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定义 AI 软硬件生态全栈能力,智能体用户体验时代一夜到来

2025-04-15 10:31IT之家 - 汐元

4 月 11 日,联发科在深圳举行了以“AI 随芯应用无界”为主题的天玑开发者大会 2025(MDDC 2025)。本届大会,除了推出了全新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天玑 9400+,更值得关注的是,会上联发科和来自全球的生态伙伴、开发者和终端客户齐聚一堂,探讨智能体 AI 和生态共创的无限可能。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始终引领潮头、勇于拓宽产业发展边界的联发科。

AI 产业加速成长迈向新阶段,联发科一路引领前沿潮流

当前,AI 绝对是全球科技市场发展的核心主旋律,并且其重要性还在日益增强。据本次发布会上联发科引用的来自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到 2029 年全球数据中心投资规模预估将达到 10000 亿美元,从 2023 年到 2029 年,端侧 AI 性能每两年增长 1 倍,语言模型知识密集度每 3.3 个月增长 1 倍,到 2028 年 Gen-AI 手机的渗透率将超过 50%。

AI 产业在全面加速成长的同时,观察 AI 行业内部,也在悄然发生变革,新形态的 AI 体验正在孵化,比如 DeepSeek 从去年年末开始掀起的全球热潮,凸显了行业在打造高质量小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推理模型方面的创新,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趋势:

  • 模型蒸馏和新颖的 AI 网络架构等新技术,让目前先进的 AI 小模型已经具有卓越的性能;

  • 先进的量化和剪枝技术,正在让模型参数规模快速缩小,同时知识密度日益提高;

  • 开发者能够在终端侧打造更丰富的应用;

  • AI 正在成为新的 UI,个性化多模态智能体 AI 将简化交互,能够高效地跨越各种应用完成任务。

面对这样的新变革,在 AI 领域已经有多年深耕和发展的联发科,敏锐捕捉到了行业从分析式 AI 到生成式 AI 再到如今智能体化 AI(AGENTIC AI)进化的趋势,并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正式提出了“AGENTIC AI UX 即将来临”的前瞻判断。

所谓 AGENTIC AI UX,正与上面所说的“AI 正在成为新的 UI”不谋而合,具体来说,这一端侧交互智慧新体验包含五大特征:主动及时、知你懂你,互动协作、学习进化和专属隐私信息守护。

这五大特征,为智能体 AI 时代的体验构建了一个基础和标准,也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未来的 AI 体验。而这些新体验的背后,是联发科致力于推动智能体 AI 体验普及的愿景,也是 AI 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联发科董事、总经理暨营运长陈冠州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所说的:

MediaTek 一直领创前沿 AI 技术与生态系统的发展,每年通过 20 亿台边缘设备,将智能体 AI 从技术概念转化为全民触手可及的体验,赋能万千应用,实现从智能向智慧的跨越式升级。

从芯出发,联发科为端侧智能体化做了软 + 硬 + 生态的全链路布局

AGENTIC AI 即 UI,已经成为终端侧智慧交互体验不可忽视的新变革和新趋势,而芯片无疑就是最底层也最重要的驱动力。作为芯片供应商,联发科建立了从“芯”出发覆盖软硬件生态一体化的布局,致力于让智能体 AI 成为每个消费者都触手可及的端侧新体验。

在本次开发者大会上,联发科推出了旗舰 5G 智能体 AI 芯片天玑 9400+,可提供卓越的智能体化 AI 能力。性能上,采用第二代全大核架构,8 核 CPU 包含 1 个主频高达 3.73GHz 的 Arm Cortex-X925 超大核,以及 3 个 Cortex-X4 超大核和 4 个 Cortex-A720 大核,同时它还集成 MediaTek 第八代 AI 处理器 NPU 890,支持全球广泛的大语言模型。该芯片还支持混合专家模型(MoE)、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MLA)、多 Token 预测(MTP),具备更快的 FP8 推理速度。

不仅如此,天玑 9400 + 搭载增强型推理解码技术(SpD+),智能体 AI 任务的推理速度可提升 20%。

正如联发科资深副总经理徐敬全所说:“天玑 9400 + 让移动设备的端侧 AI 能力得到再次进化,赋能万千应用更加创新、个性化的 AI 使用体验,同时整体增强的性能可高效处理各类任务。”

除了全新的面向智能体 AI 体验的强大芯片,联发科还在软件工具层面助力智能体 AI 体验的达成。比如在这次大会上,联发科就正式发布了全新的天玑开发工具集(Dimensity Development Studio),包含 Neuron Studio 和 Dimensity Profiler。

其中,Neuron Studio 支持 AI 应用开发全流程的精准分析,开发者可实时查看每个模型的执行细节,该工具打造了跨模型全链路分析功能,提供全局视角和执行流程,大幅节省模型分析时间。

Neuron Studio 还支持神经网络自动化调优,将性能和内存占用自动优化至理想配置,开发者可全程监控大模型演化过程,让模型与端侧平台的适配由此省心、省力、省时间。

不仅如此,联发科还推出了天玑 AI 开发套件 2.0,深度赋能开发者布局智能体 AI 用户体验领域。

其中,Gen-AI Model Hub 模型库适配的模型数量提升至 3.3 倍,可以为开发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全球主流模型选择;同时联发科还推出开源弹性架构,助力开发者自由选择模型并加速部署。

天玑 AI 开发套件 2.0 还率先支持 DeepSeek 四大关键技术:混合专家模型(MoE)、多 Token 预测(MTP)、多头潜在注意力(MLA)和 FP8 推理(FP8 Inferencing),token 产生速度可提升 2 倍,内存带宽占用量可节省 50%。同时,通过天玑 AI 开发套件 2.0,端侧 LoRA 训练速度提升可超过 50 倍。

而生态的扩展离不开与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合作,为了加速智能体 AI 产业生态的融合和技术共创,联发科联合阿里云通义千问、传音、面壁智能、摩托罗拉、OPPO、荣耀、vivo、微软、小米共同启动“天玑智能体化体验领航计划”。为行业率先打造智能体 AI 软硬件综合体验的绝佳范本。

此外,联发科还邀请了业界头部应用厂商、大模型厂商和手机厂商的研发技术专家,分享天玑 AI 开发套件在端侧 AI 部署的应用案例和商业价值,在本次大会的场外展区,我们也能亲自观看并体验到这些 AI 应用的案例。

比如小编在现场体验了 OPPO 展出的基于天玑 9400 + 芯片的 Find X8s 手机,在端云协同 AI 能力的加持下可以实现 AI 一键闪记功能,通过左侧快捷键一键唤起,将当前 App 中的文章、热贴快速收录,还能分类整理,而且对于收录的内容,可以直接询问小布 AI 助手进行查询、提炼和总结。

可以看到,作为芯片设计厂商,联发科不仅敏锐把握到了智能体 AI 时代即将到来的变革之势,前瞻性地提出了让 AGENTIC AI UX 体验无处不在的战略目标,更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了全栈布局,这无疑大大推动智能体 AI 体验的发展和普及。

在颇受终端用户喜爱但也备感“头疼”的游戏方面,联发科也展现出了颇为亮眼的创新实力。

天玑开发工具集中的另一个好用工具便是 Dimensity Profiler,它是面向游戏开发的系统全性能一站式分析工具,可覆盖 CPU、GPU、NPU、内存、FPS、温度、功耗以及网络等核心性能指标,并提供“实时、回放、逐帧、深度回放”四大分析模式,为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游戏调优支持,充分释放天玑平台的性能潜力,让移动游戏优化比以往更加轻松。

同时联发科还宣布,备受游戏开发者青睐的天玑星速引擎自适应调控技术,将赋能 Google Android 动态性能框架在 2025 年 Android 新版本生效,同步联发科也携手 Honor of Kings 创造 18% 的功耗收益。

结语

在训练成本下降、快速推理部署和针对边缘环境的创新推动下,AI 正在经历重要变革,智能体化用户体验将成为新的趋势。

MDDC 2025,联发科的身份悄然发生改变,从一家芯片设计商到推动整个智能体 AI 产业发展、落地的连接者和赋能者,联发科已经迈出智能体 AI 手机时代的关键一步。

相信接下来,在联发科和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创新的端侧智能体 AI 体验会持续进化和不断普及,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 AI 技术变革的成果。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