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移动应用创新大赛于3月份启动,6月份完成了初赛评审,将于9月中旬进行决赛。而在8月27日于上海浦东苹果应用设计开发加速器中举行的夏令营活动,可以说是今年“移动应用创新赛”决赛的前期培训,进入决赛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开发者们将在此集中培训、和苹果的开发专家们沟通学习。
开营第一天,IT之家有机会前往苹果应用设计开发加速器中探营,并和开发者们交流,了解它们的作品,以及苹果在背后扮演的角色。
开场:最年轻的开发者们,和苹果的期许
27日上午,小编来到了位于上海市源深路的苹果应用设计开发加速器(以下简称加速器)办公室,这里是苹果专家团队和开发者与App社区其他成员相聚交流的地方,内部空间宽敞,装修设计秉承苹果一贯的简洁舒适的风格。
上午10点,苹果大中华区DR(开发者关系)负责人谢恩伟在加速器内部的报告厅内作了本届夏令营的开场演讲。
在演讲中,谢恩伟表示:“今天在坐的是被苹果邀请至加速器中年龄最小的一批开发者。”他介绍称,苹果应用设计开发加速器在今年7月9日正式向开发者开放,用于将国内最好的一批开发者聚集起来,通过苹果的一系列技术支援,包括本地技术支援以及全球技术支援,帮助开发者学习苹果最新的技术,完善一些已经很优秀的iOS作品。
同时,谢恩伟在演讲中透露:
今年的创新大赛也是破纪录的一届……今年总共有1593个团队参加了竞赛,其中有1070个作品从初赛走到现在,而在坐的代表了最终选出来的30款作品。
IT之家小编也顺手翻了一下参加移动应用创新赛往年的参赛团队和作品的数据,从2016年到2018年,参赛团队的数量分别是360、500、820,而参赛作品的数量分别是361、463、591,对比今年的数据,确实是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
在演讲最后,谢恩伟还表达了自己对参赛的开发者们的期许和愿景,他表示,并不希望大家止步于移动应用创新赛,大赛只是一个起点,希望大家不仅是在创新大赛中将自己的作品做出来,更应该思考怎样能够真正将这些创新的作品带给广大的消费者,为他们带来快乐。苹果也是不光会参与到今年的大赛中,也希望通过自身的技术能力、通过开发者关系团队,一路护航,衔接好参会的广大开发者。
引路:两位往届大赛获奖者,两条不同的路
在谢恩伟的开场结束前后,我们都在和两位往届“移动应用创新赛”获奖团队的代表进行交流,对于今年参加比赛的年轻开发者而言,这两位无疑可算是“过来人”了,他们对于大赛获奖以及自己开发生涯的体验、感悟对于年轻一代显然更具有启发意义——这么说显得他们好像年纪很大,但其实两位都是“恰同学少年”。
第一位开发者是女生,名为吴宋若瑶,是去年大赛特等奖团队的成员,他们开发的软件为《Mind Band》,这是一款AI自动编曲应用,它能够通过场景信息进行AI音乐创作,比如读取用户输入的文本、相片、天气、视频等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和音乐生成,而在移动端它可以帮助热爱音乐但不通乐理知识的人进行编曲。
在这款应用获得去年移动应用创新赛特等奖之后,吴宋若瑶和她的团队并没有停止脚步,而是对软件的定位和功能进行了调整,目的是以生活和音乐为核心打造一款人人都可以用的音乐应用软件。在现场,她也演示了用这款软件为随机拍摄的一段视频智能配上音乐,效果听起来很应景。
谈到移动创新应用大赛对自己的影响时,吴宋若瑶称这个赛事为自己和团队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想法的契机,参加这个比赛的经历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就是“打破边界”。她表示,当时参加这个比赛时,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作品的设计,而且自学了iOS的开发,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苹果提供的强力帮助。参加比赛也是他们第一次去动手实现自己的创意,比赛的经历也让她明确了自己的职业方向,同时,她们的团队也在不断吸收新的成员。
▲吴宋若瑶参赛作品的技术框架
今年6月,吴宋若瑶受邀参加了苹果的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这一经历除了让自己认识了更多的开发者伙伴和作品,也让她看到了苹果对全球开发者和设计者提供的更多帮助和支持。
第二位开发者叫李晨啸,他和他的团队获得了2017年移动应用创新赛的一等奖,和吴宋若瑶相似的是,他的作品也是一款将音乐和AI结合的软件。这是一款能够将人们运动时的步伐和节奏结合,利用智能手机上的传感器采集运动数据,并借助人工智能和算法生成音乐的应用,从而让每个用户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节奏。李晨啸表示,目前这款应用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了26万。现在,他已经以原本团队为框架,注册了公司自己的公司,开始了创业之路。
对于移动应用创新大赛,李晨啸认为这对很多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大赛,很多天才般的想法就不会成为现实。
至于苹果在这个项目中起到的帮助,李晨啸主要和我们分享了技术和商业这两个方面,他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他们团队的参赛作品在刚开始尝试上架AppStore时,因为很多功能完成度低、体验差而被打了回来,而苹果方面负责大赛跟进的成员则不厌其烦的帮助他们和总部做对接,发现并解决产品的问题,从而能让应用成功上架。
同时苹果在上海的加速器团队也会及时和他们分享最新的技术并邀请他们参加培训,对于团队在技术上的提升自然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苹果也为他和团队提供了和行业领军人物沟通的机会。
当然,它的作品也曾经被推上App Store的《Today》页面,对于李晨啸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助力,因为这当天即为他们的产品带来了超过10万的下载量,这对于独立开发团队来说自然是可遇不可求的。
▲李晨啸在演示自己的作品
有意思的是,当天的两位创新赛“前辈”获奖者的作品都是将音乐和AI结合的创意,IT之家小编觉得这的确是一个相当酷的想法,而且在未来也应该会有很多现实的应用场景,例如和硬件的结合。在分享环节后,IT之家小编也和李晨啸聊到了音乐AI和硬件结合的方向,应为我们知道苹果也是一家非常关注音乐的公司,那么这样的技术有没有可能和苹果的产品进行结合?李晨啸则表示自己也正在考虑这个方向,此前也曾尝试过Apple Wach,将手表的运动健康属性和音乐进行结合。李晨啸称他也正在寻找更多和硬件结合的场景。
总结来说,这两位往届创新赛的获奖者可以说是两个典型的代表,一位是以此为机会在学术上有了更高的发展,一位则是走上了创业之路,无论哪一种,这样的经历都让他们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对后来的开发者们也是一种“引路”。
憧憬:来这,是为了提升自己,竞技场见
上午大约11点左右,IT之家获得和参加本届创新赛的学生开发者们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他们基本上都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很多也是通过往届的学长学姐们了解了创新赛,从而被大赛吸引,前来参加,当然,也有很多是通过苹果在学校的iOS Club活动了解了大赛。
例如IT之家采访的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张赛东,他就是通过参加往届“移动应用创新赛”的学长推荐,而参加今年的比赛的。他参赛的作品是一款AR应用,可以利用手机摄像头结合AR功能在现实的取景画面中进行作画,可以用于位置导航等,同时这款应用还结合了AI功能,能够智能识别物体。当然,接受IT之家采访时,他的作品还不完善,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功能尚未完成,当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通过这次苹果提供的夏令营培训机会来集中解决。
现场也有媒体聊到了他的作品是否使用了苹果的ARkit,张赛东予以了肯定,并表示ARkit在使用时并不困难,因为苹果对API封装地非常好,包含了数十个子类,他们使用到了AR Anchor、AR Camera、AR Session等子类,使用的时候因为苹果提供了可视化编程的框架,所以用起来可以提高开发的效率。
另外,IT之家也问到在开发中和AI识别相关的训练是否也是自己进行,张赛东则表示有自己训练的模型,也会采用苹果官方提供的训练模型。
而在谈到参加这次夏令营有什么期待和收获时,张赛东说,来到夏令营后,可以和来自浙大、同济等高校的指导教师进行更多交流,以打磨自己的移动应用产品,同时也很期待在决赛中和其他的团队同场竞技。
细究:一对一咨询,答疑解惑最好的途径
27日下午,苹果在夏令营活动中组织了让参赛开发团队和来自苹果的专家工程师一对一咨询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开发者们可以向专家大佬们咨询自己在开发作品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技术难题,尽管因为人数较多,每个团队咨询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对于参赛者们来说,显然是一个难得且宝贵的答疑解惑的机会。IT之家也在答疑室内旁听了开发者团队和苹果工程师们交流的过程。
小编总共旁听了三支团队与苹果工程师沟通交流的过程,这三支团队分别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他们的参赛作品也各不相同,有做智能手表上运动健康软件的,有做方便人们记录旅行见闻的应用的,也有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刺绣的App。
交流过程中,小编在旁边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些学生开发者们非常珍惜和苹果专家交流的机会,咨询的问题也很多,基本上每个团队都会超时,直到工作人员提醒时间到了才有些不舍地来开咨询室。而苹果的工程师们则能够耐心解答每一个团队咨询的每一个问题,可以看出小编旁听的这位工程师经验是十分老道的,小开发者们提出的每个问题,他都能够第一时间给出准确的解决方向——没错,是解决方向,主要是帮助开发者们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方向上进行点拨,只有当开发者们亲手解决问题时,才能真正获得提升。
咨询活动的间隙,小编采访了来自湖南工业大学的张驰和李隽丰同学,他们的作品是一款帮助人们记录旅行中点点滴滴的应用。两位同学今年都是大二,第一次听说移动应用创新赛是通过一位学长的介绍。
小编在旁听时注意到,他们在咨询苹果工程师时最主要的问题是关于AI人脸识别信息的筛选。IT之家就这个问题询问了张驰,他表示,因为自己目前只是大二,对于深度学习的算法还不很了解,只能使用现有的模型。关于咨询的问题,其实自己也有一些想法,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的模型,但是不清楚是不是要这么做和怎么做。而经过苹果工程师的解答和点拨后,张驰明确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对于具体如何去做,虽然还不是门儿清,但张驰认为按照刚才苹果工程师给的建议方向,自己去补充了解相关的知识,是能够顺利解决的。
参加这个比赛,张驰认为无论是否获奖,自己都是受益良多的,他主要说了两点:
一是感觉参加这个比赛确实是挺促进自己所学的东西的,一方面是团队,团队很重要,如果只有我,首先我根本不懂设计,做不出美观的应用界面;第二个是以赛促学,我学到了更多不一样的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更好的学校的朋友,了解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左李隽丰,右张驰
在聊天中,IT之家还谈到了参加创新赛,准备作品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乐趣或有趣的事情和大家分享。听到这个问题,李隽丰拍了拍张驰的肩膀,打趣地说:“哈哈,天天熬夜挺有乐趣的……”
张驰则腼腆地笑了笑,思考了一会然后说:“因为我是做iOS开发的嘛,就觉的在大学里能够自己做出一个App,这种成就感就是一种乐趣,最近我也是打算加入苹果的开发者计划,打算上架自己的App,还有就是当初选择计算机的专业也是因为喜欢,开发过程中的乐趣也来自对这个专业的喜爱。”
作为团队里唯一写代码的成员,张驰表示今后也会优先去做iOS平台的开发者,他喜欢苹果开发平台里的简洁和高效。
就拿Create ML来说吧,我有很多同学是搞安卓的,据我了解他们那边就没有这种能够集成到本地的机器学习的模型框架,就是把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放到App里面,不经过服务端去进行机器学习的应用,还有就是感觉iOS这边只要下载一个XCode,不用部署复杂的开发环境,对新手来说是很友好方便的。
张驰对IT之家说。
结语: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2019年的苹果“移动应用创新赛”夏令营活动会持续三天,IT之家小编探访的只是第一天的内容。一天下来,感觉还是干货满满的,苹果对学生开发者们的培训项目安排得也是满满当当。
数据显示,2019年6月,苹果的开发平台在大中华区共拥有超过250万名的开发者,自2010年App Store在中国上线以来,开发者们通过在iPhone和其他Apple设备上面向全球用户销售所赚取的收入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过去一年的占比就达30%以上。
在明确表示公司未来增长将不会集中在其硬件上,而是在软件服务的背景下,怎样更好地扶持、服务开发者,成为苹果必须思考的问题,这背后,不仅涉及到开发者的收入,也涉及到开发者们人生价值的实现。事实上,像27日这样的创新赛夏令营活动,在以往苹果很少主动对媒体以及外界进行推广,而小编相信在这之后,苹果类似的动作也会越来越多。
而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能够更多接触到苹果生态下的这群开发者们的生活、工作状态,这无论是对苹果,还是对开发者,或者是对行业,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活动中,看着那一群身着桔色T恤、头角峥嵘的学生开发者们,小编心中反复想起活动中一位媒体朋友的感叹:他们就是未来将要支撑着苹果整个开发生态的一群人啊……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不外如是。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