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的新旗舰,刚交付三个月就陷入“质量”泥潭。
在刚过去的 6 月,蔚来 ET7 交付量突破 4000 辆,帮助蔚来汽车月销重新破万,回归第一梯队。
同样在最近,有蔚来 ET7 车主在社群中表示,自己的车辆还没出交付中心,车辆低压模块就出现故障,现场“趴窝”无法启动,当天没有把车提走。
而另一位车主也出现了类似问题,并在蔚来 App 上发帖并 @李斌称,自己刚提了 13 天的新车,在路上突然断电,电气设备全部失灵,连双闪灯都无法开启,所幸没有人员受伤。
▲ 蔚来 ET7 突然“趴窝”
此外,除了上述的“趴窝”问题之外,随着蔚来 ET7 大面积交付,在各大蔚来 ET7 社群中也出现了不少吐槽,四个门板都异响、后排坐垫不舒服、辅助驾驶功能少、右侧感知失灵......
“ET7 让我们等了一年多,结果就等来这?”有用户吐槽道。
这不禁就让人产生疑问,蔚来 ET7 作为蔚来的旗舰轿车,也是其 NT2.0 新平台的开山之作,怎么会出现这么多质量问题?厂家在交付前没有检查吗?一年半时间不够测试好吗?
那么,蔚来 ET7 自交付至今究竟出现了多少问题?问题目前是否解决?是否真能配上国产纯电轿车天花板的称号?车东西在深入调查大量 ET7 早期车主反馈的问题后,找到了一些答案。
车东西从各大车主社群上了解到,有车主表示自己的新车还没提车就趴窝、开了一周转向就故障、行驶中车辆突然断电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首先,有车主在车主群里称自己的新车还没提到手,就直接在蔚来交付中心趴窝了。
▲ 交付中心趴窝(源于网络)
根据车主描述,当时蔚来的交付专员正在给他讲解车辆功能,然后车辆仪表显示“请靠边停车,低压系统故障”,然后车辆仪表黑屏,当天没有把车提走。
据了解,该故障大概率是由于车辆小电瓶存在问题,而这个小电瓶是车辆的启动电源,所以导致车辆无法启动。并且该问题并不是上述车主的个例问题,有用户评论称“他已经见过 3~4 例小电瓶故障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车主称自己的车辆在行驶中突然“趴窝”。根据该车主描述,“趴窝”出现在提车后第 13 天,车辆当时正常行驶时,然后毫无征兆地突然断电,电气设备全部失效,只能依靠惯性缓慢停下。
▲ 用户描述出现故障过程
“双闪都没法开,更别提在后备箱的三角架了,只能被众人尴尬围观。”该车主描述道。
▲ 车辆行驶中趴窝
对此,蔚来的产品质量总监也承认该问题,表示已经紧急开发新软件版本修复问题,并称该问题是小概率情况,车机端可识别,售后可修复。
▲ 蔚来质量总监发文解释
此外,还有车主在社交平台上曝出车辆的转向系统出现故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无法转向,只能直线行驶。
根据图片显示,当时车辆中控显示 3 个故障码,分别为车道偏离预警功能故障、转向助力系统异常、泊车雷达系统故障。而此时,屏幕上还显示“你与蔚来 ET7 度过了 7 天”。
此后该用户表示,在检测后发现是车辆转向机出现问题,需要更换转向机总成。
▲ 提车一周出现转向故障
ET7 作为一辆智能电动车,智能化硬件绝对算是蔚来 ET7 的一大亮点,各种传感器、大算力芯片配置到顶。
▲ ET7 的感知硬件配置
总结来说,蔚来 ET7 的硬件配置可以算是未来一两年内的“顶配”。但在这堆明星硬件背后,对于消费者来说,能用的功能却没变得更多、更智能,反而有些“不适应”。
据 ET7 车主表示,目前蔚来 ET7 只有单车道 L2 等辅助驾驶功能,而像是高速 NOP 等高阶 L2 功能并未随车交付,而是需要后期进行 OTA 获得。
并且在各种强大硬件的加持下,软件还处于入门级阶段。
有车主在社群上表示,当车辆开启辅助驾驶(单车道 L2)时,车辆自主完成的刹车和加速都不够线性,当距离前车比较近的情况下,车辆会突然“来一脚”刹车,而车辆在自主加速时也会出现加速度过大的情况。
而另一位车主表示,在开启单车道 L2 功能后,在部分有曲率的道路上,车辆会出现压线的情况,过弯能力整体比老款车型不增反降,难以让用户真正放心地去用这个功能。
此前,蔚来智能硬件副总裁白剑表示,蔚来 ET7 上的单车道 L2 功能已经用上了激光雷达,但是从用户反馈的问题来看,激光雷达的加入并没有提升该功能的体验。
另外,也有用户在社群上表示,自己车辆无法识别正右侧的物体。
据该位车主描述,当右侧车道有车,车辆右前、右后都识别正常,只有正右侧无法识别。如果右边车道有车从后方开到前面,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车从出现、消失、再出现的过程。
▲ 车辆无法感知正右侧车辆(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也有测试机构也对蔚来 ET7 的 AEB 功能进行了测试,并表示目前蔚来 ET7 的 AEB 功能还不支持检测行人和骑行者。而蔚来汽车客服也承认了这一问题,并表示目前 AEB 功能还未对行人完成标定工作,需要等待后期进行 OTA 升级。
整体来看,当前版本下的蔚来 ET7 辅助驾驶功能还处于一个比较初级的状态,暂未明显体现出激光雷达、大算力芯片的作用,而消费者已经提前为这堆明星硬件买单,但却没有更高阶更智能的驾乘体验。
而在最近,蔚来智能硬件副总裁白剑终于宣布,蔚来的 NOP+(点到点 L2)将会在三季度开启交付,至于表现如何,还是需要大量测试才能得出结论。
放眼当今新能源车市,蔚来 ET7 的内饰绝对属于极简流派,车内只有仪表和中控两块屏幕,也没有过多的装饰条,只有一个木纹饰板贯穿整个仪表台,再搭配上反射式氛围灯,夜晚车内的豪华氛围感直接拉满。
相较于部分新车内饰的“浮夸”设计,蔚来 ET7 这套内饰在发布之初便让人眼前一亮,深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 蔚来 ET7 的内饰设计
但随着 ET7 开启大面积交付,被用户吐槽最多的地方就是内饰。总结来说,内饰简洁好看是“面子”做到,但用起来的“里子”却存在很多问题。
1、门板、顶篷多处异响,修四次都没修好
在 ET7 内饰中,最大的槽点就是异响。
有车主在社群表示,自从自己提车后,车辆的前后门板就都开始出现异响,并且已经去了 4 次售后,车辆的门板卡扣全部更换后也无济于事。
▲ 用户吐槽截图(源于网络)
该车主也在社群中发布了车辆异响视频,车辆在行驶时,异响声音比较明显,在风噪、胎噪等噪声下仍依稀可辨。
而另一位车主也表示自己的 ET7 在以 30~60km / h 速度行驶时,车辆的后门板出现异响,但是随着车速增快异响也就逐渐消失。目前,这位车主表示自己的车辆在维修后,异响暂时消失了。
此外,除部分 ET7 门板存在异响外,还有车主吐槽自己车辆的顶篷饰板、副驾头枕、空调出风口等组件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异响问题。
对于一辆售价在 50 万级的行政级轿车,车内提供安静的乘坐空间是一个硬性标准,也是最为基础的需求,但从当前用户反馈来看,蔚来并没有让车主满意。
车辆部分零部件异响的原因较为复杂,既可能跟车辆的设计有关 —— 有些零部件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零部件在特定路况或是速度下的摩擦与晃动的问题,也可能跟装配工艺、零部件质量有关。
当各种异响问题逐渐暴露后,车企后续也会去优化装配工艺或是调整零部件的质量标准,以此来解决问题。如果是设计相关的问题,则只能在车型各种改款时予以解决。
2、后排坐垫短,座椅皮质鼓包褶皱
除了新车存在异响外,ET7 内饰的另一大槽点就是座椅。
有用户在社群中吐槽蔚来 ET7 的座椅存在鼓包和褶皱,这对于一辆 50 万级的行政轿车来说,绝对算是一个减分项。
▲ 用户吐槽截图(源于网络)
从图片来看,座椅的边缘有非常明显的褶皱,而且不止一种类型的褶皱,让整个座椅的观感和触感大打折扣。此外,座椅皮质的鼓包也比较明显,可以用手感受到皮质和海绵间的缝隙感。
▲ 座椅皮质一定程度鼓起(源于网络)
上文提到,安静的乘坐空间是对一辆行政级轿车基础的要求,那么乘坐舒适度就是行政级轿车的本质要求。
有 ET7 车主在社群上反映,车辆后排座椅的坐垫比较短,导致大腿没有合适的承托点,大腿一部分“悬空”,导致后排乘坐舒适度比较一般。
▲ 蔚来 ET7 的乘坐空间
但座椅的乘坐舒适度跟乘客的身高体重密切相关,并且不同人群也有自己的乘坐喜好,所以座椅是否舒服还是需要亲自体验才能得出结论。
3、仍存不少细节问题,“里子”还需打磨
蔚来 ET7 采用极简风格的内饰,但也就随之放大了一些细节问题。
有车主在社群上表示,车辆驾驶位下方的储物盒存在比较大的旷量,并且开启 / 关闭时没有任何的阻尼感,直接拉低了车内的高级感。
▲ 储物箱匡量较大(源于网络)
还有车主表示车内木质饰板处理不够细致,边缘处存在一定的毛边。并且,更有车主在社群吐槽自己车辆在开启空调后,出风口处竟然会凝结出水珠。
▲ 空调出风口冷凝水珠(源于网络)
此外,有车主还称车辆中控扶手箱多次出现自动上锁的“奇葩”情况,并且有一次把手机放进扶手箱里,然后扶手箱突然自动上锁,然后需要输入手机验证码才能解锁,导致手机没办法取出来,很是尴尬。
总结来看,蔚来 ET7 车长超过 5 米,轴距超过 3 米,拥有 480kW(约合 652.6 马力)的动力,像座椅加热通风按摩、真皮实木等舒适配置更是一应俱全。作为一辆行政级轿车,蔚来 ET7 的硬件水平已经达标。
而作为一辆智能电动车,蔚来 ET7 更是占据优势,像是激光雷达、800 万像素摄像头、4 颗 Orin 芯片等顶配硬件全部量产上车,足以让一众竞争对手羡慕。
所以,无论是从硬件配置还是智能配置来说,蔚来 ET7 都可以算作国内纯电轿车天花板,准备从宝马 5 系、奔驰 E 级、奥迪 A6 等同价位同级别车型中抢走一块“蛋糕”。
但是,从上述车主反映的实际问题来看,蔚来 ET7 在做工、细节、乘坐感受等“里子”上,距离老牌豪华品牌的同级产品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这也正是目前国内新造车的产品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 —— 重视“面子”,忽视“里子”。
所谓豪华,不能只标榜性能参数等“看的见”的部分,而在用户“看不见”的底盘操控、质量稳定性上也需要下功夫,而这也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等众多新造车公司在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