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企业在全球竞争力的下降,美国政府越来越频繁地利用该国法律所设置的司法陷阱来打击竞争对手,在科技领域尤甚。
2019年,美国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对华为实施包括且不限于人身拘禁、实体清单、施压他国、扶持本国企业、投资华为竞争对手(计划)等,从立法、行政、司法、外交、舆论层面全方位打击,不仅激起了国人的极大反感,也让前法国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出版的《美国陷阱》一书在中国名声大噪。这本书通过皮耶鲁齐的亲身经历,揭露了美国政府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
华为事件尚未平息,号称“专网小华为”的中国专网龙头企业海能达,遭遇美国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以下简称摩托罗拉系统)的“美国陷阱”。据彭博社报道,摩托罗拉系统起诉海能达窃取关键的双向无线电技术商业机密得到美国法院支持,法庭判决其获得7.646亿美元的赔付。
这个案例,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华为如今的遭遇,更能够联想到2003年思科用司法诉讼将华为逼出美国市场,所用的手段,如出一辙。
那么,美国在16年后的2019年不得不政府亲自上场对付华为,摩托罗拉系统用司法手段阻扰海能达市场竞争的图谋,又能否成功?
对于美国的法律语境,笔者并不了解,不过这不妨碍笔者穿透这起诉讼,观察摩托罗拉系统的真正图谋。以美国司法部近日对华为发起的指控为例,将过往不在意的民事纠纷从故纸堆里扒出来,强行升级为刑事案件,可笑至极。从法律层面讨论摩托罗拉系统的手段,没有太大意义。
摩托罗拉系统对海能达施加美式司法武器,原因有两个,既要钱,更要命。要海能达的钱;要摩托罗拉系统自己的命。
要钱:7.646亿美元对于专网领域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一笔天价,抵得上摩托罗拉系统一年的净利润。打个官司就能挣一年的钱,何乐而不为?
要命:摩托罗拉系统是专网行业的全球老大。但在摩托罗拉系统发起官司前,海能达已经在全球专网市场攻城略地,并打进了美国本土市场,这犯了摩托罗拉系统的大忌。在美国市场,摩托罗拉系统一家独大,高价卖货,赚取超额利润,曾受到美国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的报告抨击。
海能达竟然在美国接连获得订单,如何让摩托罗拉系统不惊慌?如果在美国专网市场能够自由竞争,产品价格必然会大幅下降,摩托罗拉系统本不宽裕的日子,恐怕就过不下去了。
据彭博社报道,摩托罗拉系统的律师直接表示,他们将寻求命令阻止海能达在美国的销售。
海能达发言人则表示,海能达对陪审团的裁决感到失望。海能达尊重但不认同陪审团的意见,目前正在考虑寻求所有的上诉选择。
这起官司的审判花了三个月,但摩托罗拉系统对海能达的“司法竞争”可以追溯到5年之前。
2015年3月,海能达子公司HMF赢得了荷兰国家公共安全系统订单,价值约1亿欧元。竞标失利的摩托罗拉系统,与KPN、Koning&Hartman组成的联合投标方KMK随即向荷兰政府提起了法律诉讼,意图拉海能达下马。2015年6月,荷兰海牙法庭判决KMK败诉,海能达获得胜利。目前,该项目已执行1.28亿欧元。
2017年3月,海能达在美国参展前夕,摩托罗拉系统突然发难,向美国ITC提出申请,请求ITC对海能达及海能达全资孙公司HYTERA AMERICA,INC.和HYTERA COMMUNICATIONS AMERICA(WEST),INC.涉嫌专利侵权的对讲机设备和系统、相关软件及其组件出口至美国的事项展开调查,希望将海能达封杀在美国市场之外。
近3年来,双方在法庭上你来我往,互有胜负。本次诉讼发生在2019年11月,之前海能达也反诉摩托罗拉系统涉嫌垄断,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恶意诉讼,干扰海能达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扰乱市场,遏制竞争,增加海能达开展业务的成本。针对摩托罗拉系统的反垄断案件,正在芝加哥等待另一位法官的裁决。
这起官司也不会让双方结束竞争。近年来,海能达通过在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市场一系列并购整合,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专网解决方案供应商,产品销售遍及全球,在多个市场已经形成对摩托罗拉系统的相对优势。法律层面的事情,交给法律去解决,目前只能选择相信法官能够不受政治影响,公正审理;但在市场层面,双方的竞争还将持续下去。
一如2003年,思科对华为发起诉讼,到2020年,思科已无法帮助美国政府遏制华为。
因为,美国本土缺乏竞争,华为的美国竞争对手已经因为失去竞争力,全部消失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