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鲨鱼”隐身黑洞被发现:距地球 6 亿光年,偏离星系中心,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

2025-05-09 14:48IT之家 - 故渊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个隐藏在 6 亿光年之外的“太空鲨鱼”,一个隐秘的超大质量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 100 万倍。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质量黑洞那样位于星系中心,而是游荡在星系内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恒星。

近期,一个名为 AT2024tvd 的潮汐瓦解事件(TDE)暴露了它的位置。一颗恒星被黑洞强大的引力撕成碎片,形成“意大利面化”(spaghettified)现象,最终被吞噬,释放出强烈的辐射,从 X 射线到无线电波段均可观测到。

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遥远星系图像,图像中显示了一个四处游荡的超大质量黑洞的明显迹象。

NASA 的哈勃空间望远镜、钱德拉 X 射线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以及 NRAO 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共同捕捉到这一壮观景象。

由哈勃空间望远镜和钱德拉 X 射线天文台联合拍摄的遥远星系图像,图像中显示了一个四处游荡的超大质量黑洞的明显迹象。两台望远镜都捕捉到了黑洞吞噬一颗恒星所引发的潮汐破坏事件(TDE)。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黑洞并未位于宿主星系的中心,而是偏离中心位置,仅与星系中心的更大黑洞相距 2600 光年。

星系中心的黑洞质量高达太阳的 1 亿倍,属于活跃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us),不断吞噬周围气体并释放能量。这是光学巡天首次发现偏离中心的 TDE,在已记录的约 100 个 TDE 事件中独一无二。

目前关于这个黑洞为何偏离中心,天文学家有两种推测,其一是“三体相互作用”(three-body interactions)被踢出星系中心,即在与另外两个黑洞的引力博弈中被弹出;其二是超过 10 亿年前与宿主星系合并的小星系残留,未来它可能螺旋式靠近中心黑洞并最终合并。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