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box .hd-fr

马拉松跑到一半偷着打车,一场比赛惊现 11000 名作弊者

2023-09-17 19:57狂丸研究所(狂丸)83评

我们之前聊过很多作弊方式,有把小抄刻在笔上的,也有在拖鞋底下暗藏信号接收器的,但说实话,这些小动作和最近的这次作弊事件比起来,都有点小打小闹了。

因为这场马拉松比赛竟然出现了 11000 名作弊者。

什么作弊者联盟,这人数感觉都能重新定义比赛了。很好奇这场比赛是不是「不作弊就算作弊了」,或者这其实是中忍考试,专门考核作弊的能力。

赛事方堪称「比赛判官」,这判罚如同用加特林扫射,一口气横扫了上万人。

这场马拉松是近期在墨西哥城举办的,报名人数有三万人,也就是出现了三分之一的作弊者,而事情的起因是赛事组织者收到了关于作弊的投诉。

投诉的内容说,有一些参赛者在跑步的过程中换乘了汽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甚至还有骑自行车的,总之用了各种方式来加速或者节省体力,用于更快到达目的地。

好家伙,搁这玩道具赛是吧?

所以接到举报后,赛事方当即就展开了调查,结果好家伙,一查发现了上万个违规操作,然后直接取消了他们的成绩。

不少人对这个数字范围感到困惑,一万人,这也多得太不正常了,上万人打车、骑自行车,车够用么,怕不是原地变成赛车比赛。

所以这个人数是怎么确认的?

简单来说,这场马拉松的赛道每隔五公里就设置了一个电子检查站,选手的比赛服中安置了追踪器,当路过检查站的时候,追踪器可以记录他们在这个节点的成绩,并会同步到相关的软件上。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记录比赛的进程,也可以监督选手有没有按照规定路线比赛。

但当赛事方检查追踪器时,发现成千上万人并没有完整地记录,也就是没有跑完全部检查站。

换言之,如果按照这个结果来看,那就是有些人用某些方式绕过了规定的赛道,可能是抄近路,也可能是跑了两步就坐车走了,等到大部队赶到再从小路插入,混在其中完成比赛,于是也就有了作弊大军这一幕。

但很多选手对这一结果表示不服,因为大家感觉这可能是你追踪器出的问题。自己辛辛苦苦跑完了全程,结果你没记录到就算没有,万一是设备的原因,大家上哪说理去,也太玄学了。

不过赛事方目前并没有什么妥协的倾向,他们表示这依然是一场盛大而出色的体育活动,也呼吁参赛者保持诚信,这样才能让体育竞赛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们将继续调查此事,将违规人员的成绩取消。

事实上墨西哥处理这种事似乎很有经验,因为这种大规模的违规记录已经出现多次了。

例如 2017 年的墨西哥城马拉松比赛,有 5800 多名选手被取消了比赛资格,相当于参与人数的五分之一。当时赛事官方就解释说,被取消资格的人是因为跳过检查站抄近路。

到了 2018 年又有 5000 人被取消资格,原因也差不多,不过最初也曾被解读成有 13000 人被取消资格,所以这么一看,今年的违规人数说不定还是会有调整的。

如果一直有这个问题,要不还是再查查机器吧?

曾经人们还怀疑过,作弊的原因可能与收集奖牌有关。

因为从 2013 年开始,跑完墨西哥城马拉松比赛的选手可以获得字母奖牌,样式是 MEXICO 这几个字母,组合起来也就是「墨西哥」的英文。而且 2018 年就要绝版,这感觉和小时候收集水浒卡片差不多。

而这就催生出了一个「代购」市场。有人代跑,然后通过作弊完成比赛,把奖牌弄回来卖出去。

问题是,到了 2019 年奖牌虽然换了新的,但依然有 2000 人被取消了资格。并且也有人吐槽这种东西想仿造或许不难,没必要因此而冒险参赛。

其实话说回来,不光在墨西哥,人们在马拉松中作弊的尝试一直就没停过,选手们在世界各地想出的花样还挺多的。

例如 1999 年一对双胞胎兄弟在南非参加马拉松,然后玩了一出狸猫换太子,两人比赛途中伪装成同一个人,接力完成比赛,相比其他人简直就是双倍体力,最后获得了奖金。

后来穿帮的原因是,人们对比照片时发现手表的位置与身上的疤痕对不上。

2011 年有一位选手被曝光作弊,因为大家发现他在比赛期间乘坐公交车,更早的时候还有人搭乘地铁。

在 2015 年,有一位选手在终点线前轻松超越其他对手,拿下 7000 美元奖金,因为他少跑了一半的赛程,从中间混了进来的。

你可能觉得下次不如站到终点,但其实在 1980 年就有人玩过类似操作,比赛全程隐身,但却能出现在终点前。

2018 年,一位曾有冠军头衔的运动员被爆料有作弊前科,曾躲在厕所里恢复体力。今年澳大利亚的一位选手也出了问题,据说是在比赛时,因为伤病,阴差阳错使用了汽车。

总之,这里面有些人是惯犯,作弊高手,隐藏了很久才被发现,也有人属于是一时糊涂,一失足成千古恨。

而我觉得要是实在不行,可以单开一场「诸神之战」。可以随便开挂作弊,什么打车、借用朋友的车、自行车、滑板车、过山车,有能力你坐飞机或者瞬移都可以。

虽然在这样的比赛里,人类的体能极限体现不了,但可以知道人类的想象力极限到底在哪。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狂丸研究所 (ID:kuangwanplay),作者:狂丸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载IT之家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买广告
热门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