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预计“洞察号”将飞行半年左右,于2018年11月26日在火星着陆,“洞察号”将是首颗主要用于对火星内部情况进行考察的探测器。
这些数据将让科学家们了解火星内部的情况,并与地球的情况进行对比,而这种对比的结果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大约46亿年前,类地行星形成演化机制的认识。
科学家们认为火星应该拥有一个金属内核,一个密度较大的火星地幔,以及一个密度较小的火星地壳。但这几个圈层的具体分界线在何处,还不是很清楚。“洞察号”探测器项目首席科学家布鲁斯·巴奈特(Bruce Banerdt)博士表示:“随着地震波在火星内部传播,它会反映其沿途物质与结构信息,比如穿过不同的岩层。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在地震图上观察到,最终这些数据将让我们绘制出火星内部的立体结构图。”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