 卖票。她在美国的 Eras 演唱会中,只有两场完全和 Ticketmaster 无关。霉霉的乐迷也只能在这家被他们怒斥“烂透的”网站购票。

搞砸门票引发民怨沸腾

然而,也正是 Live Nation 搞砸了斯威夫特的 Eras 演唱会票务,最终导致全美民怨沸腾,促使美国政府与国会盯上了这家黑票务巨头,才有了司法部最终起诉要求分拆的举动。

2022 年 11 月,斯威夫特 Eras Tour 美国巡回演唱会门票在 Ticketmaster 进行预售。所有人都知道斯威夫特演唱会门票会非常火爆,但没人会想到居然这么疯狂。预售第一天就卖出了 240 万张票,打破了预售票单日销售纪录

为了避免黄牛抢票,Ticketmaster 要求歌迷必须预先实名注册,拿到预售码才能买票,吸引了 350 万歌迷进行验证,网站更是一度宕机。然而,大量歌迷发现,就算他们经历了宕机,通过了身份验证,拿到了预售码,依然抢不到门票;就算抢到了门票,却被卡死在支付环节,再刷新就已经没票了。

数百万美国歌迷没有通过预售环节抢到票,只能眼巴巴等着 Ticketmaster 随后正式开售。但就在正式开售的前一天,这家美国最大的票务网站居然临时宣布取消售票计划,理由是“门票剩余不足,网站不堪重负。” Ticketmaster 表示,除了事先验证的 350 万歌迷,网站还遭遇了 35 亿次试图访问,所以才会无奈宕机。

这让斯威夫特的歌迷彻底愤怒了。Instagram、推特、Tiktok,社交网站上到处都是对 Ticketmaster 的痛斥。他们不得不支付高达 1250-4000 美元的价格去买二手黄牛票。显然,Ticketmaster 所谓的防黄牛机制并没有奏效,有不少黄牛党们从 Ticketmaster 拿到了门票在转卖牟利(Ticketmaster 后来承认黄牛通过各种手段拿到了几十万张票)。

政府介入重启反垄断调查

这场灾难性的售票闹剧很快惊动了美国国会和联邦监管机构。美国众议院的消费者保护与商业委员会先是致函 Ticketmaster 网站,要求他们对斯威夫特演唱会门票事件做出解释,随后又要求网站高管到国会参加听证。美国参议院也在 2023 年初举行听证会,就 Ticketmaster 涉嫌垄断问题展开听证。

更令 Ticketmaster 头疼的是,就在他们宣布取消正式发售计划的当天(11 月 18 日),美国司法部随即宣布对 Ticketmaster 母公司 Live Nation 重新启动反垄断调查。而上周的反垄断诉讼和分拆诉求,就是过去一年半时间反垄断调查的结果。

此外,美国政府还在去年专门召开“打击隐藏费用”工作会议,点名要求 Tickertmaster 必须提高网站订票的透明度,在几个月内作出整改,在网站上明确标注所有的手续费用,让消费者看到最终的支付金额。以斯威夫特演唱会门票举例,歌迷除了支付高昂的票价,还要给 Tickertmaster 支付每张票高达 58 美元的服务费和设施费。

美国政府兴奋地将整顿票务平台和反垄断作为自己的战绩,但或许令美国政府尴尬的是,几乎所有新闻在报道此事时,首先提到的却是美国流行乐天后斯威夫特和她的演唱会。

在大部分美国人看来,霉霉才是他们最应该感谢的人,是她的演唱会直接惊动了美国政界,促使美国政府真正开始关注票务平台的隐藏收费和定价不透明问题;而美国政府只是终于做了早就该做的事情。

曾出任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的科瓦契奇(William Kovacic)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一切动态,都是斯威夫特带来的。毫无疑问,是她的演唱会促成了政策调整。”

这并不是给斯威夫特贴金。实际上 Live Nation 已经在美国演唱会行业横行多年,音乐人和歌迷怨声载道,但到斯威夫特 Eras 演唱会门票问题之前,美国政府和国会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说默许了这家垄断巨头的各种霸道行为。

两大巨头合并垄断市场

为什么 Live Nation 有这么大的势力?因为这是两大巨头垂直合并而成的行业巨无霸。2009 年 2 月,美国最大的演唱会组织推广公司 Live Nation 和最大的票务平台 Ticketmaster 宣布以一比一的换股方式合并,交易价值 25 亿美元,合并后的公司命名为 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

这笔交易当时就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很多音乐行业公司和消费者群体都反对这一合并交易。他们担心,Live Nation 打通音乐会的场地、组织、推广和票务环节之后,会构成垂直垄断,从而扼杀市场竞争,抬高门票价格。

2009 年美国智库进步行动基金(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ction Fund)董事巴尔托(David Balto)曾经公开要求反垄断部门否决这一交易。他指出,Ticketmaster 已经垄断了票务销售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几乎没有竞争,现在又和音乐会推广组织巨头 Live Nation 合并,横跨控制两个市场,这必然会导致消费者选择减少,并在未来推高票价。

为什么当时的美国政府没有否决这一交易?Live Nation 和 Ticketmaster 并不属于同一个领域,而美国反垄断监管法并不反对垂直整合,只针对同一行业的并购合并。举例来说,2010 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交易顺利得到批准,而美国第二大运营商 AT&T 就因为监管部门的反对无奈放弃收购第四大运营商 T-Mobile 的交易。

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垄断审查之后,美国司法部最终在 2010 年有条件批准了这一交易,要求 Ticketmaster 分拆出一部分业务,将自己的软件授权给竞争对手;并要求 Live Nation 在未来 10 年接受司法部的严格审查。

此外,美国司法部还专门要求 Live Nation 保证其不会滥用市场地位,将自己在音乐会组织推广方面的优势转移给 Ticketmaster,不得捆绑服务抬高票价,不得施压音乐人和剧场,不得惩罚那些更换票务平台的音乐人。

然而这些限制措施并没有阻止 Live Nation 在随后的十多年时间不断成为民怨沸腾的“黑票务巨头”。从 2012 年到 2019 年,竞争对手们前后十多次提起反垄断投诉,指控 Live Nation 利用自己在音乐会场地方面的优势施压竞争对手:如果音乐会场馆不在 Ticketmaster 售票,Live Nation 就拉黑这些场所,不让音乐人在这些场所举办活动。

内鬼窃取对手商业机密

Ticketmaster 不仅利用垄断地位打压竞争对手,甚至还利用非法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2013 年,Ticketmaster 从竞争对手售票网站 Songkick 挖来了一位高管。但随后两年时间,这位高管一直非法进入 Songkick 内部系统,帮助 Ticketmaster 窃取商业机密信息,施压与音乐人放弃在 Songkick 上售票计划。

“商业间谍门”事件曝光之后,Ticketmaster 在 2017 年同意支付 1.1 亿美元与 Songkick 达成民事诉讼和解,并在 2020 年与美国司法部达成认罪协议,支付 1000 万美元罚金,换取延迟起诉。正义虽迟但到,只是 Songkick 却早已经破产关闭。

2019 年,Live Nation 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新的和解协议,接受美国司法部指派的监督律师在未来五年调查竞争对手投诉,确保 Live Nation 不会再次滥用市场地位。如果在 2024 年底,Live Nation 没有再次违反反垄断法律,美国司法部就不会撕毁 2010 年的有条件批准合并协议。看起来,Live Nation 已经有惊无险度过了这一关卡。

而三年之后爆出的斯威夫特演唱会售票事件,终于促使美国政府决定再次对 Live Nation 展开反垄断调查,认定 Live Nation 存在滥用市场主导地位的行为,从而废弃了 2019 年的和解协议,起诉要求分拆 Live Nation 和 Ticketmaster。

换句话说,现在美国政府要求分拆 Live Nation,实际上承认了当年美国政府当初有条件批准这一交易是错误和失效的,现在只能通过反垄断诉讼,才能纠正十五年前的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负责起诉 Live Nation 的美国司法部反垄断负责人坎特当初就曾公开反对美国司法部批准这一合并交易,认为联邦监管机构不该用缺乏约束力的和解协议批准这一行业垂直整合交易。在他上任之后,美国司法部连续提起了一系列反垄断诉讼,阻止了诸多企业并购,包括迫使企鹅兰登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放弃对西蒙舒斯特(Simon & Schuster)的 21 亿美元并购案。

可以说,没有斯威夫特演唱会门票事件,就不会有 Live Nation 的反垄断诉讼和可能的分拆结果。美国反垄断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丽娜・可汗(Lina Khan)感慨道,“斯威夫特演唱会门票事件让数千万 Z 时代民众(即九零后)一夜之间关注到反垄断问题(促使政府开始调查 Live Nation),这是我们不可能做到的。”她也是斯威夫特的歌迷,和天后同一年出生。

一场史上最为成功的巡回演唱会,不仅推动了美国政府解决民众吐槽多年的隐藏收费问题,还促使美国监管机构重新审查音乐会票务市场的垄断问题,或将导致“票务恶霸”被最终分拆。超级天后的此次巡回演唱会,注定要载入音乐史话,还会进入反垄断法教科书。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