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在奥迪累计卖出去的 169.28 万辆新车中,有 72.63 万辆销量都是在中国产生的,奥迪在中国的汽车销量占据了总销量的 42.9%,而中国是奥迪在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呈现出正增长的细分市场。由此可见,奥迪之所以能在 2020 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和中国市场脱不开关系。
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奥迪纯电动 e-tron 系列是该品牌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受欢迎的纯电动车型,与 2019 年对比,其增长了近 80%。
其实早在 2018 年,奥迪就开始实施 “转型计划”,并且该计划为奥迪集团节约了多达 26 亿欧元的开支。自从奥迪启动转型以来,同时为该品牌释放了 70 亿欧元的财务空间,并计划通过成本和收入方面的措施,到 2022 年为公司带来约 150 亿欧元的财务效应。
奥迪接下来的计划是全力进行电动化转型,它未来将加强混动系列车型,并且在 2025 年以前推出超过 20 款纯电动车型。转型的目标是在2025 年全球交付量中有三分之一是来自纯电动或者混动车型。
那么问题来了,奥迪集团从 2018 年就开始了它的转型计划,怎么如今在汽车市场上面都没有取得亮眼的表现呢?是不是它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障碍呢?
小雷觉得奥迪是想为了之后发展电动化道路做铺垫。众所周知,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不再是过去 “单纯”的新能源汽车了,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不仅需要强劲的动力电池提供超长的续航能力,还需要有智能化的汽车科技软件,让消费者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面对着 “新四化”的浪潮,大众集团作为奥迪的 “老大哥”,又怎么可能让它在这一波浪潮中失去优势呢?在去年奥迪年度股东大会上,大众通过挤压式并购(squeeze-out)的方式,将奥迪集团所有原小股东持有的股份都整合在了自己手上,官方称这一波操作能让奥迪在未来发展中仍能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
确实,大众集团如果能够将小股东的股份全部整合在自己的手里,在奥迪年度股东大会上说话和办事情就都能直接一点,没有那么多阻碍。不然的话,奥迪内部的 “保守派”和 “激进派”在喋喋不休,讨论半天都没有给出个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样磨磨唧唧就会失去转型的先机。
另外,为了更好地转型,大众与奥迪在去年年中还成立了 Car.Software Organization 计划。该计划将为集团所有品牌开发出一套统一的电子架构和操作系统,打造出真正属于大众集团的 “自主开发软件平台”,并且为未来五年内将集团所使用的自产软件比例从现有的 10% 提升至 60%。
当然了,目前该平台还在大众的研发阶段,要等到2024 年底才正式投入使用,首款搭载该软件平台的车型将是 Artemis 项目下的奥迪车型。不过,大众集团祖上富有,拥有很多优秀的平台,未来奥迪旗下的新能源车型将围绕 MLB evo、J1、MEB 以及 PPE 平台打造。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团与奥迪合作成立的全新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公司,从 2024 年开始将基于 PPE 平台打造奥迪纯电动车型。
在动力电池方面,大众集团在 3 月 15 号举行的 “动力日”帮它解决了这个问题,大众 “动力日”上,发布了其未来新能源汽车构架,其构架将电芯、电池系统、初次使用、二次使用及回收利用统一化,实现了在同一部门中的闭环运营。
大众集团未来将采用植入智能化技术的标准电芯,并做好了磷酸铁锂、高锰、镍钴锰和固态电池的布局。大众集团认为固态电池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使用动力电池的最终形态,这是因为该电池有着简单的构造以及更好的性能。最关键的是,大众集团预计在 2025 年研发出充电至 80% 以上仅需 12 分钟的固态电池。
相比起特斯拉的 “电池日”,大众的 “动力日”显得更加务实一些。大众毕竟是百年老字号,它在各个方面都积累了经验,而且眼光毒辣,能一眼看出转型电动化的所需重点,并能冷静处理转型道路上的障碍。
当然了,大众集团和奥迪集团毕竟是一家人,有好东西肯定要一起分享,这就意味着奥迪一下子就拥有软件平台、新能源汽车构架以及动力电池这三个转型要素,它自己再从中学习或者总结技术,那它在转型电动化的路上就会走得更加顺畅一些。
相比起奔驰和宝马,奥迪早就开始布局起了转型电动化,并且旗下纯电动 e-tron 系列车型在新能源市场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它还有大众这位老大哥在后面 “撑腰”,即便是走错了路也会被大众 “强行”拉回来。
这么说吧,小雷觉得不管未来市场如何变化,只要奥迪以及奔驰和宝马都积极转型,该是它们的市场份额还是它们的,毕竟有着上百年历史的 BBA 确实是香。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