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ox .hd-fr

基于哈勃空间望远镜数据,我国科学家在“宇宙再电离”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2-01-11 11:01IT之家(长河)10评

IT之家 1 月 11 日消息,据上海天文台官网,近日,上海天文台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通过分析哈勃空间望远镜(HST)著名深场 GOODS-S 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一例 121 亿光年之外(红移 3.8)的具有莱曼电离光子逃逸的星系。这一星系的发现为探索星系驱动宇宙再电离过程提供了绝佳的研究对象。该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

IT之家了解到,据介绍,宇宙再电离过程,约发生在 130 亿年前,涉及宇宙中第一代天体的诞生和整体宇宙的最后一次重大相变。在这个过程中,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氢”在整体中性氢的环境里,在第一代恒星、星系和黑洞所产生的紫外光子的电离作用下,变成了整体电离氢。因此,宇宙再电离的研究是当前天文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正在飞向目的轨道的韦伯(JWST)空间望远镜和下一代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都将“宇宙再电离”纳入核心科学目标

然而,由于星系际介质的吸收以及流量信号随距离增加而减弱的效应,科学家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宇宙再电离时期星系所产生的莱曼电离光子对周围中性氢进行电离的过程。因此,在星系的莱曼电离光子逃逸问题上,仅局限于对中低红移处(红移 4 以下)的十多例具有莱曼电离光子逃逸的星系样本的研究。这些研究需要深度的紫外观测数据以获取红移后的莱曼电离光子(静止坐标系波长在 912 埃以下)的探测信号,来计算星系对中性氢的电离能力,从而理解宇宙再电离过程。

本次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空间紫外深场数据,对一批具有强发射线的星系进行了系统搜索,并发现其中一个星系 ——CDFS-6664—— 在哈勃紫外深场图像上具有信噪比超过 5 的探测。根据该星系的红移(3.797)可知,该信号来自莱曼电离光子的辐射,这说明该星系极有可能具有莱曼电离光子逃逸现象。科研人员表示:“我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星系的谱线形状和光谱能量分布均符合莱曼电离光子逃逸星系的特征,还发现该星系周围环境比较特殊,其附近存在的类星体等电离源极有可能对视线方向上的中性吸收体进行了电离,使得该星系的莱曼电离光子比其他星系更容易被我们观测到。综合这些证据,我们认为该星系属于现有观测中罕见的高红移莱曼电离光子逃逸星系(如图所示)。”这项工作主要基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的紫外深场 HDUV 数据。

▲ 图源:上海天文台官网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载IT之家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买广告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