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首款“算力本”AIBOOK 发布,AI 时代“全民开发”的星火已点燃

2025-04-09 09:28IT之家 - 汐元

2025 年 4 月 7 日,爱簿智能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推出了行业首款 "算力本" 暨首台 Linux AI 开发本 AIBOOK。

这款搭载 50TOPS 端侧算力、Linux 原生开发环境及端云一体架构的轻薄设备,被官方定义为“装进背包的 AI 实训室”,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开箱即用的 AI 开发体验。

AIBOOK 算力本的推出,为行业带来了推动个人 AI 生产力工具进化的火种,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 AI 开发将从“云端垄断”向“端侧普惠”的范式转变。

从技术浪潮到开发者痛点,我们需要更专业的开发设备

自 2022 年底 ChatGPT 问世以来,生成式 AI(AIGC)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创作革命。从 Stable Diffusion 到 DeepSeek,从 Grok 到 Llama,大模型的开源与普及正在加速技术迭代。

短短三年间,AIGC 从实验室走向大众,成为个人创作者、企业开发者和科研机构的必备工具。数据显示,中国生成式 AI 用户已超过 3 亿,占总人口的 20% 以上,同时企业用户通过各种方式接入 DeepSeek 大模型,有的通过云端 API,有的部署 DeepSeek 一体机。据浙商证券测算,到 2027 年,DeepSeek 一体机规模会超过 5200 亿,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推动了 AI 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开源生态的繁荣让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得以触达前沿技术,正如爱簿智能创始人、CEO 孙玉昆在发布会上所说:“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时代到来了。”但同时他也指出,在这场技术狂欢的背后,开发者却长期面临两大核心矛盾和痛点:算力成本高企与工具链支持不足。

首先在算力成本方面,我们知道,AI 开发对算力的需求极高,尤其是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大模型训练动辄需要万卡集群,云端算力成本高昂,而本地设备性能难以满足复杂任务需求。即便是中小规模模型推理,普通笔记本电脑的 GPU 性能也捉襟见肘,导致开发者陷入“买不起云、跑不动端、等不起结果”的困境。

其次是工具链方面,AI 开发高度依赖 Linux 环境,但开发者常需在 Windows 或 MacOS 上通过虚拟机运行 Linux,导致兼容性问题频发、性能损耗严重。此外,工具链和依赖库的版本差异进一步增加了适配成本,开发者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解决环境配置问题,而非专注于创新。

再就是,端侧与云端开发环境的不统一,使得开发者在本地和云端切换时需要重复配置,学习成本高,开发效率低下。快速迭代的 AI 技术让开发者疲于应对,难以专注于核心任务。

爱簿智能 CEO 孙玉昆在发布会上直言:“大模型竞赛的本质是开发者生产力的竞赛。”当技术普惠遭遇工具掣肘,市场亟需一款能同时解决算力、工具与场景痛点的设备,这也是爱薄智能要推出 AIBOOK 算力本这款产品的背景和宗旨。

AIBOOK 软硬协同,终结 AI 开发“工具荒漠”

AIBOOK 算力本,并非传统笔记本电脑的迭代,而是以“个人智算中心”为定位的全新品类。其设计逻辑围绕 AI 开发者实际需求展开,通过软硬件深度协同,从而构建从本地开发到云端扩展的完整生态。

首先从硬件层面来看,爱薄智能 AIBOOK 搭载自研 SoC 芯片 AB100,采用全大核 CPU + 先进 GPU + 高能效 NPU 架构,提供 50TOPS 端侧算力(INT8 精度),它可以进行各类 AI 模型的推理,涵盖文生文的大语言模型、文生图、文本到语音、语音到文本以及机器视觉模型等,最高能够推理 32B 参数的大模型,端侧运行 70 亿参数的模型时性能可达每秒接近 15 个 token。

除了 transformer 架构的大模型,AIBOOK 也能够很好的支持基于 RNN 架构的模型,比如 RWKV。

此外,AIBOOK 甚至还可以对一些小型模型进行训练,例如机器视觉领域常用的 YoloV8 模型。同时,它在图形渲染、高性能计算以及 8K 视频编解码方面也表现出色。

端侧算力之外,AIBOOK 还能提供端云一体的混合算力,通过端云一体架构无缝连接夸娥云(KUAE Cloud),开发者可一键调用云端算力集群,实现模型训练与微调的弹性扩展。

其他硬件配置方面,这款 AIBOOK 搭载了 32GB 统一内存、1TB SSD 存储、14 英寸 2.8K OLED 屏幕(120Hz 刷新率),重量仅 1.35kg,兼顾性能与便携性。此外,它支持 8K 视频编解码、4 屏 4K 扩展能力,使其可胜任图形渲染、科学计算等多元化任务。

除了在硬件和算力层面能够为开发者带来充分的支持,AIBOOK 算力本更大的亮点在于软件层面为开发者们铺好了全栈的 AI 开发环境和工具支持。

具体来说,AIBOOK 搭载原生 Linux 系统(MT AIOS),专为 AI 开发优化,可实现对主流工具和框架的原生支持,并预装了 GPU Driver 及配套 Toolkit,确保开发环境稳固可靠,无需繁琐配置,让开发者可立即投入开发工作。

例如,AIBOOK 预装了 Docker,支持容器隔离开发环境的快速部署。并且它还提供多种版本的 Toolkit 和 DNN 对应的 Docker 镜像,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无论是团队协作还是个人开发,容器化环境都能确保项目环境一致性,避免“只能在我的机器上可以运行”的尴尬。

再比如工具链方面,AIBOOK 预装了 Python 3.10、VS Code、Jupyter Notebook 等主流开发工具,以及 pip 等包管理工具。更预装了 PyTorch、mtt、vllm、pandas、matplotlib、numpy、seaborn 等常用库,全面覆盖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

开箱即用的丰富工具链,让开发者可以立即开始编写代码,无需花费时间安装和配置依赖。

比如在发布会现场以及后台展区的案例演示中,IT之家亲眼体会到了 AIBOOK 可以让开发人员不写代码就能复刻 3D 动画特效的能力。

了解开发的人都知道,高级的 3D 特效代码是很复杂的,很多时候光是学习源代码就要好几个月,然后复刻起来调整又需要更长时间,而在 AIBOOK 上,分分钟就能复刻一个精彩的 3D 动画特效,它通过 AI 来解析着色器代码,然后用 AI 来改写代码,用户只需要用自然语言指令让 AI 把特效着色程序转化为 Three.js 框架代码,生成符合 WebGL 标准的简洁易用的实现方案,然后进行本地整合等一系列操作,整个过程一句代码也没写,就完成了一个 3D 特效的复刻。

不仅如此,AIBOOK 还内置了 3D 数字人“穆莎”,以超写实 3D 数字人形象支持多模态交互。用户通过语音或文字指令,即可完成复杂任务。穆莎不仅具备强大的交互能力,还能执行系统操作、跨应用调度等任务,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穆莎还支持多模态互动,具备超强的理解和执行能力,能自主规划和执行任务,快速调度应用程序执行命令,实现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

在发布会现场的演示中,我们看到穆莎能够仅根据用户的一句话指令就生成出一份详细的北京一日游旅行攻略,生成的内容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游览需求,兼顾美食和景观,而且她还调用了外部浏览器应用来呈现攻略内容,非常实用。

目前穆莎支持 DeepSeek 或 MUSAChat 大语言模型,无论是知识问答、文档写作、英文练习、代码生成还是角色扮演,穆莎都能提供全面支持。用户还可以通过 API 密钥接入其他大模型。

而且,AIBOOK 还能帮助开发者进行本地智能体的快速搭建,比如搭建一个“个人 AI 健康助手”智能体,从打开 AIBOOK 预装的 VsCode、使用主流 LangChain 框架,到调用大模型 API、准备个人数据,然后用 AI 些 Agent 代码,前端代码,再到最后成功运行,只需 7 步,就能让智能体准备就绪。

此外,AIBOOK 算力本还堪称“随身 AI 创意中心”,集成了摩语精灵、摩音笔记、摩笔马良、摩笔天书,以及运行在端侧的个人知识库等丰富 AI 应用工具,从 AI 语音处理到文生图创作,AIBOOK 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 AI 应用解决方案。

比如在发布会后的展区,IT之家也体验了摩笔马良的文生图灵感一键转化、图生图创意人像等玩法,AIBOOK 出图很快,图像分辨率超高,而且支持多种风格,比如创意人像中,它能够根据用户上传的一张个人照片,并以文字描述目标风格,在 1 分钟内获取理想中的人像图片,呈现的照片有多种风格,而且每种风格人物的皮肤质感都非常细腻逼真。

此外,AIBOOK 还提供了一套 AI 学习平台“摩尔学院”,提供从 AI 基础理论到实战开发的完整课程体系,覆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加速计算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通过系统化学习快速提升技能。

总体来说,看了上面这些介绍,相信大家都能够感受到,AIBOOK 不仅是一台轻薄便携的开发设备,更是爱簿智能为 AI 开发者打造的“个人智算中心”,它解决了 AI 开发中的算力瓶颈和工具链复杂问题,让“人人都是开发者”的时代愿景真正有希望变成现实。

结语

传统 AI 开发被巨头企业的算力资源垄断,而 AIBOOK 算力本的出现,通过端侧算力 + 云端扩展的模式,让个人开发者、大学生甚至爱好者能够低成本启动项目。这种“入门即专业”的体验,让我们看到 AI 开发者们释放创新潜力的可能,并且相信未来它还能够催生更多场景的 AI 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布会上,爱簿智能还联合北太振寰、CSDN、信创海河实验室、引力波、实战云、雪浪云、识因智能、摩尔线程、RWKV 等合作伙伴,一起构建覆盖人工智能、教育、工业、政务等多个领域的生态,推动 AI 在不同行业开花落地,让 AIBOOK 算力本不仅是一个开发工具,更成为一个赋能平台,支持开发者将自己的模型部署到智能体中,进行验证、优化和商业化。

当技术民主化浪潮席卷而来,工具如何让每个人平等地参与创造?

从 AIBOOK 算力本的整体理念和产品表现来看,爱簿智能这家公司已经在回答这个问题的路上迈出第一步。

当然,AIBOOK 能否真正打破算力与工具的双重枷锁,仍需市场检验。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当开发者背上这台“AI 实训室”走向咖啡馆、图书馆与大学宿舍时,AI 创新的星星之火,就已经点燃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