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1 月 8 日下午消息,据报道,在 CEO 蒂姆・库克(Tim Cook)的领导下,苹果公司的市值近日突破 3 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增长逾 7 亿美元。这其中,库克的功劳有多大呢?
在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两年后,甲骨文 CEO 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表示,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将不可避免地摔倒。他还说,这一结果并不难预测,只要看看 1985 年乔布斯被赶下台后,苹果内部所发生的一切,就可想而知了。
2013 年,埃里森告诉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Charlie Rose):“我们已经知道,也看到了,还经历过。”他的手指画着一条向上的曲线,代表着苹果在乔布斯的第一个任期内取得的不同寻常的成功。随后,他的手指又掉了下来,代表着乔布斯离开后的表现。
埃里森说:“1997 年,当乔布斯回归后,苹果的曲线再次往上走。如今,我们再次看到没有乔布斯的苹果,又一个不同的降幅。乔布斯是不可替代的。”
如今看来,很少有预测像现在这样“被打脸”。作为乔布斯的继任者,库克领导苹果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胜利,甚至连以下这组数字也不足以说明问题:从 2011 年 8 月库克接手苹果以来,到本周市值达到 3 万亿美元,苹果的市值每天增长逾 7 亿美元。
当然,当时也不只埃里森一人怀疑过库克。业内作家特里普・米克尔(Tripp Mickle)表示,当库克被任命为苹果新任 CEO 时,怀疑的情绪无处不在。
不可否认,苹果市值异乎寻常的增长,是乔布斯开启的大规模智能手机时代的成果。尽管如此,即使是最崇拜乔布斯的人也不得不承认,他们低估或误解了库克的能力,从供应链专业知识到外交技巧。
在 1997 年到 2011 年,乔布斯的第二次掌权期间,苹果一直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并树立了颠覆性创新者的典范,即通过单一的产品颠覆整个行业。IMac、iPod、iPhone 和 iPad(均为乔布斯时代的产品)的发布,改变了行业面貌。但库克并不符合这种模式,他的才华在于,那些受欢迎的传统习惯没有真正理解的领域,更不用说承认了。
硅谷 Constellation Review 公司董事长瑞恩・王(Ray Wang)表示:“史蒂夫是一位有远见的煽动者,而蒂姆是一位效率专家,运营大师。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这两种人都需要。既需要一个能想出让人兴奋的好点子的人,也需要一个能在市场上大规模推出这个点子的人。”
库克的支持者认为,他主要改变了苹果的属性。在他掌舵期间,苹果的年营收从他接手第一年的 1080 亿美元,激增至 2021 年的 3650 亿美元。互联网业务利润从 260 亿美元增至 950 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库克还打造了一个供应商帝国,从苹果的生态系统中挤出每一分钱,并从 App 零售商和几乎 8 亿为数字媒体付费的潜在潜在客户那里,逐渐获得了经常性收入。在这大大降低了苹果对 iPhone 的依赖,并将公司股价推到新的高度,当前的市盈率是十年前的三倍。米克尔说:“库克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对供应商的培育。”
在库克掌权的头十年里,苹果推出了两种主要的产品,AirPods 无线耳机和 Apple Watch 智能手表。如今,它们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分别占据了 25% 和 31% 的市场份额。虽然如此,苹果的供应商部门(suppliers division)还是要重要的。去年,该部门实现了近 700 亿美元的利润,大约是 Mac、iPad 或可穿戴设备部门的两倍,利润率为 70%。
瑞恩・王表示,不会仅仅依据下一个进步的想法,而对库克进行评分。毕竟,他已经建立一个硬件平台,到 2025 年可能贡献 25% 的利润。他说:“一个无与伦比的生态系统,一条无与伦比的供应链。在当前的供应链紧张局面下,苹果经受住了考验。”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企业学教授丹・王(Dan Wang)认为,在库克所取得的诸多成功中,让苹果的运营保持一致性是其中之一。
他说,乔布斯的业绩令人难以想象,但他对商品的管理意味着,营收本质上是不稳定的。丹・王说:“如果可以预测到用户日后的喜好,你就可以从中受益,并且赢家通吃。但是,如果你预测错了,就得承担后果。而库克则恰如其分地让苹果摆脱了,每次都要寻找一款新的热门产品的循环。”
此外,事实证明,库克还是一位熟练的外交官。他对购物者隐私的照顾,帮助苹果在普遍的反科技情绪中,避开欧盟的怒火。在中国,他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以扩大制造业务。如今,苹果在大中华区的年营收已达到 680 亿美元,比任何一家科技竞争对手的估值都要高。在美国,他通过吸引人们对前任美国总统自恋的关注,阻止了对苹果商品征收关税。
科技历史学家玛格丽特・奥玛拉(Margaret O‘Mara)称:“库克经常给前任美国总统打电话,两人关系很好。他非常精明地驾驭了世界商业的更广泛潮流,首先是前任美国总统的关税,然后是新冠肺炎疫情,苹果的估值已经反映出了这一点。如果是乔布斯继续领导苹果,这一切不会做得如此恰当。”
一些观察家认为,库克更加值得肯定之处是,他没有做的一些事情。与谷歌和 Facebook 将其用户信息货币化不同,苹果在很大程度上(尽管不是全部)避免了类似的做法,即哈佛大学教授肖莎娜・祖博夫(Shoshana Zuboff)所认为的“监视资本主义”(surveillance capitalism)。
此外,苹果还做出了一个有意的“挥霍”之举。在库克掌权期间,苹果进行了最划算的交易,即以 30 亿美元收购耳机制造商和流媒体服务 Beats。
当然,也有一些产品失败的案例。例如,HomePod 智能音箱没有赢得消费者的芳心,地图业务被搞砸了,试着组装一辆自动驾驶汽车也遇到了挫折。但是,几乎没有什么错误是真正致命的。
在此期间,苹果每年都基本按期推出产品迭代,消费者也愿意为此支付溢价。当前,iPhone 市场份额虽然只有 17%,但却霸占了全球智能手机利润的 80%。
瑞恩・王认为,库克的最大成就之一在于,能敏锐地意识到,苹果必须竞争的地方和必须放弃的地方。他说:“库克的日常工作就是,告诉员工不该做什么,因为选择很多。比如,苹果明天可能会买下爱尔兰,这就是它的荒谬之处。库克所展现出的成熟和管家风范,与政治家不相上下。”
华尔街喜欢库克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股票回购。在库克任期的前十年,苹果的股票数量减少了 37%,从拆分调整后的 260 亿股降至今年的 160 亿股。相应地,每股收益达到了之前的 5.6 倍。因此,虽然苹果的市值在过去 10 年里增长了 8 倍,但股价却上涨了 13 倍。
其二是,在经历了 17 年的暂停后,苹果于 2012 年开始支付股息。整体而言,库克掌权期间,公司股东每年获得 33% 的收益。如果有人在库克被任命为 CEO 的当天投资了 1 万美元,并将所有股息再投资,那么这笔钱可能会比现在的 20 万美元更值钱。
对于苹果 3 万亿美元的市值,是否全部或大部分的功劳都归功于库克,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十年,苹果市值增加了约 2.7 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微软增加了 2.1 万亿美元,Alphabet 增加了 1.6 万亿美元,而亚马逊增加了 1.5 万亿美元。
最难解释的是,在整个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苹果的股价出现了戏剧性增长。作为“在家办公”模式的受益者,自 2020 年 1 月以来,苹果的股价已经翻了一番多。
历史学家奥玛拉称,Netscape(网景)1995 年上市,发行价从 14 美元调高至 28 美元。即便如此,在首日交易中,该股还是涨至每股 75 美元,但市值只有约 30 亿美元。而如今,像 Rivian 这样的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虽然只交付了 150 辆汽车,但市值却相当月 Netscape 的约 50 倍。
奥玛拉:“这突显了世界金融体系的疯狂。所有地方都有相当多的钱。”
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 )教授罗恩・阿德纳(Ron Adner)认为,如果库克能做得和乔布斯一样好,苹果的表现可能会更好。
他说:“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成功地从 iPod 过渡到了 iPhone。iPhone 之所以如此明确,并不是因为它是一款差异化的手机(三星和 HTC 随后仿效),而是苹果与电信公司达成的协议。”
阿德纳说,在库克的领导下,苹果一再遭受“自我系统的诱惑”(egosystem lure),因为这位 CEO 太过执着于确保苹果的位置。
他说:“在良好的居住环境、资金、适当的生存、电视、教育和出版等方面,库克都做出了积极的表态。但是,在推动上述内容精确变革方面,效率却非常低下,缺乏让同伴支持他们计划的手段。”
无论苹果估值几何,乔布斯的名气如此之巨大,以至于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库克必须要推出一款独特的产品,如与特斯拉媲美的电动汽车,或者一副无与伦比的增强现实(AR)眼镜,才能真正巩固他的遗产。
贝恩咨询公司(Bain)负责美国零售观察的亚伦・切里斯(Aaron Cheris)称:“直至真正进入一个新产品类别,或者人们说,‘哦,天哪,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人提供这个’。库克也需要那个‘神奇的第二次’。”
切里斯还称,在苹果当前的管理团队中,大部分高管还是乔布斯时代的。据悉,在苹果主要的 12 位高管中,只有 3 位是在乔布斯去世后加盟苹果的。切里斯说:“库克并没有组建这个团队,主要还是继承了这个团队。”
而传记作者利安德・卡尼(Leander Kahney)则认为,库克的遗产已经根深蒂固。他认为,AirPods 和 Apple Watch 已经成长为标志性的产品,并且已经超越了巅峰时期的 iPod。
尽管如此,卡尼认为,库克并没有得到应得的赞誉,因为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同时也希望让公司不同的高管出现在舞台上。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