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谷歌I/O 2015会是一场VR盛宴的星际穿越,但实际上更多的是一次务实的”平淡”升级,如何让用户隐私更安全、设备续航更持久、更加智能化是这场大会的主旋律。其”平淡”被一些渴望颠覆的人士所批评,但我认为谷歌I/O 2015大会对谷歌而言意义重大,其本质上是在为谷歌在后续竞争中释放强大创新能力和科技想象力积聚力量。此次”平淡”背后所展现的谷歌产品优势、创新实力与前沿技术的积累,告诉我们,谷歌I/O 2015,虽无爆款,但却更具抱负。
今年的谷歌I/O 2015大会,没有全新的Nexus手机、没有新一代的智能手表、没有二代Google Glass、那些曾经颇具雄心与想象力的项目也只是简要带过;有的是Android M系统的如约而至、Google Now的再度升级、Android Wear实用性的提升、Project Brillo物联网系统、Google Weave这一手机与云端的连接器、Google Photos的免费利剑、Chromebook易用性的再升级和价格的在触底、Google Maps的离线支持等等。这看似是没有以往谷歌的跃进与炫酷。若仔细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虽无以往的炫酷,但却更为真实、更能亲近消费者和改善消费者当下的实际体验,更能增强谷歌的核心竞争力,为谷歌在当下和未来战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在最为重头的操作系统的换代上,谷歌今年对Android M操作系统的更新上并没有采取Android 5.0那般大刀阔斧的改革手段。在Android M操作系统上,谷歌的升级策略更显平实沉稳。在新系统上,谷歌从当下最为主要的痛点着手——推出全新的应用权限机制、全新的电源管理技术Doze、系统级的Android Pay、更智能的Google Now;以重点解决Android系统此前被用户所诟病的“应用管理权限低、电源管理优化不足、以及安卓OEM对指纹识别和支付系统的各自为政为用户带来的隐私和安全困扰等问题”。这一切达到的效果则是让消费者的设备在新系统下使用更安全、更持久、更智能化。
这些升级自然也有批评的声音,他们认为Android M系统的升级本质上是对苹果iOS系统的复刻;权限管理、Android Pay、Doze以及USB Type-C等,也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本就是应该有的,其只不过是跟随着苹果。的确Android M在形式上的跃进的是没有Android 4.4、5.0那般巨大,但其也绝不能归为简单。谷歌对Android M系统采取“小升级”策略,不仅有着自己的底气,更打着自己的一手精算盘。
谷歌的底气何在?
用李开复的Internet、mobile、social、hardware/IoT四大趋势论来衡量谷歌,其至少在Internet和mobile上谷歌至今仍然占据着霸主地位。当下最为关注的安卓系统至今霸占者全球近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拥有超过10亿部的安卓设备在消费者的手中(当然,也有可能在柜子里),而安卓设备种类更是到达4000余款。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纽约时报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量级比较指标——其设备销量大约是苹果iOS设备销量的5倍,是Windows设备销量的3倍,这让谷歌在移动端的优势犹如微软在PC的优势。
谷歌所打的算盘?
虽然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占据着移动操作系统的霸主地位。然而,谷歌也有着他的一把辛酸泪。他此前蛮荒生长、极度开放所惹事的一身毛病至今仍是是困扰谷歌战胜苹果的关键所在。挥之不去的碎片化问题让安卓设备更新缓慢,谷歌大刀阔斧改革的Android 5.0在四月仍未突破10%,相较于苹果和微软移动操作系统用户的快速升级,Android最新操作系统的普及只能用“路漫漫而修远兮”来形容。除开Android系统碎片化,系统的安全性也是备受质疑与挑战,在有关移动操作系统安全性的多份调查中,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都是最差的,用户使用有时候可谓是心慌慌。而此前的功能繁琐,占用内存制造卡顿更是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看到这些痼疾之后,再回过头看看Android M的升级,会发现谷歌所做的正是再逐一解决这些痛点。在系统级的优化上下功夫,在消费者不易一眼觉察但却会影响实质使用体验的细节上进行优化处理。而这一切的改进。促进的是系统内在体验的进一步加强,带来的是设备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最后是用户使用的愉悦感和忠诚度的上升。而这正是苹果当前所拥有的优势,谷歌的此次升级,也就是奔着让苹果的系统软件优势进一步丧失而去的。这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衡量,都比一股脑儿的钻进添加五花八门的炫技新功能来取悦用户有用得多,所以Android M平淡但绝不简单。
Android M有着不简单,Google Now也有着不平凡。在I/O 2015大会上应该说Google Now的深度进化是整场大会带给我的最大震撼。Google Now在原本优秀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大幅度的跨域,使之到达了一个新境界。其不仅可以直接给出某个问题的答案,更能逆天的通过情境、答案、行动三部曲了解用户需求、给出答案、做出相应的操作,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智能场景识别,而新增的Now on Tap功能更提升了Google Now的使用体验。虽然这一切有些像微软Cortana定位靠齐的趋势,但进步是实实在在的,为Android带来的体验时实实在在的。其背后所展现的更是谷歌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前沿人工智能领域的肌肉。
而这一切的源头则是谷歌搜索、视频、邮件、地图、知识图谱以及Android系统等优势资源所积累的海量数据的支撑。超量数据积累的优势再次开始显现。这也是为何苹果Siri难以赶上Google Now和Cortana这些后生们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智能化的同时,伴随着的也必然是更多信息的获取,隐私与智能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不仅着眼当下,更要放眼未来。下一波的可能的技术浪潮,上述的人工智能是其一,而物联网、智能家居、虚拟现实也被大佬们纷纷相中,谷歌自然也想成为弄潮儿,让当前优势得以顺延。所以在物联网上,谷歌使用海量的安卓智能手机占有量作为自己最具竞争力的武器,让其充当Project Brillo物联网平台以及Google Weave这一端的连接器上的核心链接。而作为虚拟现实尝鲜者的谷歌,虽然遭遇了Google Glass的滑铁卢,但谷歌似乎也痛定思痛,于是用更为廉价的Cardboard去征服消费者,似乎当下已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谷歌在产品上也不是一帆风顺,Android系统、Chrome浏览器的光鲜与荣耀并未传递到其后继者Android Wear与Chromebook上。他们的处境像是系出名门的富家纨绔子弟,虽身世显赫,但在当下依然没能证明自己,依然不受人待见。
Android Wear作为谷歌打造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系统平台,似乎是起了个大早,在当下却是赶了个晚集。虽然在I/O 2015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很激动的宣布达其平台应用到了4000款,但事实上开发者和消费者似乎对Android Wear平台产品并不买账。而反观他的老对手苹果,虽晚于谷歌的伙伴们推出Apple Watch,但其一经推出,顶级应用开发商就几尽全力拥抱。现在专门针对Apple Watch的应用在数量与质量上均已超越;其虽然在设计上毁誉参半,但在销量的现实中他依旧是大赢家。
Chromebook作为新时代的上网本,上市几年以来,并没有在笔记本市场掀起什么大风浪,消费者对其买单的依旧是少数。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Chromebook在2014年的销量仅为570万台,并且其中84%是被北美市场所消化,而EMEA(欧洲、中东、非洲)市场的销量仅为62万台。并且出售的大部分Chromebook大多属于教育项目采购,而个人用户和商业用户对这类产品的兴趣都不是很大。市场机构预计,Chromebook的销量有望在今年收获27%的增长,达到730万台,但能否实现还需要看谷歌的推广政策。“
这是谷歌想要的市场,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无情,整体说来就是满满一把辛酸泪。所以谷歌在I/O 2015大会上对Android Wear与Chromebook做了许多有针对性的修改:在Android Wear上添加更加了完善和有趣的操作方式(例如加入类似于Apple Watch Digital Touch技术),添加了更多的应用支持、开放了更多传感器的接口。对Chromebook则是一面降低价格,让消费者可以以150美元就能购买一台Chrombook。一方面则是针对必须联网才能完整工作以及诸多网络条件差的现实窘境下进行优化,例如用压缩网页技术以提升网页加载速度。一切的改变都是希望让更多人喜欢上他们。
相比于让消费者在当下喜欢上Android Wear与Chromebook,我认为让消费者喜欢上Google Photos和Google Maps更为容易。在I/O 2015上,谷歌推出的全新免费照片管理与分享应用Google Photos,其跨平台特性和允许用户免费无限量的云端存储备份无压缩的照片、视频。跨平台、便携分享、趣味化和免费无限量依然是其快速占据市场的有力武器。而谷歌地图又迎来一次重大更新,开始支持离线地图,搜索、点评、语音导航均可在离线状态下完成,离线地图的支持,也势必会让谷歌地图变得更好用,更为受人欢迎。即使是时光荏苒,谷歌亦不忘已是Facebook家的Instagram和诺基亚家的Here离线地图功能,果然是真爱啊!
结语:
谷歌I/O 2015大会,虽没有大家所期望的那些脑洞大开的炫酷产品。但其沉稳升级,我认为其意义比推出一些准备不足的炫技产品更为重大。通过谷歌I/O 2015大会,我们也可以发现,Android操作系统已是谷歌未来战略的核心,而谷歌当下的主要工作则是进一步的修复这一核心的那些软肋,让这一核心练好”内功“,使其再进化。让其能够承担起谷歌在后续的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重任。而科技界中所上演的一出出相爱、相杀,向对方靠齐的大戏,展现出的是产品与理念的日益趋同化。然而,这并不是创新的枯竭,而是英雄的所见略同,是服务用户需求的大浪淘沙。
当然还要说的一点是:有些事情也不得不为谷歌惋惜,有这么好的系统,曾经也收购了摩托,但是最终却放弃自己操刀做到如苹果的软硬一体化。这虽然是维护了安卓生态的团结,但也使得安卓手机虽然在系统功能上和在配置上相较于同时期的iPhone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其总体使用感受对比iPhone,却始终要差那么一截,并且刻板印象使得安卓吃硬件的名声越背越久。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