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史上首次:电光水雾“点燃”主火炬塔,不用真火

2025-11-10 09:48IT之家 - 汪淼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于 11 月 9 日晚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开幕,手擎“绽放”火炬的火炬手踏着水舞台的水浪浪花而来,拾级而上“点燃”主火炬塔。

央视新闻今日揭秘,主火炬塔的“火焰”并非真实火焰,而是通过电能以“科技之火”的电光水雾形式呈现,这也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不是火的主火炬塔。

报道提到,火炬塔里没有任何燃气,使用的是通过先进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绿电,加上雾森系统等精准调控,火焰的亮度、照度与摇曳形态都由光影精准描摹,呈现出既逼真又梦幻的视觉震撼。

点燃科技火焰的源火,来自本届全运会最硬核的能源创举 —— 深海可燃冰。这种埋藏在深海、在低温高压下由天然气和水分子形成的结晶物质,堪称“被冰封印的天然气”。

一个月前,我国自主研制的 4500 米级深海遥控潜水器,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在南海 1522 米深处的海马冷泉区采集可燃冰,在海底直接将其分解为天然气,为“源火”提供了纯净气源。科考船甲板上的太阳能光伏板产生清洁电能,通过特种电缆输送到千米之下的海底,成功点燃了这簇“冰中之火”。

综合IT之家此前报道,第十五届全运会的火炬传递过程也有不少科技元素。其中,“夸父”人形机器人作为特殊火炬手在深圳亮相,手握 1.6kg 重量的火炬,完成第二棒与第三棒之间的传递;机器狗将全运会吉祥物交给火炬手。

无人驾驶车也首次参与火炬传递环节。小马智行无人驾驶车从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出发,载着火种灯一路南下,途经解放路、沿江路等,最终抵达广东体育馆。在广东体育馆,下一棒火炬手用火种灯引燃手中的火炬,继续接下来的火炬传递。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文章价值:
人打分
有价值还可以无价值
置顶评论
    热门评论
      文章发布时间太久,仅显示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一大波评论正在路上
        取消发送
        分享成功

        长按关注IT之家公众号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查看更多原创好文
        软媒旗下人气应用

        如点击保存海报无效,请长按图片进行保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