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决网络中立性!昨天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以3:2的表决结果推翻了2015年的一项关键决议,废除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期确立的网络中立性监管政策。什么是网络中立性?其核心原则是,互联网服务商(ISP)属于公用事业机构。因此,他们必须平等对待所有的网络流量,不得封锁或是限速互联网内容,也不得对部分网站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快速通道”。这就是外界所称的“三不原则”——不得封锁、不得限速、不得付费优先。
FCC今日推翻2015年的决议,简单的说,是给无线运营商和有线运营商松了绑,规定他们有权区别对待不同的互联网内容和服务。这意味着,网络运营商有权进行区别性网络限速,给自己或是合作伙伴的内容服务提供优先流量待遇;可以实施“付费优先”政策,迫使互联网公司为自己的内容服务向运营商支付快速通道费用。
网络中立性问题的背后,是立场鲜明的两派力量。一派是网络运营商,他们希望借助自己修建的信息高速公路获取更多利益;另一派则是互联网公司,他们担心自己未来将被迫向运营商支付买路钱,处于不利的竞争境地。而诸多互联网活动人士则站在互联网公司一边,反对网络运营商控制和区别对待互联网内容。
在FCC投票表决的背后,也是两派力量的利益争斗和角力。双方都竭尽所能的进行游说,营造舆论氛围。而投票表决的幕后,也出现了来自双方阵营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干扰,甚至包括炸弹威胁、水军留言、黑客攻击等极端手段。
就在FCC委员会周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总部进行投票表决之前,安保人员突然冲进会议室,表情极为严肃地命令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撤离,而且不得携带任何物品。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安保人员没有进行任何解释。虽然参会人士一头雾水,现场所有人员很快离开了会议室,其中包括FCC官员以及现场观摩的维权人士和新闻记者。
▲安保人员将现场所有人请出了会议室
他们一直在外部等待,而即便是FCC的官员也对这一突发情况一无所知。随后美国国土安全部(DHS)的发言人揭开了谜底。美国东部时间周四中午12点35分左右,国土安全部接到了匿名电话,声称在FCC总部设置了炸弹,其中一枚就放置在会议室,而且炸弹会在半个小时之内爆炸。
虽然当天FCC的安保人员已经对所有进入总部的人员进行了安全检查。但接到这个炸弹威胁电话之后,安保人员不敢掉以轻心,立即冲入了会议室。在撤离所有参会人员之后,他们派出专业爆炸品搜查犬对会议室以及FCC总部进行了详细搜查,却没有发现任何爆炸物。显然,这是一起虚假爆炸威胁,目的就是迫使FCC无法正常进行投票表决。
FCC面临的并不仅仅是炸弹威胁,还有黑客攻击。为了报复和威胁FCC,黑客组织Anonymous向美国主流媒体发送电子邮件,声称他们已经获得了FCC诸多官员,甚至是三名投票否决网络中立性的共和党委员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FCC主席帕伊的社会安全号、家庭地址以及出生日期。(在美国这三个信息泄露,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包括银行账户被盗、信用卡被盗刷等等。)
▲黑客威胁FCC主席
与此同时,Anonymous通过社交网站向FCC主席帕伊发出直接威胁,“我们会采取一切手段,让这些人(三名投票的委员)意识到他们犯下了多么严重的错误。我们会找你们算账,等着瞧吧(We will come after you。Expect us。)”。黑客组织还声称,他们已经向FCC邮寄了爆炸物。
在投票之前的公众征询意见环节,也传出了用僵尸粉和水军留言的丑闻。在FCC投票表决之前,曾经公开在官网向美国公众征求意见。皮尤调查显示,在超过2200万个评论之中,有94%都属于多次提交的内容,一些重复评论甚至被提交了数十万次,而一个”The Internet”的用户名甚至提交了1.7万次评论,而“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或是“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这样的人名也出现了数千次。
此外,更有接近200万个支持FCC撤销网络中立性的评论,则来自身份被盗用的僵尸账号。其中,甚至还出现了去年已经过世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得主帕蒂·杜克(Patty Duke)。目前纽约检察长埃里克·施奈德曼(Eric Schneiderman)正在对此展开调查。显然,这些重复评论和虚假账号是有组织行为,意在制造舆论压力。
实际上,在FCC此次投票之前,结果已经在普遍预料之中。FCC现任主席安杰特·帕伊(Ajit Pai)一直坚决反对网络中立性,他在2015年就投下了反对票。他此前已经多次公开表示,需要给网络运营商松绑,鼓励他们投资进行无线和宽带网络铺设与升级。
FCC属于美国联邦监管机构,五名投票委员遵循多数表决原则。此次三位共和党委员“简单粗暴”地以3:2压倒了两位民主党委员,推翻了网络中立性原则。至少在下届总统大选之前,在参众两院完成中期改选之前,FCC都不太可能重新倾向互联网公司,再次树立网络中立性原则。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