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推出大模型的第 3 种记忆:比参数存储和 RAG 都便宜,2.4B 模型越级打 13B
- 量子位
2024-07-08 23:09
给大模型加上第三种记忆格式,把宝贵的参数从死记硬背知识中解放出来!
中科院院士鄂维南领衔,上海算法创新研究院等团队推出 Memory3,比在参数中存储知识以及 RAG 成本都更低,同时保持比 RAG 更高的解码速度。
在实验中,仅有 2.4B 参数的 Memory3 模型不仅打败了许多 7B-13B 的模型,在专业领域任务如医学上的表现也超过了传统的 RAG 方法,同时推理速度更快,“幻觉”问题也更少。
目前相关论文已上传到 arXiv,并引起学术界关注。
知识按使用频率分类
这一方法受人脑记忆原理启发,独立于存储在模型参数中的隐性知识和推理时的短期工作工作记忆,给大模型添加了显式记忆。
具体来说,人类的记忆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显式记忆:可以主动回忆的长期记忆,比如读过的文章。获取显式记忆很容易,但提取时需要一定的回忆过程。
隐式记忆:无意识使用的长期记忆,比如骑自行车的技能。获取隐式记忆需要大量重复练习,但使用时毫不费力。
外部信息:存在大脑之外的信息,如考试时的备考资料。获取和使用都很轻松,但遇到新问题时作用有限。
可以看出,三种记忆形式在获取和使用的效率上形成了鲜明的互补。人脑会根据知识的使用频率,巧妙地在它们之间分配存储位置,从而最小化整体开销。
反观大模型,目前主要依赖在参数中以隐式记忆的形式来存储知识,这导致两个问题:
知识分配效率低:无论一个知识使用得多频繁,都一视同仁塞进参数里,导致大量冷知识占用了宝贵的参数空间。
知识提取效率低:每次使用知识,都得动用大量参数参与计算。
目前在训练阶段,团队将大模型比作显式记忆能力受损的患者,靠学习如何系鞋带一样的大量重复练习才能背下一点知识,消耗大量的数据和能量。
在推理阶段,大模型又好像一个人每写一个单词时都要回忆起毕生所学的一切,就很不合理。
基于以上思路,团队按照知识的预期使用频率(横轴)计算了读写成本(纵轴),阴影区域表示给定记忆格式的最小成本区域。
结果发现,把常用知识塞进模型参数里成本最低,但容量有限;不常用的知识直接检索效率最高,但每次读取都要重新编码,成本高;而显式记忆则是个平衡点,对于使用次数中等的大部分知识最划算。
记忆电路理论
团队进一步在论文中提记忆电路理论,在大模型语境下重新定义知识和记忆,以确定哪些知识更适合存储为显式记忆,以及什么样的模型架构适合读写显式记忆。
通过分析一些已知的大模型内部机制,如事实问答、搜索复制粘贴等,团队认为大模型中的每条知识都可以表示为一个输入-输出关系,加上实现这个关系的内部电路(circuit)。
电路指计算图中的一个子图,由一些注意力头和 MLP 神经元组成,这些电路的输入输出具有一定的语义关联。大模型的知识可进一步分为两类:
具体知识(specific knowledge):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都具有明确的语义,如常识、常见短语等。
抽象知识(abstract knowledge):电路的输出语义可变,如搜索、复制、粘贴,需要通过输入推理出输出。
接下来,作者引入可分离知识(separable knowledge)的概念:如果一个知识可以仅通过文本实现而不必内置到模型参数里,那它就是可分离的。
可模仿知识(imitable knowledge)是可分离知识的一个特例,可以直接用描述这条知识自身的文本去“教会”另一个不具备这条知识的大模型,无需通过参数来编码。
一个核心结论是,具体知识都是可模仿的,因此也是可分离的,都可转化为显式记忆。论文从理论上给出了(非形式化)证明。
团队进一步把具体知识按使用次数分成“无关紧要”、专业知识和常见短语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按照读写成本分别适合三种不同的记忆格式。
拥有显式记忆的大模型 Memory3
那么如何实现显式记忆呢?
以注意力层的 key-value 向量作为显式记忆的载体,在推理之前,Memory3 模型将所有引用文本转换为显式记忆,并将它们保存在硬盘或非易失性内存设备上。
在推理时,模型会查询与当前上下文最相关的一些显式记忆,将它们并入注意力机制中,与上下文的 key-value 向量一起计算注意力分数,生成下一个 token。
然而,海量文本转化成的显式记忆不仅需要更多的磁盘空间,而且在推理过程中还会占用 GPU 内存,从而损害 LLM 生成的吞吐量。
为此,Memory3 采取了多维度压缩优化策略:
layer 维度:只有前半部分的注意力层(记忆层)产生和存取显式记忆,后半部分仍然是普通的注意力层。
head 维度:每层只有少部分 head(如 1/5)负责处理显式记忆的 key-value,其他 head 保持原样。
token 维度:对于每个 head,只选取参考文本中最相关的少量 token(如 8 个),提取其 key-value 作为显式记忆。
最后再进一步用向量量化(vector quantization)压缩每个 key 和 value 向量到更短的表示。
多级压缩的组合,使得显式记忆的规模从 45.9TB 压缩到 4.02TB,压缩到一个 GPU 集群通常配备的存储容量之内。
另外,团队在显式记忆的读写上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设计:
推理时为了避免不同文本片段重复检索显式记忆,Memory3 每隔 64 个 token 做一次检索,中间共享检索结果。
频繁调用显式记忆会产生 IO 开销。为此,Memory3 在内存中维护了一个固定大小的缓存,存储最近访问过的显式记忆。
对于参考文本,模型使用不同的输入符号(“<s>Reference:”)将其与普通文本区分开,避免干扰文本理解。
对于显式记忆中的不同文本片段,模型为其分配了同一区间的位置编码,保留局部上下文。这种”平行”位置编码避免了长文本中间部分被忽略的问题。
最终训练出来的 Memory3 模型,在 HuggingFace 排行榜上的评测结果如下,显式记忆将平均分数提高了 2.51%。
相比之下 Llama2-7B 和 13B 之间的分数差异为 4.91%,而 13B 模型的非嵌入参数数量接近 7B 模型的两倍。
因此,可以说显式记忆可以将“有效模型大小”提高了 2.51/4.91≈51.1%。如果用 Qwen-1.8B 和 4B 来做参考,计算结果相似,“有效模型大小”提高 49.4%。
在幻觉评估上,Memory3 避免了将文本压缩到模型参数中可能会导致的信息丢失,表现的比大部分模型要好。
论文中还详细报告了从数据到训练、微调和对齐过程的具体设置,感兴趣的可以查看原文。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2407.01178
参考链接
[1]https://x.com/rohanpaul_ai/status/180978233602153709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ID:QbitAI),作者:梦晨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