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IT之家 1 月 4 日消息,今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
据中山大学介绍,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 12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 44 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据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
科考队将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 2 条纵断面和 2 条观测横断面,重点研究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大气、海洋对渤海海冰生消过程的热力、动力影响,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构建渤海海冰生态动力学模型,揭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潜在影响。
本航次首席科学家、著名物理海洋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介绍:
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观测数据稀缺,限制了对渤海冰下海洋环境与生化要素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航次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将很好地弥补之前观测数据不足的缺憾。
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 12 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45 名科考人员共同参与本航次任务。领队为卫星遥感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陈卓奇。
IT之家从公开资料获悉,本航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编号为 NORC2025-302 渤海冬季航次。“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去年 7 月 26 日至 10 月 7 日,“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 2024 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这是我国高校自主组织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动,标志着中国继“雪龙”号与“雪龙 2”号之后,正式拥有了第三座能在北冰洋中央冰区作业的海上科考平台。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