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摄影角度可以传递不同的情感,今天我们浅谈下电影拍摄常用的 12 种摄影角度,希望能为你的影片增色。
第一,拍摄角度不同,观众的观感也不同,借助不同的镜头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场景,更有代入感。
第二,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
第三,拍摄的角度多,后期编辑操作空间更大。
与主体在画面中的占比大小有关的镜头:大远景镜头、远景镜头、中景镜头、牛仔镜头、特写镜头、大特写镜头;按照摄像机与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类的镜头:低角度、高角度、荷兰角和越肩镜头、视点 / POV 镜头和切出镜头。
大远景镜头通常用广角镜头拍摄,以便展示角色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可用于表达孤独、渺小等情感。
长镜头通常使用较短的焦距从远处拍摄,要将拍摄主体的全身展示出来,但整体上看还是环境占比大。
中景镜头通常从腰部向上拍,可以让观众集中注意力观察拍摄对象在做什么说什么,而且因为中景镜头最接近于人与人正常交谈时的距离,这个镜头也常用于采访。
牛仔镜头因为常见于美国西部电影中而得名,它介于长镜头和中景镜头之间,从大腿中部开始拍摄。如果你需要展示拍摄主体的腰部配置,比如枪,就可以用这个镜头来代替中景镜头。
特写镜头通常只展示主体的头部和肩部,主要用于详细展示主体表情,最能带动观众的情绪,特写镜头通常最好用 50-100mm 左右的焦距拍摄。
大特写镜头用来强调画面中的某个特定细节。
低角度拍摄用于展现力量和统治感,给人一种无声的威严感。
高摄影角度正好相反,它会将主体的脆弱感放大。
荷兰角指的是稍微倾斜画面,偏离水平线,通常让人感觉到某件事正在朝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
越肩镜头是指把镜头放在两个正在交谈的人中其中一个人的肩膀后面,另一个人放在前景上,让观众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正在谈话的人。
POV 或视点镜头显示了一个角色正在看什么,让观众从角色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心态。它通常用于行动或运动场景,给观众一种沉浸感。
切出镜头是指在连续拍摄的场景中插入一个完全不相关的画面,有助于过渡到新的场景或从主故事线切换到另一条故事线。
多角度通过各种视角增强了情感表达,有助于讲述一个好故事。当然了,影片中一般也会用各种音效、调色等等作为辅助手段,但摄影角度无疑是让这一片段更具电影感的重要部分。不过,凡事都有一定度,摄影角度并非越多越好,这取决于你想要表达的情感。
假如我们想营造出主角的孤独情绪,先来看第一种摄影方式,这里面蕴含了多个摄影角度(特写-中景-大特写-远景-切出镜头-远景),实际上这会分散观众注意力。让人感觉非常 "忙乱",好像拍摄主体在赶时间,或者他迟到了,但没让人感到孤独情绪。
第二次,我们只用一个摄影角度 —— 大远景,除了主角,画面完全是空的。观众更集中在这个画面上,主角的孤独感也是比较明显的。
例如,在这个场景中有两个人在对话,主体 1 在画面的左边,主体 2 在画面的右边。如果要在两者之间来回切换画面,就需要沿着同侧 180° 旋转,这样拍摄的画面中两个主体的位置是相对的,观众不会觉得混乱。
但有时候 180° 规则不太适用,比如当你拍摄音乐会或婚礼现场,你通常只想从每个角度拍摄,但即使如此,后期剪辑也应该遵循 180° 规则,以确保剪辑流畅和无缝衔接。
当在同一主体的两个角度之间进行切换时,如采访,需要确保角度 A 和角度 B 至少相距 30 度,而且最好使用不同的摄影角度,如从主体前面的中景切入到一个特写镜头。
来源:PW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影像狗 (ID:VideoGoal)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