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为小编文奇拍摄
有时候又需要稍微小一点的光圈,容纳进更多的内容。
▲照片为摄影师梓伊拍摄
在拍摄对象的选择上,那肯定是要选一些好看的、有意义的场景、人物来进行拍摄。比如下面这张,就是哈尔滨中央大街每年都有的音乐节上的演奏者。
▲小编文奇摄于哈尔滨中央大街
这里说一点,至于色调的选择是黑白还是彩色还是单色,取决于画面噪点、光线环境。最最重要的是摄影师所要表达的寓意。上面这一张,真实的场景其实是十分昏暗的,碍于手里设备的局限,以及抓拍的必要,不能使用长曝光来提高画质。因此,可以在后期处理上选择黑白,来降低噪点的同时还能增加质感。(比如华为p系列、mate系列手机的黑白模式,增加”质感“又”减少”噪点)
▲摄于泰国曼谷
这张图片同理,背景颜色杂乱,处理成黑白之后,画面干净了不少。
▲照片为摄影师文奇拍摄
有时候,街头摄影总给人感觉复古又文艺的气质,因此后期调教出胶片质感也是不错的选择。上图中老夫妇的神态,一纵即逝。因此,快门速度相对来说也不应该太慢,太慢会导致人物动作造成的虚影。但是根据表现意境的不同,有时候还需要适当放慢快门速度,以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如下图
▲照片为小编文奇使用Note8拍摄(手机长曝光稳定性差,所以有些抖动)
还有一点后期技巧值得注意
▲上图为小编在“一滩臭水沟”旁边拍摄的,之所以隐藏了臭水沟的肮脏属性,一是适当剪裁画面,二是反转画面。大家可以把手机倒过来看,这张照片是不是就少了很多“逼格”?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拍摄角度可以供大家参考。比如小编拍摄的以上两张图,第一张是逆光拍摄,后期加了一点暗角,虽然照片光线宽容度不高,但是也正好符合了后期初衷——隐藏人物细节:照片完成了刻画了人物轮廓的任务,完成了摄影师的初衷,此时就不需要更多的细节了。
第二张照片,相机放在地面上拍摄,地面占据了约二分之一的画面内容,形成了上下对称的构图。图中人物神态也很重要,如果这张照片中的人物都在盯着镜头看,一是说明摄影师被发现了,破坏了摄影师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身份。
▲上图为小编文奇拍摄
根据实地气候环境调色也是必不可少的后期环节。哈尔滨冬天气候寒冷,如果这张照片调成暖色调就会显得格格不入。因此调成冷色调是十分必要的。一是突出了气候寒冷,二是突出了在寒冷天气中大家互相关心的人文气氛。
▲摄于泰国曼谷
这张照片中,小孩子正在往别处看,适当的倾斜构图加之不过分的背景虚化,可以表现出被拍摄主体所处的大环境,同时也突出了人物。
▲摄于松花江边
此图中,小编将被拍摄人物放置右侧,左侧留白。加之被拍摄主体的背影、神态,可以突出摄影师想要表达的那种“孤独感”。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最重要的还是那句话“最重要的不是摄影器材”而是,取景器后面那颗会思考的脑袋。即便是用手机拍摄,大师同样能拍出顶级的照片。一张好照片的背后,好的器材有影响,但绝不会是主要影响。
此外,街头人文摄影有句话是最重要的:有故事的照片才是好照片。
今后,IT之家还会为大家带来手机摄影教程、人像摄影教程、照片后期教程等等,小编会循序渐进一篇一篇的向之家的网友们讲授摄影的技巧,希望大家多多关注。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