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辐射”到底指什么。和“核辐射”等电离辐射不同的是,目前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不会制造此类有直接影响的辐射。电离辐射简单说就是直接射出实体粒子,就像极微小的子弹那样射穿身体,所以像现在日本福岛核电站那样高剂量的辐射,连机器人进入两小时后都能被“小子弹”射的千疮百孔直接报废。之前CRT显示器和电视机(就是后面有个大鼓包那种非平板设备)会有这种辐射产生,但剂量非常小,洗个脸就能解决,现在的液晶屏没有这种危害。所以手机、电脑等设备所产生的所谓辐射其实是“电磁波”。
电脑
根据专业机构测试,台式机的辐射量是最小的。由于电磁波的衰减很严重,因此一般情况下用户和机箱的距离都够大,况且还有机箱的屏蔽,所以用户最终接受的电磁波微乎其微,很难对人体构成影响。(参考数据:正常坐姿办公位置0.02μW/cm2,国家标准40μW/cm2)
其次是笔记本电脑,由于大部分笔记本电脑会通过WiFi联网,因此辐射也会比台式机多一个重要来源(当然现在很多人也为台式机配备无线网卡)。根据专业测试数据,WiFi联网状态下的辐射量平均值约为0.09μW/cm2,不连WiFi时辐射量约为0.04μW/cm2。而且这些数据是紧贴设备测量的,由于电磁辐射强衰减性,距离设备5cm处辐射量会降至十五分之一,因此实际辐射量会比测量值更小。
辐射相对最大的是平板电脑,根据任务类型不同,轻办公(例如文字处理,网页浏览等)时的辐射约为屏幕正面0.24μW/cm2,背面0.13μW/cm2;视频播放和游戏的辐射量正面0.67μW/cm2,背面0.56μW/cm2。
所以,尽管平板电脑的辐射最大,但也仅约为国家标准的八十分之一,很难对人体造成真正的损伤。
手机
其实现在智能手机的作用就类似于小型平板电脑,但在测试中,电话功能依然是辐射量最大的,尤其是接电话的瞬间,辐射量容易超标。
根据专业监测数据信息,手机来电时的电场强度为166V/m,而欧标风险值为61V/m,测量值约为风险值的2.5倍。但这种情况仅限来电时出现,接通电话后的两三秒内就可以快速降低到风险值以下,在通话过程中的强度约为53V/m,低于风险值,如果手机处于待机状态,电场强度仅为0.6V/m。
虽然现在很多用户都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但由于手机上网过程并非像打电话那样需要持续信号连接,因此这种辐射也是间歇性的,并且上网时用户头部与设备距离相对较远,因此辐射量衰减效果较为明显,辐射量也非常微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手机处于低电量或者在信号不好的位置进行上网或者通话,那么手机功率就会增强,以尽量弥补信号变弱的效果影响,此时辐射量也会增大,尤其是在信号不好的地方打电话,尽量用通话耳机进行,或者接通后两三秒钟再放到耳边,可明显减少电磁辐射对头部的影响。
VR眼镜
此类设备比较独特,目前还很少有相关机构检测各种设备的辐射情况,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VR眼镜的蓝光辐射对于眼睛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
这里所说的“蓝光”并非蓝色的光线,而是指可见光谱中波长介于400~450纳米的那一部分,称之为高能短波蓝光。蓝光几乎存在于所有的LED/LCD光源的设备中,包括电视、电脑、手机、平板、VR等。
蓝光对眼睛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很多原因,包括屏幕的技术、大小、亮度,以及用户脸部与屏幕的距离和持续观看的时间等。对于传统设备,例如电视、电脑、手机等,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调节,比如调节屏幕亮度,让眼部和屏幕保持一定的距离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蓝光对眼睛直接造成的伤害。因此在VR出现之前,虽然蓝光也很厉害,但还不足以造成严重危害。
但是VR眼镜出现后,用户很难避免屏幕和眼睛的近距离接触。不论是移动版、PC版还是一体机版,屏幕和眼睛之间仅隔着两块镜片,距离不过10厘米左右。VR原本强调的就是沉浸感的体验,这是和现实世界完全隔绝的虚拟世界,所以目前这种完全封闭的形式是现有技术条件下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要从VR眼镜结构上来解决蓝光辐射问题是比较不实际的。
这样一来,VR眼镜的蓝光辐射短时间内很难避免,尤其对于13岁以下的儿童来说,最好不要使用VR产品。特别是目前市场上廉价VR眼镜混入市场,对眼睛的伤害更是巨大。按照国际专业标准,VR眼镜屏幕的刷新率要达到90Hz以上才能够提供较为舒适的视觉体验(高端PC版产品能做到),低于这个标准不但对视力伤害较大,而且还可能由不良视觉体验导致身体不适,例如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也是很多用户单次佩戴VR眼镜时长很短的主要原因。
结语
至于手机、电脑辐射对于生育和身体机能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根据国家标准和欧盟等标准来看,这些电子设备的辐射似乎都难以真正危害身体。有趣的是,这些电子设备产生的辐射量远低于天然阳光,何况自然阳光中的紫外线还会产生真正的辐射危害,所以如果受得了阳光,就不该受不了所谓的手机、电脑等辐射。从监测数据来看,只要避免长时间通话,使用耳机通话和避免长时间手机上网等都是减少辐射影响的好办法。而VR眼镜用户则应该尽量选用高端优质设备进行单次短时间体验比较好,避免蓝光长时间的影响。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